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工作,我们的“朋友圈”换了好几茬,很多小时候玩的特别好的死党,现在已经好多年没联系,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叫不出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从肝胆相照的“死党”到名字都叫不出来的“陌生人”,这些人还能称作“朋友”吗?到底什么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到底什么是朋友?
在《新生》这本书中,李笑来老师先后列举了5个他对于朋友的定义: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的那些人。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对比这5个定义,你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人不断增多,我们对于朋友的感觉和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说说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时候,最怕的是“被孤立”,没有人和自己玩对小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件天大的事。这种“害怕孤独”会统治大多数人的童年和少年,所以我们必须有个人陪我们“共度时光”,即使这个人可能与你的性格并不相符,甚至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好的影响。
到了高中大学,我们的心智日益成熟。一方面,责任感越来越强,懂得了投桃报李,为了友谊会心甘情愿去付出;另一方面,离真正的社会越来越近,发现好朋友越来越难交,我们开始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护那些我们认为“真正的朋友”。
工作以后,空闲时间少了,生活压力大了,我个人的交友观变得越来越“功利”,基本秉承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交友两大原则”:
无友不如己者,多和比自己厉害的人交朋友。我始终认为,环境是会影响人的,你的“朋友圈”更是会深刻地影响你,看着一帮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往前跑,你不跑都不好意思。
同理,做凤尾总比鸡头好,经常和厉害的人交流,自己的能力也会不知不觉地提高。就像是在清华北大,即使倒数第一,还是学霸。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多和正直的人交朋友,他们的很多行为会培养你的品格,给你勇气和毅力。我大学时交过一个朋友,她有一个特点,对自己的权利看的特别重,遇到伤害自己权益的事会坚决维权,她甚至因为晚上隔壁的噪声投诉过自己的邻居。说实话,我之前是一个很“胆小怕事”的人,但是听了她的很多事迹之后,我慢慢也成了一个“维权斗士”,之前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权利不去争取,等于没有》
和诚信的人交朋友,这个不用多说,和陌生人交往,我始终保持最大的善意和诚信,我希望别人对我同样如此,朋友之间勾心斗角,真没什么意思。
最后一点,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真是浪费了很多开阔眼界的机会。就像我经常说的,你待在北京,不去认识人,不去看展览,天天宅在家里,那和待在穷乡僻壤有啥区别?抓住一切机会走出去,去认识更多有趣的人,把大脑放在一个不断开放的世界,这样的生活不是更有意思吗?交友的逻辑,亦然。
交朋友的方法论
前面已经总结了不少我交朋友的原则,下面我结合李笑来老师在《新生》一书中的观点和我的思考,分享一下交朋友的“底层逻辑”。
我觉得,如果你遇到一个人,Ta能满足下面的三重境界,那ta值得你花大力气深交,成为一生的朋友。
1、这个人要是一个好人,热情真诚,品格上没问题。笑来老师在书中分享了一个“识人”的小技巧:请对方的一家人吃饭,多请几次,看他对老婆好不好,如果他对老婆不好,直接拉倒。这个技巧背后的逻辑是:老婆是他非血缘关系中最亲的人,如果他对老婆都不好,你还能指望他对谁好呢?
2、这个人有一技之长,追求进步,最好能见多识广。我本人算是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我希望和更多有一技之长的人交朋友,大家可以优势互补。另外,这人需要是一个正能量的人,追求进步,特别丧的人不能交,因为,“丧”是会传染的。
前一段认识了一位餐饮圈的朋友,他给我发了他的自我介绍,“一技之长、追求进步、见多识广”三条完全符合,我们很快吃了一次饭,一见如故。如果你想交更多高质量的朋友,建议你用这三条分析一下自己,“有则加勉,无则努力”,相信你会交到很多高质量的朋友。
3、价值观能和你产生共振,你们有共同目标,能共事,能共赢。这是很高的要求,用笑来老师的话说,这已经超越朋友,成为“战友”了。
战友有“三共”,共同的目标,能让大家产生默契,沟通起来会非常方便,并且战斗力会非常强。能一起共事,最好发生过金钱关系,例如大家一起做一个项目,做完一个事,大家的关系会拉近很多,凝聚力也会非常强。最后是共赢,所谓情商高,就是能不断创造共赢的局面,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一定要珍惜。
最后总结一下这3条,第1条说的是个人品格,第2条说的是能力,第3条说的是价值观,这三条逻辑找朋友可用,找战友可用,找对象同样适用。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好人,和ta一起进步,成为一生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