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对语姐不太熟,但我每天关注小米更新,她总夸语姐,机缘巧合看到语姐课程招募就报名了。
学习这门课,我走过一点点弯路,月初的时候正好听了一个牛人的讲座,其中说到用倍速听课,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刺激大脑更快地处理信息,我平时反应比较迟钝,不会打游戏,吵架永远吵不赢,所以我就试着用倍速听课,用1.5倍听前两次,后面重复听就用2倍,每节课我都需要听四遍以上。直到第五课,我发现进行不下去了,听了两遍都没听懂,人也比较烦躁起来,可是这样不行啊,就找个安静的地方用原速听,终于把段落之间串起来,再用倍速反复听,才完成内容。每个人的基础不同,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但也要根据自身来进行调整。
这个星期,我看完了两本书《你的灯亮着吗?》《非暴力沟通》,准确地来说,这是上一周课程的内容,当时我还没有消化,在周日的复盘时还提问,因为上课时这些内容都我来说还是全新的,基础差,而老师可能鉴于时长的原因,也不能讲的太细,案例不多,所以我消化不了。
这本书真的很好,有很多详细的案例,整本书看完,会牢记“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大要素,做到这几点,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目前“感受和需求”还不熟,需要反复看,仔细揣摹,真正地了解自己不容易,揣摹别人更难,但是有老师的总结可学,已是极大的幸运。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是两年前就买了,应该是看过前两章没看下去,这次就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两天看一本书,一字一句逐一看。这也是一种缘分,时侯到了,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有的时候我把非常好的东西推荐给别人,没有得到好的反馈,我会很失落,通过这件事,我也打开了一个结,这本书躺了两年,如果它可以表达感受,不知道有多失落呢。
说回课程本身,我们的作业是开放性的,启发我们去思考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
我有个大很多的哥,家庭氛围比较严肃,从小相当于被三个家长管束着,活得很压抑,有什么都憋在心里,性格懦弱,总是忍让迁就。但是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我第一次咬人事件是21岁在火车上跟一个民工大哥,三四十岁吧,我们同一排座位,他先上车,扶着两个箱子干站着不动,我看座位底下空着就让他让一让,好让我放箱子到座位下面,结果他听了以后就赶忙把他的箱子塞进去,我一下子急了,28小时车程呢,这么大的箱子没处放可要了人命了,况且你先到了,早不放晚不放,偏偏要跟我抢是怎么回事?立马拉出他的箱子,换进我的,而他仍然乖乖地扶着两个箱子杵在那里,于心不忍,我又指挥着他腾挪架子上的空间,把他的两个箱子也安放好,为什么一直记着这件事呢,因为对面的大姐姐夸我干的好。
大概是潜意识里从这件事里尝到了甜头,认为发个脾气可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吧,于是一路走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一开始是别人的不对,结果因为我发脾气,不知情的人就认为是我的错!这对我很不公平,可为什么事情的走向会是这样呢?
跟领导反映合作部门同事总犯低级错误,造成效率低下,我很无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而领导曾这样回答过一次,“工作中我们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很多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有优秀的也有缺陷的,这很正常,即使大企业有门槛也一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然而当时我并没有真的听进去,只一味抱怨。
现在细想,为什么我不能包容别人?尤其是别人犯错却来指责我的时候,我就会怒气冲天,而有些人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笑一笑呢?
老师说任何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有需求却未被满足,我生气是因为什么需求未满足呢?我想获得认可。别人犯低级错误造成我的效率低下,项目进度缓慢,不能按期交付工作,我生气是我原本想给人一种靠谱、值得信任的印象。
别人指责我为什么会反应很大?还是想获得认可。孩童时期太弱小无助,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少赞赏多批评,总被批评指责,为了让大人们满意,会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心理学上讲这样会潜藏着恨)。工作了也会为了大局着想委屈求全却仍然被指责,久而久之,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反击,看到别人犯错会放大,变得无法包容别人,也不会包容自己,总想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来获得所有人认可,也就不会有人攻击自己。可是现阶段这是不可能的。
(补充:写完复盘出去吃饭,外面在下雪,清凉的雪花飘在脸上,突然想到这里,别人犯错,被我指出,他本能的一个应激反应就是反击我呀,而我为什么就更生气呢,因为我从小被批评的时候,都只能忍着,即使有情绪也只能忍着,现在他明明做错了事,却还来指责我,这么显而易见,居然还不认同我,而且我的那种“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短暂的优越感”受到了侵犯,所以我愤怒了。原来问题的起源是我先指责他,就像《你的灯亮着吗?》里詹妮特的故事,大多数情况,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的身上,才发现从前的我是多么地愚不可及!)
老师说,当我们无法包容别人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连自己都没有爱,所以要先善待自己,和自己内心的小孩好好相处。包容自己,爱惜自己,勇敢地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这与《当我遇见一个人》不谋而合,我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太久,做了太多应该做的事,却总是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体会自己的感受,满足内心那个小孩的需求,往这个内核里去储存能量,时间长了,这份能量将是别人无法给予和替代的。
比如今天我原本计划去书城看书和写复盘,但是回笼觉醒来已经10点,就有点自责,怎么自律这么差。但是转而重新调整思维:
为什么会起晚呢?
因为昨天晚上拿到路老师新书,看的太high,睡晚了。
那今天起晚了,有什么坏处?
没有按计划行事,有挫败感;晚了去书城没有好位置。
如果不去书城呢?
书城有好的氛围,可以影响自己,不去的话,容易走神去玩,但是今天没有,看书和复盘都在做,助教说我作业写的好,邀请我去分享,一开始习惯性推脱,但是及时克服了惯性思维,决定分享一回,并且认真写内容,很是开心,如果能帮助到别人就更好了。
就这样,我把自责的情绪变成了开心和满足。
一个习惯性思维也许不那么容易改变,但是意识到了问题以后,要勇于去纠正,紧跟语姐课程学习,强化练习,相信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