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张小刀
全职宝妈一枚,喜欢整洁温馨的家居环境,故喜欢整理。
那么多的整理课程,独独上完了春楠的《人生整理术》。
与其说春楠是一位人生整理导师,不如说她更像是一位远方闺蜜,
勇敢却淡定着诉说着自己那些年的故事,
告诉我,“不要放弃,人生处处都是希望。”
【作者照片】小刀说:有了宝宝以后没有美照了,不附照片可以吗?
【作者分享】
我偶尔会受邀到朋友小G家吃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家的餐桌无论什么时候,总是被塞得满满的。之所以用“塞”,是因为这张餐桌除了有用餐功能,还兼具了强大的储物功能。平时,桌面上百分之百的空间都覆盖着杂物,比如:纸巾,水果,路由器,小音响,老人的保健用品,小孩子的奶粉奶瓶,没开封的饼干,没吃完的零食,牛奶饮料,各种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玩具的边边角角......有时还会有剩饭剩菜,堆挤在一角,上面还罩着一个防虫网。吃饭的时候,将剩饭剩菜的盘子撤走,其他的杂物往边上推推摆摆,竟然也能空出大半张桌子来放新菜。人多菜也多的时候,就把东西全部搬到客厅的茶几上,等吃完了饭,再全部摆回来,又是百分之一百的覆盖率。
我曾暗暗提醒,“咱把这桌面收拾收拾吧?”
“不用。”
“为啥?”
“收拾好了,明天又成这样了。”
“怎么会?”
“家里人多,本来就容易乱。”
......
有一次,我看到餐桌上有几张用过的纸巾,几瓶已经打开了,略有蒙灰的药盒,终于忍不住了:“你这太乱了,来,咱们一块儿动手,收拾收拾!”这次改用命令的口气。
小G没有反对,懵懵懂懂的配合我。我们一起商量着,把没用的东西扔掉,有用的东西归类,基本上用不到的东西全部收到柜子里。没多久,桌面上竟然有了80%的留白。小G的脸上出现了掩饰不住的惊喜,家里的老人也凑过来插话了。“哎呀,这桌子以前太乱了,早该收拾收拾了。你看看那么多没用的,还留着干嘛?都赶紧扔了吧。这里那么脏,快擦擦。”一边说,一边连抹布都洗好拿过来了。
小G轻舒了一口气,我顿时就明白了:原来有些东西不扔,是怕家里老人不愿意。不收拾,是怕东西重新摆放了,家里人再找不到,自己好心白忙活一场,还要招人埋怨。当然啦也不排除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懒。
于是我们趁热打铁,从餐桌到客厅,又从客厅到厨房。不出一个小时,便整理出了满满三大编织袋的废弃物品。这都是经过小G和她的家人同意之后做出的决定。不一会儿,客厅也敞亮起来。只是粗略的断舍离,分类,收纳,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完成了。这顿饭我们是在一个焕然一新的环境里,愉快的享用完的。
相信很多家庭都会有小G家这样的情况:房间乱糟糟,但是自己不知道如何整理,以诸多借口来推脱,不想做整理;家庭成员多,物品都混在一起,也不好擅自做整理;觉得整理完还会乱,白忙活一场,也就懒得整理。
我从2015年开始接触整理,从最初的扔扔扔(断舍离),买买买(买收纳用品),又到扔扔扔买买买(淘汰不合适的收纳用品),再到物品归位,有序收纳,不停地更新家里的小角落,并且受到了一些朋友的关注。很多人也想把家里收拾整齐,但真的只是很“想”而已,没有任何行动。两年过去了,也只停留在“想”上。
到底是什么阻碍了你做整理呢?
障碍一:缺乏行动
■ 没有整理经验,不知从何下手。
■ 有一定的整理知识,完美主义,想要一次性整理到位,却碍于工程的庞大,屡屡给自己找借口。“哎呀,衣柜里的衣服太多了,几个小时整理不完。还是留到假期吧。”等到了假期,“活动太多安排不过来。还是等到周末吧。”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周末,“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家里呢?肯定要出去嗨呀。”于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整理成蹉跎。
■ 一个字,懒。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很难让一个懒人动手。“葛优躺多舒服啊,我就喜欢躺在我的狗窝里,你们觉得乱,可我觉得很舒服呀,我自己喜欢就好啦。”
清障行动:行动起来!
是的,不管整理的结果如何,都请你先行动起来!
我最初在整理的时候也是磨磨蹭蹭,各种托词。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春楠老师提倡的“每天整理五分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一次性将整个房间全部整理完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整理,只要每次几分钟,每次整理一个抽屉,一个小格子,哪怕整理一个钱包都是整理。如果觉得衣橱工程太浩大,那就把这个浩大的工程分成若干个小工程,今天整理被子,明天打包过季的衣服,甚至今天整理自己的,明天老公的,后天孩子的。就这样每天整理一点点,用不了多久,就能换来一个全新的环境。我的全屋整理就是用这种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且整理的过程非常轻松愉悦,整理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障碍二:不懂得断舍离
分不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
■ 厨房堆积的塑料袋从来都没有用完的时候。
■ 旅行带回来酒店的一次性牙膏牙刷梳子浴帽一次也没有用过。
■ 点外卖剩下的一次性筷子湿巾打包盒看着质量不错,留起来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了。即使没过多久再看到它们时都长了黑色的霉点,仍旧逃脱不了被丢进垃圾箱的命运。
■ 网上买东西的快递盒攒起来,和矿泉水瓶,啤酒瓶,旧报纸一起还能卖几个钱,虽然攒了好几个月储藏间都满了才卖了一瓶可乐钱好像一点儿也不值......
