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思】第182篇 走近·倾听·反思(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华应龙:化错化人

      全国名师华应龙的报告生动且实用,最感慨的还是他带领着他的工作室的老师们的勤奋和快速的成长。华应龙老师工作室可以说已经成为小学数学界的“黄埔军校”,从他的工作室走出的特级教师、名师非常之多。他的工作室的目标是搭建平台,引领发展,做一个好教师做一个好人,做到人课合一,以人化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的更好。可以说,华应龙老师的团队不仅积极在探索小学数学的教学,激励工作室成员的成长,更像是一所人文的学校,在其中受到一种文化的熏染,一种精神的影响。华应龙老师在报告中提出了教师(或名师)的成长的路径:要有一个抓手(课题)-读书-好思-实践-交流。

  课题,解决教师发展的方向问题,也是教师成长的抓手,在这里华应龙老师着重强调了写文章的作用,当然他所说的写文章是在教学实践中做出来的,不是凭空拼凑的,是对自己教学的不断反思梳理。华老师的课题是“化错”教育。这也是他穷极一生一直在坚守的研究。我听了之后非常感慨,我们多数课题往往是为了结题而结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课题多是随着结题而结束了,没有了后续的深入的研究。这种朝三暮四的课题研究行为使得我们的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我们看到那些有所建树和成就的老师,无一不是在坚守着自己正确的抉择。华老师说:错若化开,成功自来。那么华老师的化错教育是怎样的呢?“化错教学”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为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化错与纠错的区别就是纠错是看到错误中的错,化错是看到错误中的对。为什么要“化错”?差错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人们判定“错”与“对”受特定的时空、特定价值标准的制约,不同的文化环境有不同的对错观。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方法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就会有所不同。“对”与“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过度地防错、避错,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被压抑乃至被扼杀,这与敢于冒险,在失误中开辟新思路的创造型个性和思维品质是背道而驰的。没有化错,就没有创造性的生成。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更加呼唤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期待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温暖地“化错”。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学习活动发生。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教学,才有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读书,就是读自己。华应龙老师总结自己的专业成长道路时画出了这样一个:读书-思考-教学-读书的无限循环。他说读书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也在读书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就像奇妙的生活,有时候走了很远之后,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华应龙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书和读书,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和书店。华应龙说:有不少老师说:“我们工作很忙,没有时间读书。”教师的工作确实十分繁忙,不过,我要说:“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应该看到,读书总比不读书好。实用的书读多了,就自然想读形而上的看似无用的理论书。读理论类书籍时心要平静,不要寄希望于读了某一本理论书籍,就能立竿见影,也不要寄希望于整本理论书籍都是金玉良言,可能某一章、某一句读了受用就够了。读理论类书籍时不能急躁,因为自己的学养不够,读了一遍,不知所云的感觉常常会有。随时回头,读第二遍、读第三遍……读的次数多了,对内容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学养也日益丰厚。华应龙说: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读书,得意而忘言,才是真正的读懂、读透。读书破万卷,关键在于一个破字。而读破,就是反复阅读。遇到好文章,我一般都读上三四遍,一读内容,二读结构,三读气度。华应龙老师读书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教育类书籍,还广泛涉猎其他门类的书籍,当前读的最多的是传统文化类书籍,尤其细读《老子》及儒释道一些经典,他说自己一些课堂设计的灵感也多来自于这些经典的启示。反观我们的教师生活,我们缺少的就是读书,让我们的生活缺少了鲜活的动力来源,确实我们多一点人文哲学的书会涵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我们教师的精神的世界也是学生的精神场所,我们要通过自己影响给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色。

    好思。好思才能酿成好酒。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不论是读书还是教学,思考才是我们提升和内化的开始。行动重要还是思想重要?有一个简单的比喻:一个人遇到一个岔路口,不经思考只凭感觉,其结果是著名的南辕北辙。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缜密的思考,才能开始行动。把所思所想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自己的行为。华应龙老师的成长之路也深刻的告诉我们:思考是一位教师成长所必需的。他的著作多数源于每天的一些思考,源于对课堂实践的思考。他说:好思也是一位教师能写出生动文章的最佳路径。他还提出了一个写作的技巧,就是认真研读其他学科的文章、刊物,有时候会得到一些非常好的启示。在这个方面,我自己也有一个体会。多年前我在一本物理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非常好,特别是介绍有关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注点,后来结合自己所教的思想政治课,写出一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政治课教学》杂志上。

    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所有的思考应该源于实践,也应该应用于实践。对我们来说,课堂教学是我们最主要的实践。此次报告中的这些专家、名师,华应龙、李培芳、柳小梅、郭学萍等无一不是通过课堂实践,实现了自己人生轨迹的转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教学主张得到落实,我们个人才能在实践中实现成长。

    交流。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育是一个团体性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和未来的需要,教育越来越需要团队的合作。我们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相互交流和同伴互助,这个交流既可以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现在很多孩子事业开阔,思维活跃,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也可以实现教学相长;这种交流还可以是与书本的对话,倾听专家的报告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成尚荣:大家情怀

      在这几场报告中,成老先生的报告最为感慨,78岁高龄,两个小时的报告没有休息,没有坐着,时常与听课老师进行互动,一直精神饱满。最为感人的还是成老先生身上散发的谦卑、仁慈的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教育大家的情怀和风骨。

