前几天晚上,我跑去看了另一部国庆大片,票房头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之所以去看,是因为大学读过张嘉佳的书,记得那时候他的书很火,很多同学、学长学姐都在读。他的睡前故事温暖了好多人,阅读几亿次,转发破百万。被誉为“微博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的故事里有痴情的管春、痴情的骆驼、痴情的毛毛、痴情的胡言还有痴情的幺鸡……,在他写过的那些人里面,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是哪一个!
或因当时年少,竟有几分动容。尤其印象深的是那篇《摆渡人》(现在也被改编成了电影,王家卫监制,张嘉佳导演,梁朝伟、金城武、ab主演)。里面那句:“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我一直记在心里,时长挂在嘴边装逼。
只有在深夜,我才知道。我也是某个人的摆渡人,多想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为她遮风挡雨,只愿她安稳就好!
如今小说里的茅十八、猪头们出现在大银幕上,我自然是要去怀念一下过去的。
观罢全片,只觉人物变得单薄了,故事变得庸俗了,对白变得矫情了,画面变得MV了,音效变得像KTV了。
陈末,一个落魄DJ,被大学女友甩掉后,自暴自弃,甘于堕落。而前女友小蓉则职场得意,步步高升至总监。可惜,念念不忘的他还是不愿离开电台。后来,一个仰慕陈末的实习生幺鸡出现,打破了这种状态,唤醒了陈末的热情和勇气。
整部电影,三个故事。陈末、幺鸡、小蓉三个人的故事最为完整。其他两条线,杨洋、白百何的故事太梦幻,甚至魔幻。爱的像童话,去的像鬼话。所以他俩是爱的纯真二人组,不够现实,难怪结尾草草?
猪头和燕子的故事,是典型的单恋,以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无私付出,最后换来一句对不起,转身离去。但限于篇幅,说服力不强,虽然小岳岳演的还行,但终归文本不足,难掩缺憾。
就是他们⑦个人,演绎了所谓七种人生。但相对于原著散碎的故事和细节,电影很多庸俗设计,倒没有了那种夜晚读书的代入感。
对白和旁白的文艺风过度更是让整部电影泛着中年人的自我意淫和无病呻吟,试问,谁不孤独,一个成年人至于满世界喊孤独吗?
《开往春天的地铁》配合张一白惯用的MV画风,俨然一部音乐、城市宣传片。哦不,也是广告片,出现的某品会、某地图和电脑、手机等品牌对观影体验是极大的伤害。你让我爱上它,对不起,做不到!
但就是这样一部并不太及格的片子,还是让好多女生流下眼泪,我旁边那位女生就啜泣了好多声。
我想,我们之所以还能被这样的片子打动,大概是因为,我们想到了自己吧。
尤其是在光怪陆离的都市里,一个电影,两个小时,忘却所有现实中的困惑与烦恼。走入山城重庆,看阴雨绵绵,听鸡汤故事,赏情爱欢愉。
谁不是深夜的孤独患者,只不过,我们都不会逢人就说,但我们会在影院里想起现在一个人的日子,曾经两个人的温暖,心有戚戚然!
看到一个读者在某号评论:“当年送我书的男生已经离开,如今虽然也会有人陪我再去看这部电影。时至今日,过去的种种仍然历历在目,不后悔相爱一场,希望你我今后都各自幸福,各自安好,也谢谢你来过我的世界,摆渡人。”
这位读者应该有一段无忧无虑的校园爱情故事,他们一起走过校园小径、图书馆、体育场,周边小馆。但终抵不过流年匆匆。
就像张嘉佳说的:“故事的开始总是这样,恰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局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如果有一天,他们相遇,是以沉默还是以眼泪来招呼呢?
答案在他们相遇之前恐怕不会有确切的结果,更何况,能不能相逢,都是未知数。缘分,哪有那么随便。有些人,注定从你的世界只会路过一站地,你想多一站,都是奢望!
陈末终归变得沉默,猪头依然爱的痴傻,荔枝还在怀念茅十八,幺鸡还是难忘陈末。
我们的故事还是在这红尘俗世里你方唱罢我登场,世事如书,愿你我都能找到偏爱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