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到朋友家去窜门。正碰上朋友妻子教育孩子。
“你为什么叫和老师顶嘴?”
孩子喃喃不语……
“为什么,你说呀!”
“是她冲我大叫……”
“不是你不听讲?你气死我了……”
朋友的妻子眼泪流下了,巴掌扬了起来。孩子一脸刚毅,“宁死不屈”。
我立即拉着孩子逃出门,来到楼前的广场上,两人闷闷走着。
过一会儿,孩子被一只七星瓢虫吸引住了,我和他一起“研究”起来……
七星瓢虫飞走了,我们成了好朋友。
“发生什么事?”我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王老师冲我喊,于是我也恼火了……”
“我们来捋捋,从事情的开始?”
孩子在我的引导下,把事情的经过理清了:
王老师告诉我们,相信我们能安静地做功课;
我没有听清楚,做哪道题;
我小声问同桌。
王老师激动地怒视我,说我又不遵守纪律。
我说道,我只是想问下做哪道题。
王老师对我喊,如果她安排作业时,我注意力不集中。我也愤怒了……
孩子说着说着,声音也越来越小,一丝歉意在孩子脸上呈现。
“哪个时候,应该怎样避免和老师吵架?”“如果在老师王老师激动地怒视我,说我又不遵守纪律时,向老师道歉就好了。”
“还应注意什么?”
“上课时认真听讲。”
“我们制定一个认真听讲的方案吧。对了,先用我的手机给王老师发条短信向王老师道歉,好吗?”孩子 愉快的照做了。
孩子犯错,我们习惯于问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初衷是想理清孩子的动机,找出原因。可是对动机,成人有时也很难说得清,何况孩子。即使孩子能够说出动机,孩子也不会愿意说,谁愿意主动承认错误?我们落入井中,也会找块石头踩上。孩子会找借口,将自己变成受害者,从而逃避责任。朋友的孩子就把责任推给老师冲自己喊。向孩子问“为什么”本身就是“你有错”的暗示,是向对方的责备,对于责备,每个人都会形成戒备心理,堵塞了交流通道。不信,大家体验一下:你对自己的爱人连问在个为什么,每个相隔五秒钟,你会的气一个比一个重,声音一个比一个大……
我利用和孩子一起“研究”七星瓢虫的契机建立联系,打消了孩子戒备心理。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目的是让孩子敞开心扉,和孩子有效对话。孩子认为,王老师冲他喊,是导致自己和老师顶嘴的原因是时,我引导学生还原整个事情发生过程,让孩子明确行为与结果的联系。孩子逐步明白,自己上课不认真的听讲的因,结出了老师的怒的果实。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制定上课认真听讲的策略。整个过程,孩子在反思,在进行自我教育。在与孩子对话过程中和,我还发现孩子缺失认真听讲的技能,一起制定措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更是教育孩子的资源。善待有错误的孩子,请不要问孩子为什么。
每个孩子都会说:“不要问我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