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所以贵就在于他体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小人之所以贱,就因为他们连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君子儒”而不要堕落为“小人儒”。那么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孔子看来,“儒”不过是个知识的载体,有知识或者知识渊博并不等同于你道德高尚,为人正直或者是个“君子”。相反,如果你是个道德败坏的人,也许知识越多做的坏事更多,危害更大。
孔子涉及“君子”,“小人”的地方俯拾皆是,其中最接近“君子儒”标准的应该是“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话。那么,”小人儒”的标准自然就是“小人忧贫不忧道”了。
在孔子眼中,做人是最要紧的,学习知识则是第二位的。通观孔子毕生,他对学生的教诲始终都贯彻着这种“立人”精神。
孔子这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所产生的强烈感召力对众弟子的震撼和影响是可以想象的,只要我们认真去研究他的众弟子的言行,总不难在他们身上发现这种闪光的思想。
可以说,孔子在他的教育事业中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平民知识分子的人生走向,提升和净化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并且由他们将这种殉道精神传承下去。演化成后来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信念,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追求。这些都与孔子的精神一脉相传。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