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岭途中,因一处路段雨后塌方,阻滞了通行,受困在高速路上四、五个小时,午饭也没了着落。
抵汉中后的几天,很忙,有时甚至都要工作到深夜。累,无处说;怨,无从说。但是,当我肃立在勉县武侯祠前,自己的这点困难、这点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元234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临终遗命“葬汉中定军山下,以励后人,不忘北伐。”
蜀汉后主刘禅于“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诏为亮立庙于沔阳,近墓立祠。”可以说,勉县武侯祠是众多武侯祠中唯一的“官祠”,是最早兴建的武侯祠,比起影响深远的成都武侯祠,那还早了40多年,堪称天下第一武侯祠。
“武侯遗庙汉江南,乔木参开锁翠岚”。勉县武侯祠原来靠近武侯墓,“近墓立祠”。现位于汉江之北、勉县城西的武侯镇,距武侯墓五公里。这里原是诸葛亮当年屯兵北伐的“行辕相府”,据说明朝时才将武侯祠迁建于此。
武侯祠,山门北开,由北向南,五进院落。
“庙貌嵯峨沔水侧,入门瞻拜肃冠裳。”
进门绕过乐楼,一座朱漆大柱、飞檐斗拱的高大木制牌楼,上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黑地金字,端正厚重。牌楼背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大字,这一定是赞誉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堪称天下第一流。
牌楼前一条宽约两米的石板路,横穿过院子的东西辕门,据说这就是汉代的金牛古道了,正是当年出入蜀地的必经之路。武侯祠建于此,可见是体现了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还要为蜀汉把守古道,镇守北方。
穿过牌楼,跨过古道,在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依次是琴楼、戟门、拜殿、崇圣祠。这其中,拜殿中的匾额、碑刻最多。“大汉一人”、“天下奇才”、“其犹龙乎”,溢美之词,不胜枚数。而我独对其中的两块匾额颇有兴趣。一块匾是大殿上的明嘉靖皇帝御笔“忠贯云霄”。步入大殿,正位上供奉着一尊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气定神闲,运筹帷幄,超凡入圣。塑像上方,就是这块蓝地金字、九龙环绕的御题匾额。香烟缭绕中,只见皇帝的印章不同常人印在落款处,而是印在匾额的正上方,彰显皇权。另一块匾,在大殿外众多匾额中并不醒目,甚至有些简朴,这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在1998年春题写的“高风亮节”。据一位同行的老先生介绍,李讷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此事,瞻拜武侯祠时,她忆起了敬爱的周总理,随笔端凝情,题写了此匾。
千百年来,人们瞻拜武侯祠,不仅是因了皇帝的题匾和“官祠”的地位,而是发自内心地顶礼膜拜诸葛亮的大忠和大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一般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对诸葛身后事都按着百姓美好的意愿做出美好的演绎。
我们说“晨钟暮鼓”,一般讲,钟楼在东面,鼓楼在西侧。勉县武侯祠的钟鼓楼却恰恰反方向,鼓楼位于东,钟楼位于西。原来,这是因为诸葛遗命,不忘北伐,统一汉室。勉县武侯祠不同于其他庙祠,坐北朝南,而是朝向北方,钟鼓楼也随之转向了。
勉县武侯祠内的花草树木很多,也很稀有,如蝴蝶梅、黄果树、古桂、古柏等。但最为称奇的是旱莲和皂角树。
祠内的一株旱莲,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所植。传说这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唯一一株,比“大熊猫”还珍贵得多。专家用碳十四测定树龄,竟有400多岁。这株老树高约10米,粗似脸盆,形似华盖,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历经夏、秋、冬三季,孕育10月之久,直到次年阳春三月,“老树春深又著花”。且先花后叶。虽说花期很短,仅有十余天,但花开时节,红粉相间,形色似莲,花开满树,香飘十里。
站在树下,仰视这株旱莲老树,直如仰视一位大德智者。这株旱莲不正是诸葛先生一生的写照吗?27岁初出茅庐,54岁病逝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命短暂而灿烂。而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是对诸葛先生奇才大志、高风亮节的隐喻啊。
祠内的皂角树也很奇特。一般的皂角树都长刺,可这棵树的树干树枝光溜溜的不长刺,当地人附会说,这是因为诸葛先生一生仁政爱民,所以连皂角树都不长刺,武侯祠的草木都有情啊。
从武侯祠出来,想起当地人说的嘉靖皇帝的御题匾额是勉县武侯祠的镇祠之宝。而我却觉得,历朝历代,朝表其忠,民仰其德,武侯祠得才以香火不断。
“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清高”。诸葛先生的品行、精神,深入民心,光鉴万世,这才是真正的镇祠之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