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开始读《诗经》了。过去习惯了一字一句搞清楚读音和意思再读,结果一首诗至少要十分钟,多则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今晨一口气便读了三十首,而且因为确实感觉到深奥字句较多,很多时候读完脑袋一片空白,所以不得不作必要的读音与意思关注,结果速度仍然受到了较大局限。然而比以前已经有巨大進步了。
印象最深、最有独特感悟的一首,是《芣苢》。全诗内容如下: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全诗分六节,各句之间只有一个字发生了变化,所以这首诗只需要搞清楚大意在写采一种植物,然后选取了全过程中的六个环节来写的,搞清楚这六个字大概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而这只需要十秒钟,扫一眼注解即可。然后脑海里就冒出了一个画面: 一位女子在山间采一种植物,边采边唱,边装边唱,边掇边唱,边捋边唱……
像这样的诗,读的根本不是字句的意思,而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一副和谐美妙的画卷,一种天真可爱的性情,一种淳朴自然生活。
有此足矣,何须其他?
一定要切记: 晨读要追求的是量的飞跃,是宏大文化背景的构建,而绝非一点一滴的知识。时间只有很有限的这么一点,是要精读还是要泛读,是要理解的深度还是要量的积累,只能二选其一,自己看着办。
当然,读的时候脑子要飞速运转,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哪怕一点都没有理解,完全不知道在读什么,也没关系。因为只要大量阅读,就能形成整体印象。何况只要坚持不懈的这般训练,理解力的飞速提升就是必然的。一定能理解的越来越快,越来越深。
泛读三十首,再回来精读其中一首,就自然将量的积累和思维的深度同时强化训练了。
最大的误区便是很多人,包括过去的我,总是妄想着能不能每一首都读的精熟,同时又能大量阅读。《孙子兵法·虚实篇》里有句话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便是: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舍不得,就什么都捞不着。资源总是有限的,只有集中主要资源专注于一点做足功夫,解决关键问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所以,能像这样大量泛读和精读一篇,感觉已是最高明的读法了。这种晨读方式要专注的“这一点”,不在知识的点滴积累,而在表面上宏大文化背景的构建和实质上高端思维状态的训练。
思前想后,觉的不对劲,自己读的太少了。一查,果然花了大半个小时才读4000多字。于是中午又花了一个小时左右,读了六千字左右。觉的速度还是不行。明天准备彻底不看注解,就是一气儿一个小时读他一万字。忽然领悟到: 这样读是完全自主的理解,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这样不仅速度快,更能训练理解力。何况我发现很多书上的注解也都是模棱两可,注者也在那里猜来猜去,而且明显有的注解猜的很牵强,完全看不出什么逻辑,还不如自己猜的好呢。
201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