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广大基层干部要紧跟时代发展节奏,从“三个不能”中找寻激发新质生产力动能的密码,共迎“万物更新、气象万千”的美好春天。
新质生产力不能生搬硬套,因地制宜促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更是生产力领域的重要变革,涉及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是激发新的动能、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广大基层干部要不断深化认识,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甚至不顾实际,硬往新质生产力上面靠。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客观看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充分挖掘本地的发展潜能和优势,把本地特色传统产业改造好,真正实现发展动能的转变,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不能不计后果,坚守底线加快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已越来越明显,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也日益迫切。广大基层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生态优势资源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必能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新质生产力不能一步登天,久久为功锻造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也要有久久为功的毅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完善人才政策,推进人才关怀机制常态化运行,着力解决好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关切问题,增强基层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