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签(理解力):对细微差别的敏感程度,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力。不要陷入用“已知”去附会“新知”的陷阱,以为自己理解了、看透了、读懂了。
为什么人们会习惯于“附会式”学习:
1.在遇到陌生事物时会不适,心理学上成为失调,如果能强行把自己不理解的事物强加到自己理解的事物上,就会解决这种不适。为此,人们宁愿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别,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待在“舒适区”里。
2.“归纳中心思想”的训练,强化了人们的附会习惯。
如果觉得原文确实是自己已经知道的,那么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挑这样一个全无新意的一段去贴标签。
2.你在原文的表达方式中、案例呈现中、援引资料中、论证思路中真的找不到任何能打动你的新的信息吗?
理解力越强,越能从多个维度上去追问区别,从而更敏锐、更清晰、更深刻的去理解新知,同时还加深了对旧知的认识。
I便签的四个标准:
1.诠释: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没有直接用原文的文句。
2.准确:对原文的相关知识解读准确。
3.清晰:逻辑清晰,文字精当。
4.致用: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A1便签(反思力):
反思力常见误区:泛泛而谈
能对新学知识配上自己的经验才谈得上学习和反思。你的经验如果不能加以反思,也就不能成长。“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经验加上反思,是最重要的知识“--查尔斯·汉迪。泛泛而谈是我们提升反思力的障碍。
泛泛而谈的定义:凡是没有具体时间、事件的都叫做泛泛而谈,比如写便签是写到“经常....."、“总是....."、而不是写到“有一次...."
A1便签的四个标准:
1.鲜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2.故事:相关叙事要素基本完整、清晰提体现出起因和结果。
3.对应:对原文或I便签中的诸要素有明确的对应,成为贴切的案例。
4.反思:无论想到的是一个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验,都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了这个经验,也更深认识了原文信息。
A2便签(应用力):从小就被教导读书后要写“读后感”,但是对行动力没有要求,这时的我们喜欢下决心发感慨。
应用力常见误区:决心泛滥或感慨万千。决心下多了,会导致决心“贬值”,导致自己下的决心别人不信其实自己也不信。感慨发多了会使 自己成为一个“智者”,整个人鸡汤化,特别擅长评论,特别擅长抒情,擅长升华,擅长泪流满面,擅长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不擅长行动。所以A2便签加工自己的应用时,尽量要设定目标和具体行动。
A2便签的四个标准:
1.目标:是否规划了目标?目标是否符合SMART准则?
2.行动:行动是否可以拉近现状与目标的距离?具体行动步骤?谁?在哪里?何时开始?频度如何?
3.关联:是否在使用原文信息或I变迁的方法。
4.可控:都是最做到的或推动他人做到的吗?能测量做到的程度吗?行动够显性化吗?
注意:要写出不错的A2便签,然后行动,这行动必须是放到原文知识之后的规划,而不是对原书建议的摘抄。哪怕原书给的建议再细节、再具体,也不能算作我的A2.总是把知识变成斗志,难免在挫败或空谈中黯然神伤,所以行动一定要可量化,足够显性,要把行动落地。
优秀的便签举例:
I(切勿附会旧知、要诠释、准确、清晰、致用):
当人们说话中带有情绪时,如果忽视情绪或者评价情绪,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激化情绪。所以要现忍痛对方的情绪,从原文讲解和例子中看出,具体可以这么做:1.努力了解对方的情绪。2.让对方知道我在努力了解你的情绪,也就是说出你感觉对方现在是什么情绪。3.认同情绪不等于接受观点,比如说“这似乎让你感觉很烦恼”,不意味着我同意对方说我说的是“谎言”
A1(切勿泛泛而谈,要鲜活、故事、对应、反思):
上周二晚上,我老公十一点多才下班回家。他打开冰箱看了看,说“一点晚饭都没有跟我留呀?”我回答说:“我五点多问你什么时候回家,要不要在家吃饭,你没理我呀”。他没说啥,自己跑到厨房乒乒乓乓的煮面条。我知道她生气不过我懒得理他。那天晚上后来我们谁也没跟谁说话。他在说“一点晚饭都没给我留呀?”的时候,是有一点情绪的,那时候情绪可能是失望或者疲倦,但我根本没有表现出要理解他的情绪,反而给怼回去了。后来他的情绪就变成生气或者埋冤了,而且更强烈了....
A2(目标、行动、关联、可控、不要决心泛滥或感慨万千):
目标:在未来两周,能增进我和老公之间的感情,表现在沟通更多、更顺畅。行动:连续两周,每天至少一次,跟我老公说话时注意了解他的情绪,而且要表达出来。如果老公问我怎么表现有一点反常,我就拿这一页书给他看,说明我是在认真学习“认同情绪”。 如果连续14天做到了,就奖励我和老公一起去吃顿海鲜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