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NN铁三角能帮你呢?
佛云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即不甘,不满足、不幸福,我个人理解八苦实为一苦:求之不得。“有&没有”的矛盾,“认知&事实”的矛盾,排列组合构成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苦,就像上一篇开篇提到的表格描述的那样,只是长短不同。
那能不求吗?当然不行,那样的话,社会不会发展,人类不会进步。可以想象,大家都“无欲则刚”了,哪还有供给,又何来的创新,何来协作,何来社会呢?
看来要最大化降低“苦”,得从“求”什么入手了。
按照广泛接受的马斯诺需求层次观点,可以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5个层次,且总是由下至上依次满足。我们所有的“求”都可以分门别类地往这5层塔里放,那么对应的,“不得”也可以按照这5个层次来归类。
作为一个身心基本健康的人而言,通过最大化地压缩自己的“求”来减少困扰和痛苦,是可行的,但未必真正就是利他、利社会的,且这种类似苦行僧的生活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是挑战巨大的,这很符合2/8原则。一种有效的方式是让所有的“求”都有方向上的一致性,这个方向就是终身目标,或者自我实现的目标。
当今一种另类的观点,也是我个人逐渐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人类需求的满足是自顶向下的,至少也是同时存在的。这一点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获得。我发现这个特点在那些社会精英、行业佼佼者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古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今有马云靠一个梦和信念建成了庞大的互联网商业帝国。这足以说明一个强烈、清晰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所带来的影响就像是一块“磁铁“一样,牵起了下层需求的“铁砂”,使他们不会因为一时的诱惑像空气分子的布朗运动一样四处扩散。这就是自我实现需求的价值,这就是终身目标的价值,这就是信念的价值。
假如“不得”是事实,“苦”则完全是我们的一种观念,并非事实
面对一种事实(刺激),真正的自由是你可以选择反应的立场和方式。我们常说的平常心,往往只是用在不幸遭遇的时候,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如果我们能够把一时的成败都视为一种考验的话,虽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至少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放下的机会吧。平常心就是这样一种笑看人生沉浮的心态,也因此被有心商人恰如其分地和茶文化融在了一起。
有了坚定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肯定不是,这个世界不缺有想法的人。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至少得在“资源”和“能力”两个层面上胜出。同样的,一个人要成功,也近似的需要在资源和能力上有超常的表现。因此,除了目标和心态,我们还需要一种改变的能力。这种能力藏在哪里呢?
这就是最后要提到的“当下”(Now)的力量。姑且省去过度理论化的描述,让我举一个例子吧。假设你现在正用手机阅读着这篇文章,而此时你有了想分享的欲望,这个需要你正在使用的APP的功能支持,当我们在使用某个功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对某个功能标识产生疑惑(也许是图标误导,也许是按钮的位置让你感到别扭等等),但很可能我们并不会讲出这些困惑。那是因为要么我们通过专注来完成对新标识的理解,要么彻底忘掉它。但如果设计者捕获到这些潜意识的独白,并能够改善设计,就可能被用户认为是贴心的。所以,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好的设计师首先是一个mind reader,而这个能力除了天赋外,还需要极强的洞见力和同理心,这两个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所需的能力里面,潜得最深,也极易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这样的一种状态是不是就无法体验了呢?
我想起冥想练习时,当我们在关注某一样东西——比如呼吸——的时候,头脑里面会像万马奔腾一样冒出很多想法,我们感知到了,并记录了这些想法、情绪和思考。但是当我们专注于用某样东西的时候,我们脑子里面的关于这个东西的很多想法往往被我们忽略掉了,而这些就可能是值得创新改善的地方。于是,我尝试使用冥想“回到”当下,去仔细体会让我产生反馈的各种刺激,不去评价,只是感知,试图唤醒这一神秘的力量。当然,我并不是说冥想能让答案自己冒出来,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而是说由冥想到达的“当下”,是一个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适当的环境。在这里,
你变得不再情绪化,你的逻辑思维暂停,在成功突破了“超我”、“自我”后,用一双“看山还是山”的眼睛,感受到了问题的本质。而弄清问题的本质已经将问题解决了一半。
要科学地解决问题,一般的方法论是:分析历史、找出规律和预测未来。从经典牛顿物理学三大定律,到用经济学解决经营管理问题,大体都是如此。那么,如此强调“当下”,是不是过分夸大了呢?绝对不是,前者讲的是解决问题的流程,而“当下”是感知本真的态度、方法和力量,在分析历史和预测未来时都可以采用的一种态度、方法和力量。
用信念(Conviction)统御欲望,用平常心(Normal Heart)面对结果,用感知当下(Now)寻找答案,试试吧,希望你也能通过“CNN”拥有更高的生活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