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加书香澜梦第六期征文活动。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少年得意、郎情妾意的美好时光;后因北宋灭亡,不得不开启颠沛流离的逃难之旅;中年丧夫,后遇人不淑,李清照也没有向命运低头,勇于斗争,重获自由身;晚年李清照居临安,将前夫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廷。纵观一生,执笔写年华,不负人间。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生于官宦人家的李清照,自小饱读诗书,终日在那些文学经典中徜徉。对于别人而言,练字、学习都是一件苦差事;对于年轻的李清照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乐趣,与古圣先贤对话的乐趣。与其他的大家闺秀不同,李清照从小就有独立的思想,也很少受那些条条框框的制约。上天给了李清照才华和好的出身,年少的学业精进也为日后开辟婉约词奠定了基础。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她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诗酒趁年华“,文才是藏不住的,所以那些大文豪很早就有优秀作品问世,也为成就其文学地位奠定基础。
二、儿女情长著时光
李家有女初长成,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情窦初开,对甜蜜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在爱情突然来敲门时,却又很娇羞。“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唇绛·蹴罢秋千》中的这三句就将李清照少女时代害羞的纯情的神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18岁那年,李清照邂逅了自己的爱情,她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赵明诚相识,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就在这一年,她怀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与21岁的赵明诚步入婚姻的殿堂。在最好的年华,李清照遇到了太学生赵明诚。当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赵挺之任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双方家世和学识都是门当户对的,两个爱好文学的青年才俊走到了一起,永远都有谈不完的诗词歌赋与金石考据,不亦乐乎。
婚后的赵明诚经常外出,这就使别离成了他们新婚生活中最大的苦恼。独守空房的李清照,对离别之后的相思之愁,思念之苦,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一次,她在丈夫出门前,在一块锦帕上题了一首《一剪梅》: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巾谁寄锦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带着这块锦帕,赵明诚完成了学业,走上仕途,一直到他去世时,仍把它珍藏在身边。这成就了情书的顶级形态,也成就了传世佳作。创作的力量源于生活,经过提炼,成就了经典。
在一年的重阳节里,李清照独自面对东篱中绽放的菊花,不禁让她触景伤怀,此情此景,让她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这让她回想起以前与赵明诚共度的重阳节,那时他们会把酒赏菊,登高望远,吟诗弄月,共度佳节。良辰美景又一次牵动了她无限的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蕴含着无限思念之情的《醉花阴》,寄给了远方的丈夫赵明诚。一首《醉花阴》将儿女情长,思念之苦写到了纸上。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是个文化人,但是他当官实在是不擅长,尤其是当时朝堂之上党争严重,赵明诚的父亲去世之后,赵家就开始衰败,蔡京为了达到目的,甚至还诬陷赵明诚,结果官位被夺,家属也受到了牵连。赵明诚丢了官,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李清照来说,正是因为这件事,两人在青州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美好的13年,他们虽然生活上过得比较简朴,但是却是快乐的。在此期间,他们致力于收藏名家金石字画,每次得到古人书籍字画,便高价收购,进而整理勘校,为历史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生死考验见人性
“靖康之变”发生后,李清照匆忙南下,好在平安到达了江宁(南京),只是她没有想到,仅仅一年之后,江宁发生了叛乱,而接到调令被调往湖州的赵明诚,在新任知府未到任的情况下,他却独自逃出了江宁。更让人气愤的是,他走得是那样匆忙,连李清照都没有带走。爱情在这里遇到了难题,究竟是忠贞的爱情重要还是有趣的灵魂重要?在没有经过人性考验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说我都要。“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生死大事考验过了,才知道什么是真爱。
虽然只是一名女子,可是李清照却为国为夫感到耻辱,更是为大宋王朝这么多懦弱的男子感到不齿。他们在面临为难之时,不想着保家卫国,反而自私自利,苟且偷生,国家都要亡了,他们还不懂反抗,身上没有一点气节,实在是窝囊至极。于是写下了《夏日绝句》,对他们进行指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原本李清照是不善于写诗的,写词才是她的拿手好戏,但是这首《夏日绝句》却有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的效果,在她的价值观中认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鬼中英雄,项羽就算面临死亡,也不愿意苟且偷生,而丈夫却弃城而逃,这首诗也让人感受到,一个女子都比男子有魄力。面对国家的无能,面对丈夫的懦弱,可惜在那个时代,她是一名女子,她无法行军打仗,只能用诗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悲伤,同样也表达了她的气节,全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借古讽今的同时,又散发着无限的悲凉,她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四、敢爱敢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对于普通人是这样,对于才女也一样。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发生,北宋朝廷崩溃,南宋开始。从此宋朝的文人们也开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李清照整日愁闷,最终病倒了,让李清照没有想到的是,在她重病期间,一个叫张汝舟的男子走进了他的生活。
张汝舟当时官任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他对生病的李清照好生照顾,而是想得到李清照搜集的金石文物。金石文物对李清照来说,重如生命,她自然不肯拱手将其送给张汝舟,张汝舟心生怨恨,见无法获得李清照收藏的文物,便暴露了肮脏的一面。他开始对李清照拳打脚踢,对这位千古才女,使尽了卑劣手段。
第二次婚姻所托非人,如果是寻常人可能就任命了,李清照不任命,她决定止损,脱离这段婚姻,而此时距离她与张汝舟成婚还不过百日,可是当时男尊女卑依然是主旋律,李清照想要脱离婚姻又谈何容易?当时宋朝的律法规定,妻子如果状告丈夫,无论过错在哪一方,妻子都要坐两年牢。
在牢狱之灾和卑微生活之间,李清照选择了去坐牢;认清了生活的真想,选择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敢爱敢恨的才女,不一样的烟火。她搜集到证据之后,便状告张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经过朝廷调查,张汝舟的罪行属实,被流放到广西柳州,而李清照也因此获准离婚,可是等待她的是两年的牢狱之灾。
李清照在牢狱中想到了好友綦崇礼,当时綦崇礼是翰林学士,是宋高宗眼前的红人,李清照便给綦崇礼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详细写了自己的遭遇和被张汝舟骗婚的遭遇。綦崇礼接到信之后,便决定救助李清照,他在宋高宗面前状告张汝舟骗婚,又以李清照的才气多次求情,宋高宗最终决定网开一面,对李清照进行特赦。李清照在大狱中仅仅呆了九天便出狱了。
往事不堪回首,她提笔写下了这首尽显无奈的《声声慢》: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山河破碎,经历世间人情冷暖,李清照也面临人生中的愁与苦,用笔记录下来,真挚的情感与经历成就了“天下第一才女”。虽然才女已离我们远去,敢爱敢恨的诗词千古流传,成为中华诗词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
生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章丘区 )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参考:《李清照作品赏析》、百度百科之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