■ 这些瓶瓶罐罐洗干净了以后还能用来装装东西......
或者明明知道没用了,但还是舍不得。
■“这件衣服买来标签还没剪。”
■“那件衣服买来好贵的就穿了一次,就这么扔了好可惜。”
■“破了洞的校服满满都是青春的回忆啊。”
■ “这只大泰迪熊占了我半张床,我真的不想搂着它睡觉了,但毕竟是男朋友送给我的第一个情人节礼物啊,我不想把它移走,怎么办?”
舍不得的借口多如牛毛,不管是近藤麻理惠还是山下英子都解救不了你,怎么办?!
那就先留着吧。
我的断舍离就进行了N轮(N≥3),衣橱更甚(N≥5)。每一次断舍离后我都觉得自己扔得很彻底了,扔到没什么好扔的了。但某一天又会突然觉得,上次留下的那几件衣服,那几只公仔,还有那一些纪念品是时候对他们说再见了,然后把它们送出家门。每次的舍弃都没有压力,心里反而更轻松,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事后后悔的情况。
清障行动:别一味地安慰自己给他们留下的理由了。
把能痛快舍弃的先舍弃,不想舍弃的另外收起来,等你逐渐走上整理的轨道,整理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以前不懂得,舍不得丢弃的,都会随着时间这条大河一起离去,留下来的,只是你当下最需要,最适合的物品。
障碍三:害怕复乱!
■还未整理的人会觉得,“反正都会乱,我费那么大劲整理干嘛呀?”
■ 已经进行了整理的人,没过多久,看到又乱了,“哎呀,整理有什么用啊?刚刚整理好,又乱了。”
我开始整理时也是看到复乱就心烦,后来复乱的次数多了,也就安然接受了。毕竟,整理不是一次性的,需要日后用心维持。而且,复乱也不见得就是件坏事。
○每一次复乱,都能让我发现更适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从而更好的完善上一次的整理。
○即使复乱了,也会比不整理的情况要好很多。
○就算没有复乱,随着生活的需要或者整理观念的升级,也要对之前的环境做调整,复乱给了我一个更勤快的理由。
○一个萝卜一个坑,物归原位很重要。复乱可以检查物品有没有放到合适的坑里,也可以督促自己和家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清障行动:正确看待复乱
我们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
没有一次性的整理。
没有一劳永逸的整理。
在一次又一次的复乱中不断反思,行动,再反思,再行动,从而慢慢找到想要的家的样子,也慢慢找到想要的自己的样子。
下图是我的书桌的整理过程
障碍四:家人的阻拦
■“哎,别提了,我周末收拾东西,我妈把我扔掉的东西全捡回来了。”
■“我今天想把家里的东西规整规整,谁知道。我爸妈不让我碰他们的东西。说他们的东西放哪自己知道。让我别乱放,到时候再找不到了。”
■“今天看到孩子的好多旧玩具想送人,结果,孩子大哭一场,哭闹着死活不干。”
■“好不容易把客厅收拾干净,结果没多久就被孩子和他爸又弄得人仰马翻了,感觉之前的辛苦白费了,好心伤......”
清障行动:从自己做起
○先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公共区域和家人商量。在家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尽量做到干净整洁。慢慢培养家人物归原处的习惯。
○改变观念,不要试图一步到位。
○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很难被改变的。但只要我们做好自己,就会影响他人。就像文章伊始说的小G的故事一样。他的公公婆婆本来不觉得自己家的餐桌一团糟,但当他们看到更整洁的餐桌以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影响的力量比想要去改变别人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果。
小结:
整理不是人生的必修课,却是生活的必须品。整理是一门学问,需要潜下心来思考摸索。整理也是一种心态,通过整理物品照亮自己的内心。
最后,以我浅薄的经验总结几个小心得分享给想要整理的你:
整理要慢慢来。整理并不是我们生活的重心(专业人员除外),利用闲暇功夫进行整理,让整理成为我们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压力和负担。
整理不是一劳永逸的。时间在向前,我们的生活也在改变。如果旧的事物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了,勇敢的舍弃吧。如果旧的环境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了,勇敢的改变吧。整理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不要在旧的人事物里兜兜转转,因为,明天会更美好。
整理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宽容。在家庭中,整理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的事。特别是家里的老人,他们的生活观念已经固化,要改变很难。甚至对于年轻人,要一下子彻底的断舍离,彻底的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都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不要为了一个整理的最终结果而苦恼,只需要享受整理的过程,让生活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愿想要整理的你,
热爱整理的你,
跃跃欲试的你,
正在探索的你,
都能够在整理的路上收获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