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音频
深度思考训练营,今天正式开始训练了!目前训练营也有三百多人参加了,但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好奇——训练营到底以什么样的方法、开始提升大家的思考能力?
静心方能明智
人生无为、皆因浮躁。我们与生俱来的智商、其实差不多的,真正的差别其实是心性的修养,心不静、再灵光的脑子也终将是漂浮一生。所以,我们训练营的第一个修炼就是“静心”,所谓静心明智,没有静心、哪儿来明智?!
那具体怎么个静心法呢?一、养成遇到事情等一等、想一想的习惯,二、养成聆听自己的心声的习惯,三、养成把想法写出来的习惯,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一、遇到事情要等一等、想一想
遇到的事情、无论大小,如果是没想明白,那就等一等、缓一缓,不要着急去决策,一定要等到自己想明白了再去做。
据说王阳明小的时候,到五岁还不说话,急死家里人。后来等他突然开始说话了,老爹问他为什么没说话,五岁的王阳明居然说是因为没有想明白要说什么。。。神人就是神人啊,并且这种从不敷衍的习惯终生陪伴了王阳明。
青少年时期,他干过那个出了名的格竹子、几天几夜的坐在那里盯着竹子去领悟孔老夫子的格物致知这句话。成年之后更是为了想明白“认知”这件事情,上山学道学、进庙修佛学,经历了几十年的执着,终于在那荒无人烟的龙场悟道了。
我们不要求每个人成为王阳明那样的圣人,但最起码要养成遇到事情“等一等、想一想”的习惯——这是一个人认知成长的起点,没有这种习惯,终将被周围的声音、周围的做法所吞噬掉,也就是所谓的变得世故了,貌似自由掌控一切、其实早就被环境控制了——每天坐地铁、每天刷微信、孩子成绩不好上辅导班、说是减肥但仍旧看到什么吃什么…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思考能力的起点——“等一等、想一想”,哈佛、MIT没有讲,一心想恢复周礼的孔子也没有讲,只有阳明心学讲了,我今天也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正式把静心作为我们深度思考训练营的第一项修炼。
从今天开始,想想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哪些是没有经过思考就去做的事情,开始养成“等一等、想一想”的习惯。
刚开始想得不周到、不透彻也没关系,我们要的是这种习惯,至于思考的深度,只要坚持下去,三年下来若家庭还没有什么变化、工作还没有升职加薪、生意还没有什么起色,你找我算账。
当然,思考和决策、肯定是有自己的方法论的,但我们不着急,一颗浮躁的心、再怎么多的方法论也无济于事,当我们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初步养成了“遇事等一等、想一想”的习惯,我们再慢慢进军更深、更透彻的思考方法论。
在此之前,我们先给出适合这个阶段的方法,那就是看顶尖的书、听顶尖的声音,在大家想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地帮助大家建立相对正确的观点。
二、要聆听自己的内心
这两天我看过大家写出来的东西,多少有着追求逻辑层面的味道,说白了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味道、甚至是虚虚的味道。当然,我们也不是否定逻辑学,只是在强调一个非常浅显,却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被人忽视的观点,那就是自己没有感受过的逻辑、永远是别人的逻辑,跟我们没半毛钱关系,更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
所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追求感受、聆听自己的内心,自己都没感受过的、自己都没经历过的、自己的内心都不确定的,就不要作为思考的依据,更不用提那些为了逻辑而拼凑理由或故事。
那一定要自己经历过的才算么?也不是的,同样是别人的故事,自己感悟过的就是自己的故事,没有感悟过的就不是,这就是“心即理”的心学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智成长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
我也不往深里讲这个东西了,毕竟今天只是我们深度思考训练营的第一天,大家只要记住:摆脱逻辑、注重感受、聆听自己的内心,就是心智成长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活出自己、一边是活给别人。
所以、即便刚开始没有逻辑,也比忽视自己的内心强多了,别等到活到七十八十了才发现,哦,在内心深处原来还有一个心声在呼唤自己。。。
三、把思考写下来
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算是一个技巧吧。
大家可以自己去感受一下,一方面,写东西非常有助于把心静下来,所以、如果写不出来、那就强迫自己去尝试,一定要去尝试,肯定会有惊喜的。并且写到一定程度、一定的年龄,这种内心的宁静会写在脸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往往能一眼看出有修养的人的原因,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长相负责。
同时,这种写东西的过程也是思考逐步深化的过程。今天写出了这个观点,第二天再看,往往会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受,这种美妙的感受,一个不写东西的人,或许一辈子就会有那么几次,但一个经常写东西的人,就不一样了,这种豁然开朗带来的成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除此之外,这里再推荐一个小工具——白板,如果可以的话家里就放一个,把思考的概要写下来,来点头脑风暴。大家可能都记得所有的刑侦电视剧里,都有这个白板——即便电脑再怎么横行霸道,在思考的领域那也是无能为力,我也试过各种思维导图的电脑工具,都没有这个白板管用。
训练营的原则
最后,再次强调将来会贯穿我们训练营的两个原则:一个是习惯,什么好东西都一样,成为习惯了才算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个是一旦想明白了就去做,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也不要去追求尽善尽美、追求一定要正确,人生不是那样子的,有过错、有艰辛,一路磕磕碰碰地成长,才是最完美的人生,也不要羡慕顺风顺水的人,这些人要么往往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要么就是到了七十八十才发现掩埋在内心深处的自我的人们。
本周思考主题
好,节目就到这里,开始布置这周的主题:你是为了什么去工作?
考虑是第一个思考题,给出几个思考方向,1)工作和喜欢做的事情,也就是去做喜欢的工作、还是做了就会喜欢、还是向往和现实干脆就是两码事儿,2)工作的目的和现实的差异,也就是现在从事的行业、职业类型、是否跟工作的目的吻合,3)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以十年为单位去思考,4)如果要被迫换工作,又改如何重新思考?
这些是我单方面的思考角度,相信大家会冒出更多、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想法。
大家也可以提出跟主题相关的具体问题,并且一定要提出自己碰到的问题,我们每周挑选四个、供大家一起讨论,大家要把握好这个三百人的参谋团,难得的机会。
同时,再次强调,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正确,我们要的是思考的习惯、要的是自己的感悟、要的是属于自己的心声,千万不要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发出不属于自己的声音。
切记:“遇事等一等、想一想”是心智成长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人生很难有作为,而聆听自己的心声则是心智成长的十字路口,一面是活出自己,一面是活给别人。
好,按照这个思路,大家开始去练吧,具体的在训练营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