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0 《忘却力——先忘后记的思考整理术》66min读完+50min复盘、笔记
【day18 水若】
这本书是日本的外山滋比古写的,他写了很多畅销书,作品被收录在日本中学的国文教科书中,影响力很大。
开篇作者提到:“其实有些东西即使忘掉了也没什么关系。忘却对思考新事物还有所裨益。”他认为忘却和记忆互为表里,树立了“忘却论”。他说创造性思考才是人类所应该从事的活动,而独创的土壤则是忘却。
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篇章来阐述:
一
1.人们创造“呼吸”这个词的确经过了反复斟酌。首先要吐气,把残留的污浊气体全部排出体外,然后再充分吸入新鲜空气,这才是深呼吸。与此相同,忘却也应该优先。经过忘却的整理,大脑变得井井有条,摄入新知识、新信息,然后记忆再大显身手。
2.柏拉图说:“心灵如同鸟笼,捕获各种各样的鸟儿放进鸟笼就是记忆,抓住鸟笼里的鸟儿就是想起。”
3.我们错误地以为人应该完全记忆,实际上部分的记忆、扭曲的记忆、选择性记忆才是正常的记忆。换句话说,人类的记忆是生理性和心理性的,而不是物理性的(计算机)。
4.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丢掉某些记忆,头脑就会被垃圾填埋。
5.我们处于信息过剩的时代。大脑不是容器,装进过多东西的话,人就丧失了求知欲望。在记忆、学习前,别忘了把头脑清理干净。所谓清理,就是扔掉多余的东西,排除干扰。换句话说,就是忘却。
6.知识与思考量成反比。要避免患上知识过多症或知识性代谢综合征。方法有二:把多余的价值较低的知识信息抛弃掉;通过思考把知识消除掉。只读书的话,容易变成不会思考的人。人类必须确立记忆与思考相互转换的新的生活方式。幕后的主角正是忘却。
二
1.我们更应该关注早晨工作的效率,自古以来都认为早晨头脑思维敏捷就是证据。午前和傍晚也同样是头脑状态良好的时间段。因为胃里一旦有了食物,消化就要耗费能量,大脑活动也会随之进入低谷。
2.适于思考的“三上”和“三中”。马上、枕上、厕上。浴中(血液循环好)、途中(散步)、集中(使我们忘记很多杂事)。
3.负面情绪的排遣。“心有所感而不言难免腹胀”,可以挖个洞对洞说。也可以对适合的人倾吐。
4.贾岛韩愈“推敲”的故事。写好的文章马上重读的话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推敲。这时应该将它暂时忘却,通通风,撂一撂。时间促进忘却。而忘却可以将多余的不纯的东西加以净化和纯化,作用不可替代。
5.体育运动可以主动进行感情进化。
6.“坚持就是力量”。但盲目的坚持,并不能成为力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有技巧的坚持。间断性地坚持才是真正的力量。换个城市旅行以振作精神,换个地方写作以增加效率,异地疗养以对待某些疾病。都是这个道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可以解释成,不要持续不休,而是要常休息,常忘记,慢慢学习。
三
1.认真学习,痛快玩耍。只知道学习不知道玩的孩子是笨孩子。人不但要工作,也要休息。不眠不休的记忆会使思维停滞。
2.不记笔记更好。用心听讲就可以了。
3.时间具有净化作用。“那些哀愁已经远去,这些哀愁也将远去。”
4.一个太多。如果同时进行好几件事,就肯定能得到间歇。这既有利于大脑,又使忘却有了充裕的时间。越是繁忙的人,大脑活动越频繁。做事不宜过于专注,一心多用才符合内心的要求。不但是工作,而且在学习方面。适当分心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太多,或许注意力的分散才是创意之道。
5.大多数人都陷入了知识过剩的泥潭里。忘却优先,思考紧随其后。
后记:人类总是被知识、情感、欲望、利害所羁绊,只有摒除这些,人类才可能获得自由,而解放我们的不是别的,而是忘却。没有忘却就没有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