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个料味齐全、食材充足的厨房,亲历过烹调炸煮之后,才能深刻品出它的味道。
周末在家做饭,考虑到女儿吃饭挑剔,我把各种菜切成丁状炒熟,然后浇上肉汤入味后出锅,再用两个西红柿烧成糊状加水,沸腾后淋上提前搅拌好的鸡蛋,1分钟后倒入提前煮熟的麻食豆儿,然后改为小火慢慢煮,等麻食豆儿在西红柿鸡蛋汤里煮至软糯,再把前面炒好的菜倒入,小火继续煮3-5分钟,然后关火、调味,一道五彩缤纷、食材充足、营养丰富的烩麻食做好了!
我自己吃的香喷喷,看着女儿和老公赞不绝口,边吃边夸的样子,我瞬间想起小时候,妈妈让我尝尝饭里盐味如何的场景。
我在家里排行老幺,哥哥姐姐比我大很多,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哥哥姐姐已经快高中毕业了。所以从小家里的家务活都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做,尤其是做饭,基本上都是妈妈和姐姐包揽,我很少进厨房。等姐姐嫁人,嫂嫂已经进门了,厨房里都是妈妈和嫂子一起,我还是不用进厨房。而我也乐得少干活,整天欢乐无忧、心里只装着玩儿这件事,这就导致我虽然出身农村却也是五谷不分。
我妈妈是一个家务能干又热情好客的人,和我爸爸一起把最初一贫如洗的日子硬是过成了让村里人赞不绝口的生活。我爸爸是教师,教学以严厉有名,村里大人小孩都比较敬畏他;而对于我妈妈,村里人就亲近很多,因为我家辈分小,很多大人都亲切的叫我妈妈“大嫂”。
除了过年外,农村每年都有两个例行的大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端午。中秋是自己家人团聚的节日,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老公、孩子,提着礼物一起回家看爸妈,全家一起吃团圆饭;端午是亲朋好友团聚的节日,外甥看望舅家,女儿看望娘家,弟弟妹妹看望哥哥姐姐家,大家会在一起待客吃饭,就像过年待客一样,好不热闹。
每当有这样大型的聚会,轮到我家待客时,妈妈、嫂子、姐姐负责在厨房炒菜,爸爸负责在房间陪客人聊天寒暄,哥哥负责接待招呼添茶水等,而我只需要负责在客人都落座之后,和哥哥姐姐一起上饭上菜即可。
因为是家中老小,什么事都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替我挡着,所以我虽然过得天真快乐,却也经常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喜欢与太多人打交道。虽然我在学校的老师同学朋友圈都处的相当不错,但和热情的妈妈与熟练的姐姐比起来,我显得迟钝多了,可能妈妈会有点担心吧,所以她经常会把一些问候的工作交给我去做。
就比如这种聚会场合,饭菜上桌,客人开始动筷子后,我就会适时地出现,向一桌中辈分最高的长辈礼貌的问到:“ **,您觉得饭里盐味如何?”长辈一般都会客气的回复:“好着呢!”遇上性格开朗的长辈,他会玩笑说到:“美滴很!好手艺!”然后引来大家一阵欢乐的笑声,气氛一片融洽。
我经常会在事前和妈妈说这次让哥哥问,我不要问了,感觉好麻烦;我也经常在事后问妈妈为什么每次都要问,明明知道不会有人说不好,感觉好多余。妈妈总是会回答我,这就是礼貌,是对客人的尊重,是对做饭人的负责。
那时候,我觉得这是繁文缛节,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早该弃用的规矩。
等我上高中以后,因为高中离家远,我平均两周回去一次,每次回家妈妈总会每顿饭变着花样做,因为星期天下午就要返校,回家两天吃五顿饭,每顿饭都不重样。
大概从那时起,每次吃饭开始前,妈妈总会让我先尝尝看饭里盐味如何。每次在尝的时候我都很迷茫,因为我不知道怎样是盐味淡,怎样是盐味重,我总会说“还行”,要不然就说“让我爸爸尝吧,我不会,尝了也尝不出来”。
直到我自己有了小孩,开始为了她学做饭以后,我才开始理解,为什么妈妈让我问客人饭里盐味如何,为什么让我尝饭里盐味如何。
当你每一道食材洗的干干净净,切的整整齐齐,然后认认真真放在不同的容器里,这些容器一并列码在厨房案板上等待着下锅烹调炸煮,这种状态,从不进厨房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做菜的人心怀着平静与美好,每一道工序都是一种仪式感,以这种心情做出来的饭菜怎样都是可口的,美味的。
因为认真,因为对客人的尊重,因为对自己的负责,因为自己心怀美好。而“问”这个动作,则是对这些无声情感的有声表达,让这种情感通过“问”有了输出通道,让客人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出来。
而妈妈为我做菜,开动前让我先尝尝味道,这个动作是想输出什么呢?
每当我做好一个引以为豪的菜时,我都会喊正在客厅玩耍的女儿过来,夹好一筷子菜,吹一吹热气,然后喂到她嘴里,看她满足的大口嚼着,我的内心充满喜悦,无比幸福。
对于已经上高中的我来说,妈妈肯定不会直接夹菜喂我了,她也会想到即使真的喂我,我肯定也是不会接受的吧。所以她换了另外一个更含蓄的表达,就是用让我“先尝尝”的方式来告诉我:“妈妈爱你,妈妈此刻很幸福!”
我们总是在经历了相似情境后,才会产生同理心;我们总是在为人父母后,才能体会自己父母当初的那份深情。
从此以后,只要回家吃饭,我都会对妈妈说:“哇!还是那个味道,好吃!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