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2月31日,虽然北京被雾霾笼罩,但绝大多数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出游,有人聚会,有人在夜跑,还有人在演讲。而我选择去听演讲,虽然我非常欣赏罗胖,但当我听说有一群知识网红决定在这2016年“网红元年”一起抱团取暖时,我踏上了驶向大望路的地铁。
这个抱团取暖的活动名称是:个人崛起。确实,从互联网浸透到各个领域后,越来越多的人从集体中剥离,开启自己的U盘生涯。而在这一天,我看到就是这么一群人,说他们大神也好,说他们网红也罢,不过是方便我们自己记忆的标签,但我想说,他们是先知先觉且敢于行动的,值此一点,我就愿意更近前看看他们。
接下来我就运用头马的会议总点评、拆书帮的便签介绍法、POA的信息下载这三种形式简要回溯他们的演讲。
总主持:徐金琪。标签一:70后胖大叔一枚;标签二:3年前从央视离职,现在以媒体人的身份观察世界;标签三:希望有朝一日能以不同于过去的形式重回荧幕。细框眼镜,微胖的身材配上一件白衫让我浮想他和罗胖是否有血缘关系,但事实上他们确实有着联系:愿意搭建一个舞台给有能量的人。当天他作为整个活动的串场总主持,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开场和谢幕,让我们明白:只要是路,走着都累,关键要看心是否甘、情是否愿。
备稿一:武卿,《一事精致》。标签一:前央视《焦点访谈》调查记者;标签二:离开央视后,跨越大洋来到硅谷,只为找寻自己前进的方向;标签三:成功的第一因就是一事精致,用全部的投入完成《硅谷大佬》6集纪录片。一裘红衣的她从上台就让人感受到她对于自己追求的方向是如此的炽热。当天她作为整个活动的第一个备稿,做了个完美的“开门红”,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将自己创立的奇霖传媒比喻成自己的“二胎”,并倾心投入自己的爱。而且她最后阐述自己的感受时这样说道:通过制作《硅谷大佬》这部转身之作,她收获了Joe Lonsdale等六位大佬的友谊(P),她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人和事,并用锥子精神全力以赴(A),最终她想看看,如果足够努力,一个人能够走多远(O)。也许正因如此,她才有如此高效能的行动力(POA)。
备稿二:黄有璨,《我的“自由人”之路》。标签一:三节课联合创始人;标签二:纯草根,仅为高中文凭,基本干过各种底层职业;标签三:凭借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完成豆瓣评分8.6的《运营之光》。从穿着到长相都可以被忽略进人群的他,站到台上后却没有局促,也许百炼成钢才能让他与其他几人比肩矗立,也许刻意练习才能让他从台下众人脱颖而出,毫无疑问,他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才能有今天的自由。印象最深的是他实现“自由”的方法——Reid Hoffman(linkedIn创始人)提出的ABZ计划:A,即为A计划,是当下为实现目标所不得不面对的主业;B,即为B计划,是一个潜在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另外路径;Z,即为保底计划,是最后留给自己最稳妥的退路。ABZ可以说适用于所有还在大体量的组织奋斗的人,首先要先有A,但不能两三年后还只有A,其次是人需要打破边界,筹划给自己创造可能性的B,很多好的事情不是被“规则”出来的,而是被“培育”出来的。
备稿三:戚泽明,《一个小城市青年的崛起》。标签一:自创职业,演讲设计师;标签二:一个自小就爱讲故事的人;标签三:狼牙棒青年。说实话,对于戚泽明,我的主观印象并不好,在罗友霸王课听过他的分享,虽然却有干货,但感觉更像是粗浅的拼凑与转述,当天他在台上介绍自己的狼牙棒青年理论,让我不得不将思绪闪回到去年同一天,罗胖在水立方提出IP这个概念时引用的仙人掌概念,狼牙棒和仙人掌毫无区别,但给人的感觉却像是从网上盗图后去掉别人水印再加上自己水印。说的虽然不错,但不好意思,负分滚粗。
备稿四:袁春楠,《从路人甲到IP的五种方法》。标签一:整理归纳师;标签二:曾经浑浑噩噩的北京女孩儿;标签三:头马的一份子。说实话我知道这个活动就是从袁春楠的公众号“春楠整理”,对于她,可能因为有太多相似的影子,所以讲关注度提高调高了一些。通过将五年前的自己与五年后的自己进行对照,让我们看到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更感受到刻意练习的力量。“先做好1,之后做000000000,再把1做强大。”看似简单,却让人清晰的明白:先要有小目标“1”,在量化自己的努力“000000000”,这样才能让自己实现最终的“1”。“有规划才不会乱发力”,从她的分享我再一次看到了POA的轮廓,不断明确目标,不断实施有效行动,才能让自己螺旋上升。
备稿五:彭小六,《拒绝平庸》。标签一:曾经在三线城市干了十年IT;标签二:知识管理达人;标签三:简书一哥。彭小六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这点无人否认,还是一个非常功利的人,这点无人认可。说实话,这是我的感受,过去一年,他的影响力快速膨胀,而这背后,是他到处去分享,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所以我说他努力,因为他好像不会休息般的输出,同样我说他功利,因为他好像不会休息般的输出。是的,他在2016年,终于觉醒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不是说它会给每个人平等的机会,而是会给你配得上的机会。”
备稿六:成甲,《一个说书人的奋斗》。标签一:得到APP从最开始到现在一直保留的订阅专栏“成甲说书”的作者;标签二:公众号为个人知识管理(他给自己做得广告);标签三:一个跑得慢却不间断的死磕侠。成甲的分享很枯燥,每年100至200本书,4年200万字反思日记,这一个个数字让人相形见绌,羞愧得口干舌燥。如果说不断努力能带来什么,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懂,但肯定有一点共鸣,那就是持续努力到一个临界点时,就会打通任督二脉。而成甲就是这样一个只会持续努力的笨人,所以也只分享了一个概念,“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慢慢地死磕下去。”学习知识就像酿酒,开始只是细碎的粮食,别着急,只要选好水、用好米,米汤总会变佳酿。
备稿七:宋启瑜,《做.梦》。标签一:北京喜剧中心创始人;标签二:一个并非科班出身的喜剧演员;标签三:登上非诚勿扰后没过第一个环节就集体灭灯下台的人。他用三个词形容自己是如何实现崛起的:占位,兴趣,热爱。再解释时,他幽默而精辟的说:“为什么成功?因为别人都不做了,你就成功了。”毫不夸张的说,当晚给我最大惊喜的就是他,我个人的演讲风格比较书卷气,对于幽默的演讲风格一直不太感冒,但当晚,他在诙谐中将自己崛起之路展示出来,让人不觉得矫揉造作,着实受教了。
2017年已经开始,朋友圈里经历了一大波的“一路XXX和一起XXX”。但我要说,成才的那一刻确实是耀眼的,众星捧月的光景驱使着每个人仿佛飞蛾般谋划着新一年的目标,但成长的这条路就是孤独的,就是枯燥的,就是痛苦的,如果无法认清和面对这份自虐,请别时不时的抽风。
吾将独上高楼,衣带渐宽终不悔,只为众里寻他,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