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里面能够有1%的老年人,去合唱队里唱合唱,这个比例不算小。但他们表现出来的音乐素养又让人感到他们以前接受过的音乐教育不足。
首先,这是事实,我们的音乐教育确实不足。比如说,大家都从小学到高中,上过不少音乐课,但是,仅仅通过学校音乐课就能够学会识谱,能够学会独立的演奏或者演唱,甚至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演奏演唱的人,其实都是很少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大家说这个课不重要,从心里面就没有这个课需要认真学习的认识。另一方面,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周期拉得很长,上周上课的内容在一周以后,就已经忘掉了。还有就是,这每一次的音乐课是没有课后作业的,没有练习的。我们算算,每次上课学习或者练习一点点内容,一周上一次课,四十分钟,一学期十八个课时,一共才720分钟,也就是12个小时。一学期断断续续地在音乐课的学习上花费了12个小时,一学年24个小时,从小学到高二共十一年,十一年一共能够花费264个小时。
这样乐观的计算下来,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才能接受264个小时的音乐训练,这个量太少了!不要说什么1万小时定律了,随便用一个学习乐器的孩子来比一比,如果按每天一小时的练琴的量来算,一个普通的学习乐器的孩子一年的练习量就能达到360个小时。稍微有过几年乐器学习基础的孩子,他的音乐素养一定比十二年的正规学校教育教出来的人素养高!
现在可以看出,很多人音乐素养不高是正常的,因为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音乐课不仅课时量太少,而且中间还没有练习,没有作业,没有强化,课时间隔又太长。
其次,很多学校都有合唱团,而合唱团里的学生,自己就有要学好唱歌,学会识谱的要求,同时合唱团的老师,也会强化这个要求,他要求同学必须要认识乐谱,或者即使不认识乐谱,也要把每次学过的部分唱得非常熟练。这和普通音乐课堂上的要求完全不一样,音乐课上从来不会要求学生把每一次课的所学内容,掌握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而和唱团里每次课的内容都必须有大量的练习,除了统一时间的合唱排练以外,还会要求学生回去自己再下功夫练,每一个作品必须非常熟练才行。有过合唱团经历的同学,他的音乐素养就会比其他同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