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公社大生产队到分田到户,再到改革开放,直至现在的新时代,历经五六十年。村里的房子也进行了四次更新迭代:从多户共用的低矮泥土房,到独户的院落式的泥砖瓦房,再到砖砌的一两层的楼房,到现在精致的别墅庭院。
20世纪60年代之前
太遥远,不知道住的什么了,可能是茅草屋。
20世纪60-70年代,第一代,多户共用低矮土房
这个年代的房子只留在父母的记忆里,一般都是堂兄弟将房子建在一起。每家只有其中的几间房子。许多空间都是共用的,会漏雨,狭窄拥挤。没有电,只有煤油灯。
各类功能也是分区的,厨房,卧室。没有牛棚,生产资料是集体的。厕所远离房子,有点洁污分区的意思,由于种地需用到农家肥,所有的粪便都是集中起来处理的,是重要的生产资源,格外重视,相比北方农村的刚好能进一个人的旱厕,还是比较好用的。
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独家独院的泥砖瓦房。
此时已经分田到户,经济形式的变化,决定着一切。包括居住形式。
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的房子,已从多家共用,独立为一家一户的的泥砖瓦房。应该是在1991年左右,村里通电,结束了煤油灯的历史。
以天井为中心形成回字形的院落格局。有厅堂,厨房,柴房,卧室。已经有了自家的牛棚、猪圈。
厕所也是自家的,和猪圈一起建,肥水不流外人田,主要用于收集农家肥,天气冷的时候,去上厕所是需要勇气的,比较深,如果掉下去,可能会淹死。
此时最担心的是没有地方晾晒稻子、花生,已经分田到户,晾晒场是公共的,迟了就没地方晒了。惧怕台风,每年台风过后,屋顶的瓦片会被掀翻,漏雨。
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红砖二三层楼房
以第二代砖瓦房为主,零星出现一两层的楼房,最高为两层。此后十年二十年内,都在进行泥土房转水泥红砖房的更新建设。按套间建设,一厅几房几卫。不用担心台风,可喜的是有屋顶可以晾晒稻谷,不用去抢占公共的晾晒场,卫生间和猪圈被整合到了附属建筑里,一般是砖瓦房,距离更近,方便使用。
21世纪10年代以来,第四代。精致别墅庭院。
至此,2015年左右出现了别墅,村里全部更新至第三代的两三层楼房,且大部分加建了院墙。零星几户的第二代瓦房,应该是精准扶贫的对象,可能也精准不到他们。一代住房已经没有了,只剩断壁残垣。
从泥砖瓦房到红砖楼房。从粗犷到精致,从遮风挡雨的实用到满足奢华精神追求,住房的变化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的演变的表征。
住房的变迁表明农业难以为继,外部才是发展动力。
到第三代住房已经是传统农业能支持的最高建筑形式了,建筑成本单靠农业难以为继。大部分还得依赖入工厂或者建筑工地等外出务工方式,获得建造资本。
农业自分田到户以来四五十年,生产水平依旧没有变化,都是依靠人力和畜力,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但还是基本靠天吃饭。村中农业支柱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近五年处于泯灭状态。转而以外出务工、经商等经济为主,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注入新一轮的推力,经济结构转变,推进了第四代住房的诞生升级。
住房的变迁体现了凝聚力衰弱,组织能力涣散
在生产能力较弱的时候,祠堂是村里的中心,住房都是围绕着祠堂建设,尽可能地聚集,以便能抵抗外来的侵犯,也可能期望在祠堂祖宗的保佑下生活更加安稳。宗祠在村里是有较大的权威。这是第一代住房形成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各家各户抵抗风险的能力,寻求更加宽敞的居住环境,逐渐独立门户,形成第二代住房。宗祠不再是村里的中心,无论从居住布局上,还是意识上,长者贤者权威不再。现有的组织力量难以带领众人走向美好生活,也难以令人信服,要加强建设。
住房的变迁更有精神文化的满足。
此外大多人都有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彰显经济实力、能力最佳物品,就是房子,除了居住功能外,精神功能是比较重要的作用。像乔家大院等各种大院,当然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归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乡村规划把很多地方的房子都搞成火柴盒,现在这个村子还没相关规划,不过有一大部分已经被纳入了工业开发区,村子被撤掉还是合并,保留?可能是二三十年后的事了。
细想,这个村庄没有什么优势,无特色,无资源,无文化,经济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普通通的聚集点,这样的村子是会被优先考虑撤并的。只不过这样普通的村子,生活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罢了,而在发展面前,可能是得舍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