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把封装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把方法调用封装起来。通过封装方法调用,我们可以把运算块包装成形。所以调用此算法的对象不需要关心事情是如何进行的,只要知道如何使用包装成形的方法来完成它就可以。通过封装方法调用,也可以做一些很聪明的事情,例如记录日志,或者重复使用这些封装来实现撤销。
1.定义
将“请求”封装成对象,以便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来参数化其他对象。命令模式也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2.例子
我们都知道餐厅是怎么工作的:
顾客把订单交给女招待,女招待拿了订单,放在订单柜台,然后喊了一声“订单来了!” 快餐厨师根据订单准备餐点。
命令模式可将“动作的请求者”从“动作的执行者”对象中解耦。在例子中,请求者可以是女招待,而执行者对象就是快餐厨师。顾客知道他要的是什么,并创建一张订单(createOrder()),订单包含一个订单表格,顾客订购的餐点项目写在上面。女招待拿走了订单(takeOrder()),放在订单柜台,然后调用(orderUp())方法,通知初始开始准备餐点。订单上有所有准备餐点的指示,知道厨师用类似(makeBurger())这样的方法来烹调,快餐厨师根据指令准备餐点。
参订中角色和职责:
①一张订单封装了准备餐点的请求。
把订单想象成一个用来请求准备餐点的对象,和一般的对象一样,订单对象可以被传递:从女招待传递到订单柜台,或者从女招待传递到接替下一班的女招待。订单的接口只包含一个方法,也就是orderUp()。这个方法封装了准备餐点所需要的动作。订单内有一个到“需要进行准备工作的对象”(也就是厨师)的引用。这一切都被封装起来,所以女招待不需要知道订单上有什么,也不需要知道是谁来准备餐点;她只需要将订单放到订单窗口,然后喊一声“订单来了”就可以了。
②女招待的工作是接受订单,然后调用订单的orderUp()方法。
女招待的工作很简单:接下顾客的订单,继续帮助下一个顾客,然后将一定数量的订单放到订单柜台,并调用orderUp()方法,让人来准备餐点。女招待其实不必担心订单的内容是什么,或者由谁来准备餐点。她只需要知道,订单有一个orderUp()方法可以调用,这就够了。现在,一天内,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订单,这会使得女招待的takeOrder()方法被传入不同的参数。女招待知道所有的订单都支持orderUp()方法,任何时候她需要准备餐点时,调用这个方法就是了。
③快餐厨师具备准备餐点的知识
快餐厨师是一种对象,他真正知道如何准备餐点。一旦女招待调用orderUp()方法,快餐厨师就接手,实现需要创建餐点的所有方法,请注意,女招待和厨师之间是彻底的解耦:女招待的订单封装了餐点的细节,她只要调用每个订单的方法即可,而厨师看了订单就知道该做些什么餐点;厨师和女招待之间从来不需要直接沟通。
3.特性
主要解决:在软件系统中,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通常是一种紧耦合的关系,但某些场合,比如需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或重做、事务等处理时,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的设计就不太合适。
何时使用:在某些场合,比如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重做、事务"等处理,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是不合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解耦?将一组行为抽象为对象,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
如何解决:通过调用者调用接受者执行命令,顺序:调用者→接受者→命令。
优点: 1、降低了系统耦合度。 2、新的命令可以很容易添加到系统中去。
缺点:使用命令模式可能会导致某些系统有过多的具体命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