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真是信息量巨大的集散地,尤其是情感八卦,随便往哪个位子上一坐,不消几分钟就能从邻座听到一耳朵:捉奸在床如何不分手?爱钱不爱人结婚会幸福吗?奉子成婚上位的概率有几成?跟客户上了床要不要辞职?爱上老婆的闺蜜怎么办?毒死婆婆判几年?……内容包罗万象,惊世骇俗,听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突然灵光一闪,如果在咖啡馆里开个心理诊所,生意会不会很火?然后继续听下去会发现,嚯!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情感专家”耶,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果断地替你拿主意,“呐,这种烂人呢,你早就该跟他离婚,先把孩子打掉!”“她这样对你,你劈腿也很正常啊,别让她知道就行!”“对付那种贱人我最有经验,上次我查老公手机……”完全听不下去了好吗!
你以为当事人都是脑残吗?他/她一定想过比你更多的办法,或者比你更知道哪些使得、哪些使不得,毕竟跟另一方直接接触的是当事者本人,不是你们这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人啊。还有,这出的都是些什么招数,确定不是仇家派来的卧底?
想起年少鲁莽时,我又何尝不是一个喜欢用自己的处事方式去帮别人开方子的人,如果对方不照做,还要挟“下次倒霉别来找我”!一副怜其不幸,愤其不争的诤友模样。对有些反复不听话的,干脆觉得彼此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慢慢疏远,最后朋友都没得做。
那真是一段非黑即白的天真岁月啊。随着年龄增长,见识过人间悲喜,也经历过爱恨情仇,才意识到“抱持”的重要性。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面对求助,你所能做到最好的并不是批评、指正、教诲,给解决方案,而是一种包容、接纳的态度。
什么是“抱持”,从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就像母亲环抱着婴儿,给予全方面支持,这个婴儿是不是就特别有安全感?在这种安全感下才能滋生出力量与勇气,去面对和解决自身的问题。
“情感专家“这种角色,我似乎从高中时代就开始担当了。大概是因为我作文写得好,别人就会认为我比较成熟,有困扰就会跑来找我。曾经学生时代的闺蜜,从以前下了课拉我去KFC倾诉初恋烦恼,到后来约我去咖啡馆询问婚外情如何处理,跨度从青春萌动到中年危机。
那时的我也是像咖啡馆里比比皆是的“情感专家”般,想当然地给对方支招,而现在我更倾向做一个倾听者,一个发问者,把她其实脑子里早就考虑过的问题,陪着她一起慢慢理顺理清,让那个结果自然而然地凸显清晰起来,这或许才是最恰当也是她最需要的方式。
有些熟悉的朋友听说我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会来找我做咨询,通常我都是拒绝的。包括之前提到的那个闺蜜,我也只是运用了心理咨询的方式,并不能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因为过于熟悉的人很容易掺杂进个人情感,做不到立场完全中立。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眼下的问题可能会牵扯到深远的内核,那部分即便最好的朋友都未必肯讲,如果这个内核恰巧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讲还是不讲,就很为难了,遮遮掩掩之下,咨询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这就跟你生病了去看医生,不会画个大浓妆喷一身香水吧,否则医生怎么望闻问切,能正确判断你的病情呢?
所以遇到这样的熟人,我通常都会解释清楚,征得同意后转介其他咨询师接手,并非由于不好意思收费而找理由拒绝受理,实则是出于对咨询成效的考量。这是个需要澄清的误解。
虽然那些身边的“情感专家”给出的方子有些并不适用,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但能有人在你彷徨无助时可以去倾诉,对方也愿意花时间精力坐下来听你讲,并积极为你出谋划策,这样的支持每个人都必不可少。
在咨询中,我时常会问到,“在这个问题困扰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找过朋友倾诉?”从答案上看出来访者的社会支持度如何。发生人生重大抉择的时候,如果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想来是种悲凉,也是一些悲剧产生的原因。
在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人们关注身体健康远远超越关注心理,比起光鲜的外表,心灵就像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我们试图回避一些分明就困扰自己的问题,用故意的忽略去否认问题的存在,制造出“我很好“的假象,才会陷入越来越深的泥潭。
找心理医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而是文明到达某种程度的体现。在国外,哪怕心理咨询师本人都会定期找自己的心理督导,排解内心的困惑。有人会问,他自己不就是心理咨询师吗?连自己都不能治,谁还敢向他咨询!非也。“医者难以自医”就是这个道理,医生也会生病啊对不对?肿瘤专家自己都可能患肿瘤,既然你觉得医生吃药打针动手术很正常,为什么会觉得心理医生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就很奇怪呢?
有朝一日,如果真的咖啡馆里有了心理诊所,那可能就是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迈进的一大步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