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日期:2018年11月03日
农历:九月廿六
星期:六
天气:晴
炜圣:6周岁5个月
今天早上是进泥之家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访谈节目,嘉宾是贺晓燕老师,她从2012年6月份请的教材,至始至终都是笃信笃行,从没懈怠,不管过程当中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能勇敢坚强的坚持下来,她的这份坚持与笃信换来了不少家人对她的信任与追随。走育心这条道路非常艰苦,因为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观念真的很难,想要改变一个环境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果妈已经改变了无数家长的思维观念,带领她们走上自我成长的康庄大道上;也在她们周围形成了一个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小圈子,一群家长带着宝贝们一起每天快乐的读经、学经、明经、行经的道路上!一个好的环境和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没有条件我们就自己去创造条件;没有圈子,我们就先做好自己,通过自己的坚持来影响感化其他有缘人。我们不是要等到有人了才开始上路,而且开始上路了才会有人来跟随!
今天的访谈精彩万分,与其说是访谈,倒不如说是答疑解惑,更多的是解答了主持人提出的有关育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相信家人们都会遇到,通过今天的学习,很多问题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问题一:1. 请过教材的家长都知道,我们的育心经典教材可以说是不便宜,甚至是很贵的,在购买时,有些家人可能就已经遭遇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反对,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是心志特别坚定,笃信笃行,很容易受到家庭成员说“古文无用、孩子读不懂”等各种语言或行为上不赞同的打击,这个时候如果孩子再不配合,我们更难坚持下去,会自我反思、自我怀疑,我们购买、学习这些经典是不是做错了,它是否真的对孩子、甚至对家庭有用呢?现在孩子不配合、家庭不和睦,我们是否还要再坚持下去?针对这个问题,想请教下,我们这个时候该如何引导孩子,说服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爱人支持我们继续学习呢?
贺老师答:刚开始接触经典时,自己也被价格吓一跳,自己没看书习惯,但是发觉这个非常好,就决定请教材来学习,弥补之前的读书缺失。但是听到价格后就犹豫了,而且当时果爸也反对。于是果妈就一直关注群信息,因为大女儿不是自己带,到高中时就各种补习,补习费花了10万左右,但后面觉得效果不是很好,平时测试可以,统考时成绩就不好。而补习费跟教材价格费对比起来,觉得补习费很贵,教材的价格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就用自己的私房钱把教材请回来了,背着果爸请回来的。果果3岁前都是在电视机前度过,喜欢看电视,再加上爸爸又反对读经,每次妈妈叫孩子读经,爸爸就叫孩子看电视。有智慧的果妈都能发现改变爸爸很难,改变孩子就比较快,于是果妈改变策略,每天早上醒来就播放音频给孩子听,一段时间后果果都可以接一两句了。其实孩子有时是可以一心多用,不要觉得孩子没在听,其实他是有听进去的,而且也给出了反馈,当时给了果妈很大的惊喜。后来果妈就带着果果到外面读,不管风雨都坚持,就自己带着果果坚持了半年,当果果不读的时候,果妈就引导果果:看,旁边的小花小草都在认真听你读经。当然,同一方法刚开始有效,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效果了,这时就需要妈妈能够有足够的智慧来引导。果妈还会拿佳佳姐姐做榜样,想要变得更加有智慧,那就要好好读经。
事实证明,做孩子的工作比做家人的工作更好做。当初果爸反对,跟果爸起正面冲突,结果果爸把书都给摔了。聪明的果妈就避开矛盾,用温柔的方式来坚持,不起正面冲突,而家人一般是只看结果的,是只看孩子的变化。在果果三岁前她是很任性的,想要干嘛就干嘛,但经过一年多的坚持读经,果果慢慢的改变了。有一个事件改变了果爸的态度:本来果爸要带孩子去游泳,果果换好泳衣准备去了,但爸爸临时有事去不了,果果虽然哭了但是没有吵闹,接受了结果,爸爸看到果果读经典后的改变,就接受了果果读经典。果爸接受果果读经典后,有时都会叫果果赶紧跟妈妈读经典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很大的一个转变,而这一切的原因只是果妈的坚持和笃信!为什么能坚持?因为有前车之鉴,大女儿没有读经典,补课费花了太多又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看到太多读经典的孩子、家庭都受益很大,果妈更加坚定的要坚持把经典读下去。后来发现果果的发散思维特别好,看到白云可以想象到其他,3岁前好动,任性,坚持一年左右下来就能动能静,改变非常大。智慧的果妈温柔的坚持换来最终换来了果果的成长和改进,更是换来了果爸的大力支持。
