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现在网络有这样一句话:其实,我内心是拒绝的!经常在一些综艺节目中看到这句话,觉得很搞笑,明明不想做而被迫做。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逼着戴着各色面具,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比如,我们要吸引一些人来听你的讲座,就需要贴上学历、证书、经历、成就,把自己烘托得高上大。比如,我们跟着领导出门应酬,明明觉得对方看着很粗俗,但是也要硬着头皮夸奖。还比如,七大姑八大姨总是说穿纸尿裤会让孩子O型腿,我只能敷衍的陪笑说不会吧。心理却有无数的小人在咆哮。
有些标签会让我们迅速被关注。在信息爆发的时代,人用这些标签来筛选海量信息,无可厚非。有些面具是职场家庭必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无可奈何!
但是面对自己和孩子的时候呢,我们也要带面具吗?我们敢不敢直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自己对话?
撕下面具一切真的会变得更糟吗?
前几天我不想去参加一个活动,我找各种理由向主办人推脱,今天太累了,生病了,我有别的事。可唯独不敢说我不想去。为什么?因为怕影响关系。下次人家邀约你又不想去,怎么办?继续编理由?一个谎言要圆,需要更多的谎言。如果谎言被戳破,后果更严重。认真想想我的真实理由是,这个活动对我起不到什么价值,时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我是否可以正面的与主办者谈,如何改进活动,是否能提升回报。谈得拢一劳永逸,谈不拢好聚好散。因此有时正面面对,委婉阐述或许能收获更多。
接纳自己,反省自己
我们经常在育儿书中看到,接纳孩子当下的感受,可是我们接纳过自己吗?既然一切不会变得很糟,我能不能从接纳自己最近的感受开始?前段时间一个亲戚结婚,美女帅哥豪车。我内心是拒绝参加的。
因为有时我会不自主的去比较别人似乎过得比我好,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棒。我将其定义为嫉妒感!?换一句话讲,我似乎希望所有的人过得没我好,钱没我多,长得没我漂亮,脑子没我聪明。但是实际上,我偏偏就是不漂亮、不聪明、不富有的最平凡的人。放在人堆里很难被找到的一种人。
小时候,嫉妒表姐。表姐从小就是那个邻居家的孩子,年龄与我相当,勤奋漂亮,且成绩优异。家长往往将我两放在一起比较。而我从小家庭算小康,衣食无忧,父母对我期望很大,我却一切平平,安于现状。在父母的高要求下,其实我是自责和愧疚的,可是这样的情绪让我特别不舒服,于是自我保护意识告诉我的水平就这样,没办法。
现在我想正视我的情感,但最重要的是正视之后呢?嫉妒别人聪明的或许我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努力,嫉妒别人身材的我没有看到别人背后的汗水...
世上本就没有不劳而获,你想得什么果就要种什么因。现在的我只是在为过去的我买单,我不能改变过去,那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改变的契机就在当下!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
ps:读《二孩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之“我听到了我心里的声音”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