      成老先生交流的第一个话题:一位好教师和名师的定位是什么?他说:习主席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到,中国的文艺创作有一片高原,但缺少高峰。应该出现更多的名作家、有更多的经典之作,高原上才有高峰。没有高原,就没有高峰;高峰之下的高原,绝对不会平庸。好教师和名师,就好比高原与高峰的关系。如果在座老师都做“好老师”,那么我相信,在这批教师当中会有更多的名师,出现更多的特级教师。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有一句话叫做“戏比天大”,对教师来说是“课比天大”。站在课堂上,他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什么是风格?风格,是众多合唱声中,领唱者的旋律。用在“好教师”与“名师”的关系上也是同样——所有教师都是合唱队的队员,其中应该有一批杰出的领唱者。领唱者是校长,也包括一批优秀的教师。只有把合唱队建设得更好,名师才能更多、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诗人纪伯伦说,生命是一支队伍,快步的人发现队伍走的太慢了,他要走出队伍。离开队伍,是为了领跑,过段时间,他又要回到队伍中来。名师在队伍中是“不安分”的,他总是要超越和突破,要带领整个队伍向前走,但他不能离开队伍,要时刻记住自己是队伍中的一员,因为只有在队伍中,才能接受到整个集体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将这首诗做延伸,还可以说“一个人也可以成为一支队伍”,如果一位教师能带领一群教师一起向前走,比如说名师工作室、教研室、备课组、年级组的组长、主任,能起到引领队伍的作用,那么他就成为了一支队伍。名师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并且永远是一个好教师。所以国家层面提倡做“好教师”而不是“名师”,做“好教师”更具有普遍意义和战略意义。

      成老先生交流的第二个话题是名师的形象、风格是怎样的?那么什么是“好教师”呢?说起“好教师”,他说:我想起前几年北京举办的一个展览,创造了一星期之内有10万人参观的奇迹。展会上播放了一部纪录片《先生回来》,说的是蔡元培、陈寅恪、傅斯年、胡适等一批“先生”。先生远去,犹如华夏的背影,那些远去的背影,是一个民族的正面。在我们江苏的镇江,诞生了20多位教育家。下属的县级市丹阳,就诞生了5位教育家:包括南大老校长匡亚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还有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马相伯先生说:“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一个好教师,心中总怀有家国情怀,怀有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当今镇江在中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还有三位大师仍然在世,他们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泰州中学副校长洪宗礼,南通师范二附小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我向镇江市教育局建议,请他们三位回到镇江,举办一场教学改革座谈会。我主持了这次座谈会,当时我说,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先生回来。何止是先生其人回来?更为重要的是为师之道回来,先生之德回来,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永远流淌在我们中间。

      成先生举了于漪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教育大家。于漪老师用两句话概括她的“教师之道”,这两句话非常普通: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做教师,是对职业无限忠诚、不离不弃;而一辈子学做教师,是说教师是永远的、终生的学习者。只有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才可能做一个好教师。学做教师,向谁学习?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的品格、作风是最值得学习的;还要向学生学习,晚辈、学生都是我们的老师,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也向他们学习。一个好教师,总是将他的课堂,和祖国命运、民族未来联系在一起。于漪老师去年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先锋人物”称号,她在发言时说:我一走上讲台,我的生命就在歌唱。这就是说,教师走上讲台时要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的燃烧,情感的沸腾,怎么能把课上好呢?怎么去感染学生呢?“生命在歌唱”,还有一层意思——生命融入到课堂中去了,生命为祖国而歌唱,为民族的未来,为学生的成长而歌唱。这才是“做好教师”,这才叫“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成老先生还用李吉林先生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突破,成为名师。李吉林曾对自己说了两句话:我要克服一个女人的弱点;我要把浪费的时间夺回来。于是她立即投入改革实验研究,以之为使命,提出“情境教学”,进而研究“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指向儿童的学习,于是她又研究儿童的情境学习。结合心理学、脑科学的发展,建构了中国儿童情境学习范式。她的著作被德国出版社购买,翻译成德文、英文,一位普通的中国教师的著作开始受到外国人的关注。李老师有两个比喻,浅近而又深刻。她说:“我是一个竞走运动员,我又是一个跳高运动员。”运动员,首先是要行动、要实践。竞走运动员,永远向前走,走得又快又好。同时竞走运动有它的规则,逐渐形成竞走运动员的品格——双脚不能离开大地,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走。远方是地平线,地平线是一个地理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地平线永远到达不了,但一个有理想追求的教师,永远瞭望地平线、追逐地平线。其实,地平线不在远方,就在自己的心中。地平线存在的最高价值,就是两个字:向前。跳高运动员,面前总有一根横杆,运动员的使命是翻越横杆、突破自己。横杆不断抬高,运动员要不断超越自己。这个“高度”对教师来说,可能是教育理想的高度,也可能是人生意义的高度。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意义的存在。人生的意义不是别人赋予的,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最后成先生还引用了杨绛先生的一句话:“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看似普通的一句话,折射的却是杨绛先生保真求实的高贵品质,尤其于当今浮躁、浮华的世风下,闻之令人泠然清醒,肃然起敬。这也不正是成先生的内心的独白吗。成先生还举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的故事。我在解读这一个故事的启示时,与大家分享了我自己的理解。我说:杨佳女士虽然看不到现实的光明,但是她内心却充满了阳光,艰难困苦没有打倒她,让她更能坚定地脚踏实地的走着自己的道路。我们在成为好教师、名师的道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更需要我们内心有坚定的目标,心怀阳光,同时又脚踏实地,坚定与坚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