我的小结:相信很多人请经典的经历跟果妈是一样的,经历了家人的反对,同时也是因为自己的笃信与坚持,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心酸的,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你才会更懂得珍惜,才会更明白它的价值所在。太过一帆风顺反而体现不出它的价值,你会更容易放弃,又或是不懂得珍惜,就好比早期赖老师也是有免费给人经典:因为免费,所以大家都想不会珍惜;因为不珍惜,所以失去了深入了解的意望;因为不了解,所以就觉得它不好;因为觉得它不好,就更不会去珍惜,这就是一连串的恶性循环,最终失去了与经典结缘的机会,失去了让自己成长让孩子进步的机会。有些事,表面看似没有失,其实失去的比看见的更多、更严重;而有些事,表面看似没有得,其实得到的比看见的更多、更有利!得与失之间本就很微妙,看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理解吧。
问题二:昨天在咱们易工群里,我也看到王靖老师说了,我们大家是不是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不管做什么,时间久了,会有一种厌烦感,孩子、大人读经也是一样的。不知道您家的孩子有没有这种问题,读着读着没有劲了或者嘴动而心不在或者根本不读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引导呢?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呢?您是否可以给些这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呢?
贺老师答:这是一种经历,自己以前就没看书习惯,孩子也就没这种意识。开始读的时候也许是新鲜会认真读,但也会出现不想读的情况,这主要原因还是在妈妈的心态。请教材前的那个老师很热情,请完教材回来后不理人了,果妈就关注群信息,看到其他孩子那么认真读经,3岁了就可以指读了,而果果3岁半了还没有开始指读,这时心里就开始着急了。于是对孩子开始有要求,看果果这么不认真,果妈就着急了,开始各种方法叫果果读经,有点强迫性了。读经时不能把眼光都盯在孩子身上,要回归到自己的身上,自己能够认真读,开心的读,孩子即使开小差也只是暂时的,她看到妈妈这么认真的读,很快也会认真了。读完之后,妈妈可以说:哇,今天我用我的小金手指指读,又跟哪几个字宝宝交上好朋友了,好开心呀!要接纳孩子不读的状态,接纳孩子开小差的状态,妈妈自己一定要把读经当做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做好自己,慢慢来影响孩子。孩子也会体会到妈妈说读经典是一种乐趣,自然而然就会读了。
激发孩子内动力: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用奖励星星,贴贴纸等来奖励,约定好,读经好就有奖励,比如孩子喜欢逛超市,就满足这个小愿望。果果想要自行车,就用读经,做作业,做家务等来奖励星星,累积到300个时就可以兑换自行车,果果就很开心很认真去读去做,结果就真的得到了,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读经。当地有读经班就多参加读经班,让孩子当领读小老师,激发孩子的志气,要想领读好,平时在家就要好好读,读得好了,别人没读经,你会读,你是不是最棒的?孩子都喜欢被表扬,也就会读经了。
我的小结:妈妈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往那个方向去引导,付出在哪里,收获就会在哪里。你如果一直注重的是孩子的枝叶或装修层面上的培养,那孩子就会在这些方面比较出色;你如果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地基的培养,那么他的地基自然就会比较深,以后也会站得比较稳。孩子认不认真是孩子的事,你是为自己而读不是为孩子而读,你的观念不对的话自然孩子的观念也就会不对。孩子是没有叛逆期的,父母口中所谓的叛逆,正是因为孩子在不断的成长,而身为父母的我们却一直停在原地不动,这样是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引导孩子,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来引导,就以孩子叛逆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如果孩子不叛逆,那么孩子也就成长不了了,因为他只能在你的高度下成长,你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所以,智慧的爸爸妈妈们,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赶紧学习起来吧,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变得更有智慧,让自己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而不是累赘。
问题三:在我们育心请过教材好几年的家长有很多,孩子和家长也一直笃信笃行,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表现出很优秀、优异,或者别人看来您家孩子与不读经的孩子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没有读经的孩子学习成绩、钢琴、舞蹈、书法或绘画等还样样精通、出色。人都是有功利心的,我们可能会不由自主的去比较、攀比,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持一个乐观的、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呢?或者说对于这样个问题您怎样看待的呢?
