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故事》| 李志新解读
《人体的故事》| 李志新解读
关于作者
丹尼尔·利伯曼,美国著名的人类进化学家,现为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人类进化生物学系主任。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古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在人脑进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于2011年出版了权威著作《人脑的进化》。他对跑鞋引起的损伤问题有深入研究,倡导和践行“赤足跑”,是跑圈内赫赫有名的“赤足教授”。
关于本书
本书被称为自《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人类简史》之后,又一本有趣的关于人类进化的书。书中通过揭示过去的600万年如何塑造了人类身体的每个部分——我们的头部、四肢以及新陈代谢,来考察人体的进化过程对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从而为塑造人类的健康生活提供启示。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人类的身体适应的是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身的活动导致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对这样的环境不能很好地适应,这导致了心脏病、II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暴发。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现代人的身体是不断进化的结果
进化的发生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生物要想进化,就需要有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大多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其次,只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能够适应环境。最后,适应了环境的个体,具有生育下一代的权利。
进化的发生还需要具备一个重要因素:环境要足够恶劣。如果环境足够舒适,所有生物个体都能得到生下自己后代的资源,那么,所有多样性都会被保留下来。只有当环境足够恶劣,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发展的个体被淘汰时,进化才会发生。
人类的进化开始于600万年前的冰川时代。面对当时恶劣的环境,人类进化出直立行走、相互合作等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纵观人类进化历程:人类从600多万年前开始进化,但是直到距今20多万年前,才出现了现代人的祖先;又进化了20多万年,直到1万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农业时代;又到200多年前,才开始进入工业时代。这意味着人类的身体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在这600万年里,人类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原始社会的环境中,这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身体有重要意义。
人类的大脑容量大得惊人。同样体重的条件下,人类的大脑容量是大猩猩的3倍,是其他哺乳动物的6倍。但大容量的大脑在让人类有较大的进化优势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身体带来了一个挑战。那就是大脑每时每刻都需要有足够的能量来供应其运行,哪怕是短短两分钟的能量缺乏,都会导致大脑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满足能量的不间断供应,在原始社会异常恶劣的环境下,人体进化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储存脂肪。当人类有丰富的食物供应的时候,人体会将这些食物转化为脂肪存储起来,等到饥饿时再从脂肪中调取出来,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人类才能够保证大脑对能量的不间断需要。
存储脂肪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不过,人类想要正常生存下去,必须要保证人体摄取的能量高于消耗的能量。这要求人体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下功夫。开源,就是要多吃高热量的食物、甜的食物,比如蜂蜜、糖里面含有大量的热量,人在吃了之后能够高效地转化为脂肪。节流,也就是减少热量消耗,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把每天的活动时间限定在6个小时,除此之外的时间都处于休息状态。
正是这种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保证了大脑所需能量的不间断供应,让人类的大脑比其他动物都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是人类能够在进化中成功的重要原因,甚至比“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还要重要。
“智人”能够取代其他人种,成为所有现代人的祖先,得益于文化进化。文化进化促使智人发展出语言,从而使合作交流以及组织大规模的人进行更有效的工作成为可能。这是现代人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但也为人类的进化埋下了隐患。
二、人体与环境的不匹配造成了“失配性疾病”的产生
随着智人进化策略的成功,文化的发展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迄今为止,文化进化带给现代人两次重要的变革:农业变革以及工业变革。
农业变革为智人的进化带来了第一次飞跃。在大约一万两千年前,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自农业时代起,人类不再是单方面接受环境的挑战,而是能够通过文化进化的方式改造环境。
在农业社会,人类为自己创造了与原始人不同的环境。农业时代的人类在饮食结构、死亡原因、工作时间等方面都与原始社会的人类有了很大的不同。其结果是,农业变革带来了人口数量的增加,但对人的身体来说并不是好事。
作者提出,从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到现在,人类只经过了短短600代的进化。这个时间太短了,人体没有办法适应自己创造的农业时代的环境,从而产生了各种疾病。这些疾病被称为“失配性疾病”。重要的“失配性疾病”有两种:能量太多造成的疾病和“用进废退”造成的疾病。
对能量的有效利用促成了人类进化的成功。原始社会中,脂肪可以保证大脑的不间断能量供应;现代社会中,能量太多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这造成了很多疾病的暴发,比如II型糖尿病。现代人吃的糖太多,以至于为了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不分泌比五十年前的人多一倍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增加了胰脏的负担,时间一久,胰脏的功能衰退,分泌不出来胰岛素,II型糖尿病便会产生。
另一种“失配性疾病”是“用进废退”型疾病,骨质疏松便属于这一类疾病。骨骼强度的增加需要人体更多的能量供应,为平衡“骨骼的强壮度”与“能量供应”之间的矛盾,人类创造了“用进废退”的机制。你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它需要更加强壮;也可以通过减少运动的方式告诉骨骼,你只需要较轻的骨骼。现代人运动量过少的现状,实际上是在给骨骼发出信号:我不需要这么强壮的骨头。久而久之,骨质疏松便产生了。这便是“用进废退”型的“失配性疾病”,也就是说如果不用,人体就会逐渐降低在这方面的投入。
三、“失配性疾病”的预防办法
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都属于“失配性疾病”。如果你已经得了,那就应该立即去看医生;如果你还没有得这些病,那你应该从进化理论中寻找积极预防的方法。
“迈开腿、管住嘴”可以有效预防“失配性疾病”,但人类对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不一样的判断,导致了“失配性疾病”的高发。
为了预防“失配性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树立两种意识。一是要注意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因为那只是我们这几代人才觉得习以为常的事情。二是要避免过度舒适。舒适不等于幸福,舒适的生活也不等于我们的身体能够对此适应。现代人的舒适程度在整体上过量了,我们要在脑海里敲响警钟。
金句
人类的身体适应的是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自身的活动导致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的身体对这样的环境是不能很好地适应的。这导致了心脏病、II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暴发。
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保证了大脑所需能量的不间断供应,让人类的大脑比其他动物都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能量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是人类能够在进化中成功的更重要原因,甚至比“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还要重要。
这不到一万四千人,走出非洲,取代了当时世界上的其他人种。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70多亿人都是这一万四千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