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乔建中老师《下四川》研究这片文章后,被乔老师强大的思维架构所折服。其思路之清晰,思维之强大,视野之开阔,均令我佩服。
首先,在摘要中,乔老师明确地指出了文章所要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即:
研究对象——“四川”为文学母题在民歌
研究目的——1. 寻觅其社会历史成因及其中国民歌传播接受模式;2. 同文学母题民歌群的文化地位及历史价值;3. 为同类研究探索新思路
文章共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虽没有明确的标题,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明显地蕴含在每一段文字中。
(一)“四川”民歌分布状况及总体特征
(二)“同母异体”形成原因
(三)唱词和曲调结构形式
(四)研究意义
每一部分都思路清晰,结构鲜明。
下面,我逐个部分进行梳理。
(一)“四川”民歌分布状况及总体特征
特征:
提出问题:“四川”民歌母题覆盖空间大的原因?
解决问题:“四川”民歌母题覆盖空间大的原因?
(二)“同母异体”形成原因
题材内容具有同一性,音乐体裁具有差异性
首要根由:传播环境的差异
亦不容忽视:汉民族的共同性以及文化选择固有的方向性和兼容性
(三)唱词和曲调结构形式
(四)研究意义
窥视许多社会现象,触摸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情脉和心志,感受其文化选择。
个人感悟:
感知到的论文写作方法:乔老师的文章没有一句废话。通过阅读与分析乔老师的这篇文章,我对学术文章的写作产生了些许的感知。我认知到了,想要研究一个对象,首先要明确提出问题的焦点,并通过溯源、比较等方式进行研究。在文章摘要部分,需要明确指出研究对象并说明研究目的,便于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旨要。其次,将骨干和与之对应的次级结构列出来,层层剥开。最后,我认为,对于研究对象而言,无论怎样详细地研究与分析其本体,有一个步骤都是不可忽略的——即思考其存在的原因、价值与发展。这种“思考”,需要站在不同维度进行,甚至需要通过所研究的对象,并跳出研究对象本身,对同宗同类文化现象进行反思。
对文章研究对象的感知: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以“四川”文学母题的民歌群研究中,我从文化角度感受到了中国民歌的研究价值。作为国乐系的学生,我参加过许多次民歌的排练与演出,给各地民歌伴过奏,也听过许多民歌,但是,排练中,我只做到了“听”,只熟悉了曲调,只会无意识地哼唱几句。然而,却不曾深入思考过民歌的存在价值。乔老师的这篇文章不仅使我对四川母题民歌群有了初步认知,更让我意识到了民歌存在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及文化价值,使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思考不同地域的民歌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民歌对于当地人的行为现象有着怎样的影响。
跳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歌圈”,再次审视中国的民乐,研究其存在价值同样重要。民间乐种存在的数量十分庞大,当我们研究一个乐种时,研究的不仅仅是其音乐本体,还需对演奏与传承此乐种的民间艺人进行采访与了解,通过对“人”的行为与思维的解读,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这个乐种在当地流传的价值。去年12月份去四川宜宾对苗族大唢呐进行采风时,我的思维的确具有些许转变(我认为是一种小小的提升),说实话,作为唢呐专业的我,内心对苗族大唢呐的演奏与听觉效果都难以产生共鸣,更何况他人呢?但是,通过和周围一起采风的老师们聊天,我意识到,对一个乐种的研究,不是你“爱听”才去研究它,而是借此研究一种文化现象,尽绵薄之力让人们“知道”,在中国的某个小山村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奇特”的音乐现象。每种音乐现象的产生都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习俗息息相关的,某些音乐不仅需要“听”,更需要了解其载体,了解其社会功能。
我认为,面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角度去“聆听”,有些音乐我们只需要去“听”,只需要去感受其意境,只需要保留其抽象性;但是,有些音乐,确是需要我们在感受音乐曲调的同是,去深层次地进行文化探知。
困惑:我困于自己混沌的思维,每读一篇优质的学术文章,我的确读得津津有味,并在梳理文章的过程中内心感叹着作者的清晰逻辑与分析能力。但是,自己一动笔,脑子就开始“欲辨已忘言”了。如何做到“剥洋葱”似的架构起整篇文章,在具备一定的素材后如何真正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仍需思索,势在必行,但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