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套试卷或某些动作的一种检测人的素质的行为。考试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当人们需要测度、甄别人的知识和才能的差异以“选贤与能”的时候,便产生了考试。自古以来,中国就很重视人才的选拔,而人类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外乎两类:一为推荐,二为考试。推荐有如相马,考试则如赛马。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选拔人才的方法正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采用考试与推荐相结合。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作用仍不可替代。不深入研究这两类考试,盲目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应试教育是极端错误的和荒谬的教育。
当前,我们为了彰显素质教育将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变成了质量检测。虽然有“换汤不换药”之感但也略有差异。好像这种举措不是在选贤与能,而是有检测教育教学质量,功能不一样,目的似乎也变了。他不是在甄别学生素质高低而是检测老师的贤与能。学生成绩不允许张榜公布,取消升留级,成绩好坏对学生毫无影响,没有一点鞭策力。这种成绩演变成了老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分数成了老师的命根,学生的玩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老师是实施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变化的内因,老师是变化的外因。所以,在教学中常出现“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情况。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成绩突飞猛进,我县一高实施了以考代练,周周考,月月考,近年来,取得了实效,于是乎,各初中也蜂拥而上,孰不知,校情不一样,盲目照搬,邯郸学步,终会落得个懂东施效颦的悲剧。一高的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成绩,而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吗?我们不因地制宜,只会死搬教条,对上级的决策,不分析,不判断,不思考,只会盲目服从,囫囵吞枣地咽下去,不发挥自主能动性,不实施民生集中制,一味服从上级领导的命令,头脑僵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更不是我党的干部作风。不会让学生重视成绩,重视白身素质的提高,就不要组织毫无意义的月考。只会折腾老师,耽误学生,一时光阴一寸金,我们的学生耽误不起,我们的老师折腾不起,如果为了彰显权力而折腾老师,耽误学生,满足优越感而去组织月考,岂不是背离了人民的利益吗?
教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循,违背了教育规律,搞瞎指挥,乱弹琴,就同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受到自然的惩罚一样,受到教育自身的惩罚。用补考代替月考,岂不更好吗?补考可以给那些不重视成绩的学生以震摄力;补考可以减弱“两极分化”现象;补考可以给学生改错的机会;补考还学生一个自尊,抓住了补考就抓住了质量,补考制的作用不亚于升留级制度。月考受人青睐,补考为什么被遗弃呢?大概是,组织补考可能没有组织月考简单吧?不让优等生参加考试很可惜吧?大部分师生要上课,时间无法安排吧?没有那个精力吧?折腾老师,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吧?……诸如此类,借口多多。听起来有道理呀,想起来无办法吗?
改月考为补考是一次教育变革,属于一种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必然会受到风吹雨打,暴风雨即将来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忽然良心发现,满纸胡言。若如是,学生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