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于信息社会的自由竞争,大量无效运动,就是低效率损耗。试想大自然的均态分布是多么有序,在于生态和合,而非竞争,只有必要,而不是靡奢。自然是节约的,也是慷慨的,冗余与必要几乎不加设计而妥帖。社交媒体有点像技术和资本形成的时间黑洞和注意力之癌,其损耗远大于贡献,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心理意义。物联网可能会更有价值,物理更不容易形成极权效应。这一点有点类似于资本脱实向虚一样具有危险性。所以数字虚拟世界作为产品媒介是有价值的,作为社交媒介则类似全体人类自激行为,阻断了物理之路。
我们需要反省虚拟世界的蛊魅,这种塞壬岛妖女的歌声。
本质是中心主义,看看未来区块链社会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不在出发地,我在终点。
数字世界一样有帝国与极权,社交媒介就是帝国宣传部,而帝国命运是会崩塌的,无一例外,所以社交媒介这个武器也会失效。
区块链意义是流动产生公平,无效标签大量隐匿,去中心的分布类似大自然。
本来互联网精神自由平等共享开放理念,最后还是被权力与资本介入,实际上不可能实现,典型代表就是VPN。所以需要下一次浪潮。
央行对于区块链的研究大抵也是叶公好龙,因为和“调控与权力”偏好有内在冲突。
根本意义上,阿里是帝国,腾讯尝试开放与去中心,小程序就是类自然尝试。所以阿里对于腾讯有至深恐惧。但是腾讯开放,也是有系统层级界限的,他们可能都不在下一波浪潮中,世事日新,想当年搜狐新浪也是立于潮头,可是瞬间成灰。
雅虎开启了搜索聚合,Facebook完成了连接,这两个关键动作,就像一次星系爆发,触发了链式反应的核爆,但是我们也要记得邓巴系数148人原则,有效信息连接,不仅如此,更是组织的饱和值,我们不停编制航海路、甚至宇宙图谱、内在基因图谱,但是从“界面”角度,我们其实需要的是一个以少胜多的陀螺仪而已,比大还大只是一种冲动,有价值,但是宇宙涨幅也会回落,对于人类意义是可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不过膨胀和坍塌都是周期性的,质能也一直在转换中。至于是否寂灭和繁荣的熵增减问题,人类可能会比较敏感关注,就自然而言,也就是闻鸡起舞的即兴与随机动作。生命像复杂性升级对于人类而言非常激越,对于自然而言可能就是平淡无奇的随机颜料泼洒。
严格来说,宇宙没有中心,没有方向,没有位移。这些概念都是人类中心论产物。
零是欲望蛰伏,一是蠢动。
人,是地球环境的狭隘产物,你当然可以修改,地球多小啊,但是也极为谨慎。
没有无限规则,无往不在约束中,正是约束、规则、边界形成“属性值”。
所谓规则,也可以叫“触碰反弹”。所谓认知,无非是失败学习,练习规则而已。当然,科学本质是浪漫精神。
你看起来很sb,有时装懵逼,其实你是很牛逼的,某种执拗,就是用于切割的钻石,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