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的说,世上的每个人出生的前提是是否get了一个性质——活着。活着,是每一个“在”的人都有的性质,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副画,那么“活着”就是画纸,是这幅画的根。
余华的小说,我看的第一本就是《活着》,《活着》也是我所看过余华的书中这无感的一本,我实在想不出现在还有什么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生来一张白纸,死去一张白纸,揉皱的。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百舸争流时的做法。当人尚与禽兽为伍,却为生存创造了宗教、文化、文明之时,我们就已不再为单纯的生存而活着了。复活节岛上的巨石阵、六万年前洞穴中的壁画预示着活着已经不再单纯,再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启废禅让而改家天下,周铸九鼎以昭天子位、嬴荡举鼎髀膝而亡、始皇筑陵劳役万民、屈原投江、嵇康魂殇、“不得开心颜”的游山玩水、“不知天既白”的饮酒乐甚、“天地有正气”的文天祥、“自挂东南枝”的焦仲卿、魏晋的五石散、清末的鸦片烟……人活着,已经越来越复杂。时至今日,又有几人能再为活着而活着?如果你做到了,在这个时代,鲁迅说过:“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古时,活的最不“单纯”的人,应该是统治者和文人,他们总是满腔的抱负,时时刻刻揣着沉重的担子,但这沉重的抱负与满腔的热血与他们的生存毫无干系,甚至有负面作用。当你的抱负实现时,你会欣喜若狂,但和农民大丰收时时欣喜若狂的感觉又有什么不一样吗?当理想破碎时,有多少文人崩溃、郁郁而终、甚至自杀。但农夫不会,他们就算歉收饿死,也不会在饿死前选择自杀。这么看来,似乎还是活着“单纯”一点好。
但为什么现在“单纯”活着的人却会被人唾弃?这就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了。假设文人和农民是投资者,资产是他们自己的生活,那么可以看出,文人投资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而农民投资的则是低风险低回报的项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你就算腰缠万贯的农人也没资格去蔑视流落街头的文人。这样的背景下,你是想做受人敬仰的悲哀读书人还是社会底层,人人不屑的有钱农家子?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前者,放弃了自己活着的“单纯”,去选择那自己羡慕的悲哀。
就如人类从采集时代到农业时代一般,失去自由,半身入土,在豁然发觉不对劲的同时,却早已釜破舟沉,唯獨獨背水彷徨。
陈力玮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