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两个主题是:
1、原始字义是怎样产生的
以几个甲骨文的原始字义为例解释说明。
“人”是一个人在侧向走路;
“大”是一个人的正面立像;
“泰”字,有高大、舒服的含义。甲骨文泰字是一个男人正面站立用双手抓住小鸡鸡在撒尿。为什么这个图像代表高大和舒服呢?因为男人和女人平时都是一样的姿势;只有在撒尿时女人蹲着,男人站着,显得高大。而男人尿出来后,全身通泰。因此,古人把中原地区最高的山叫泰山,意为高大的山。
再比如甲骨文“美”字,是上面一个羊的符号,下面是大的符号。有解释说羊大为美,王老师认为这是不对的。他认为应该解释成像公羊一样大的男人才是美的。
我的思考:我觉得解释有点牵强。古人应该更重视牛啊!为什么不是牛在上面呢?牛不是比羊更大么。
美这个字,在古代是专门用来形容男人的。在自然界中,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要美。比如公鸡的羽毛五彩缤纷,母鸡羽毛灰暗淡沉。这是因为,在自然界中雌性占据生殖优势,她不需要美,只需等待雄性展示自己的魅力或者在打斗中取胜,与胜利者交配。只有私有制出现后,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够继承财产,社会从群婚制变成了对偶婚制,女人的地位开始降低。
王东岳老师认为“这证明了文明扭曲了人性”。
那么,对于数字等抽象的概念,象形文字是如何表达的呢?
比如甲骨文的“百”字,甲骨文是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这表示一个男人的嘴,外面是一圈胡子。用胡子数量多表示数字“百”。
比如“千”字,是在人的侧向站立的符号下方画一个线,这是用男人腿上的腿毛数量表示千的含义。
比如“万”字(与繁体字对照),甲骨文是画了一个蝎子的图像。因为古人造房子是向下挖一个地窝,经常会看到一窝的蝎子数量很多,而蝎子蜇人是很疼的,这给古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用蜇人的蝎子符号表达万的含义。
王老师认为,文明的进步是人祸取代天灾的进程。
比如地震,在远古时代人住在地下,根本不怕地动山摇。只有在近代社会把房子建得很好,地震时会发生灾难。这是人祸不是天灾。
2、象形文字让思维具象化
象形文字让思维具象化,因此使用象形文字的人思考问题时是爱用类比逻辑关系,通过类比的方式寻求理解。因此,中国人的逻辑推演方式有三种形式:自行逻辑推演,自序逻辑推演以及自主逻辑推演。
自行逻辑推演方式可以以甲骨文“胡”字为例。
甲骨文“胡”字,是中原古人对周围的蛮族为的称呼。“胡”的甲骨文是左边一个口,右边是块肉。意为周边吃生肉、嘴里有腥膻味的人为胡。
因此,带有胡字的文字都和气味有关。比如饭“糊”了,有刺鼻的气味。湖是不流动的水,水不流动会有腐败气味,就此称湖。
自序逻辑推演可看“从”、“比”、“北”和“化”这几个字的甲骨文图像与含义的联系。
“从”字的甲骨文是两个侧立向前行走的人,表示跟从。
“比”字的甲骨文是两个侧立向后行走的人,表示比较、比赛的含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王东岳老师说,因为古人向前走是去干活,大家跟着领导者向地里走去。干完活往回走了大家都着急回去,所以比赛着往回走。(我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啊)
“北”字的甲骨文符号是两个人相背。为什么相背的人表示北这个方位呢?这是由于中原地区的太阳在南边,正午时分人的影子在人后正是北方。另外,北这个字还有失败的含义,因为输了的人是向后逃跑的。
“化”这个字,古人造字更有意思了甲骨文“化”的符号是一个头朝上站立的“人”和一个头朝下入土的“人”,表示一个人从站立到躺下,由生到死的改变。
自主逻辑推演(略)
从这些文字演化的过程来看,具象思维的特点是:简洁、有效、便利。
比如马思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笔,描绘出一副史上最让人伤感的画面。
还有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大漠的苍凉与雄壮。这是字母文字无法达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