贺老师答:每个人都会有这个心态。其实我们首先要明白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给孩子读经典是为了给孩子打地基,外面学习各种技能是一种装修,如果地基不稳,各种装饰都是不现实。教育孩子就像是在建一栋大楼,读经典就是打地基。一年级时孩子的状态,成绩好的都是提前有参加补习班,还有父母对孩子的成绩非常用心,所以孩子成绩就相对比较好。果果没有参加各种补习班,因为果妈知道打地基和装修哪个更重要,把眼光放远,不能被眼前的成绩所影响,果妈把读经典看得比成绩还重要,因为读经典的累积对以后的人生更重要,是可以受用一辈子的,经典教给孩子的是做人的本性,是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而装修类的看的是现在,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看未来。不过读经典的孩子,只要坚持读下来的,到后面都会有一种爆发力。果果读经典几年下来,虽然成绩不是非常好,但是果果给大家的感觉是懂事、善良、体贴、孝顺。这样的孩子即使成绩不怎么样,大家也都很喜欢。
我的小结:人有功利心是很正常的事,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会这个会那个会羡慕也是很正常的事,但你要知道一点,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能有我们看到的羡慕的阶段,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那里,如果还学不好那才叫怪呢。但我们把同样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给孩子打地基, 这个过程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我们都知道一棵树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一幢房子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来扎根,到了第五年开始,他的成长速度是非常之快的,这就说明了地基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厚积薄发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做的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静待花开。
问题四:现在电视、电脑、特别手机已经常态化,并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好多单位开了企业微信方便大家交流办公;学校也主要通过手机微信群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游戏不可避免。在关于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方面,特别是对游戏,好多家长都视为是洪水猛兽,谈之色变。那么在这方面您是怎么看待、又如何平衡解决这个问题呢?
贺老师答:不要把手机、电视看成洪水猛兽,要与时俱进,也要适当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果果有自己的手机,她有分辨能力,什么该玩什么不该看,都能分辨,还能自己控制玩的时间。果果玩手机都很会做图片,做彩视,听故事。可以看手机,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危险游戏果果实不会玩的,甚至知道那是危害人的。父母也要做好身教榜样,家长玩游戏,孩子看到也会玩。经典养正的孩子有自己的辨别力,不容易被带歪。之前果果玩过一个游戏,贪吃蛇,玩了几次,她自己说,妈妈这个游戏很没有意思,后来就不玩了。当孩子没有辨别力,家长要反复引导。家长也要坚持在平台学习交流,只要家长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引导力,才能更好引领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去交流去沟通,引导孩子有自己的辨别力。把经典智慧种在孩子的脑子里,种子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只要把种子播好,种子早晚会开花。花期或长或短,保持淡定心态,做好自己,做好引导,静待花开。
我的小结: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是科技的进步生产出来的产品,为的是让生活更方便,让人们的生活的条件更优越。东西的好坏不在于这个东西,而在于使用这个东西的人:你把它当作一个工具,一个学习的工具,那这个东西就是好东西,因为它给你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你把它当作娱乐的工具,休闲时消遣一下,让你的生活多一分乐趣,多一分精彩,那这个东西还是好东西;但如果你被这个东西牵着鼻子走,因为它迷失自我,最后一发不可收拾,那这个东西就不是好东西。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这些东西,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它是好的,有的人觉得它是坏的?原因是出在这个东西上面还是出在人身上呢?家长们,我们是不是要好好深思一下呢?
今天的分享有四个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只要你参与平台学习,坚持读经,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更强大,自然就能有能力来引导孩子走在正确的大道上,懂得判断是非对错。我们不能一味的想要依靠别人,而是要学会自已成长,自己独立,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而不是让孩子觉得你很没用,什么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