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老去欢情少,
处处看来感事深。
时到仇家非爱酒,
醉时心胜醒时心。
(忘记出处了)
喝不惯清酒,但很喜欢食日料。
“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似乎都是成立的,人们或喜或忧,都离不开酒。
有人因嗜酒而酗酒,有人迫于现在的酒桌强权,有人只想借酒消愁,当然也有酒壮怂人胆的。还是多说一句,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总而言之,酒文化依托于社会文化之中,已经潜移默化之间,跟我们的生活剥离不开了。
仿佛是不成文的规定一般,吃日料就不能不搭配日本酒,而日本酒当中又以清酒最盛。
考察古文献,清酒的酿造方法是由中国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本土的。
如此说来,黄酒可以说是清酒的祖师爷,不过这中间夹杂了个朝鲜半岛,很多事就很难捋顺了。
日本菜以鱼类海鲜为主,吃日本菜喝威士忌,因酒性太烈,破坏了日本菜的鲜美,喝啤酒又觉得“味”不足,还是香醇爽口的清酒配上日本菜才有滋有味,再合适不过了。
自古以来,日本人最喜欢清酒却是名不虚传。
时下,日料和清酒在国内十分受欢迎,特别是小资人群和海归派。
所谓清酒
所谓“清酒”,是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
可以说,“酒是米、水以及酒曲子的艺术结晶”。古时候日本只有“浊酒”,没有清酒。后来有人在浊酒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淀,取其清沏的酒液饮用,于是便有了“清酒”之名。
由于最近的五百年间日本本土战事不断,国家政策动荡,改革浪潮汹涌,日本清酒的近代史还是相对曲折的。在经过了一系列黑历史之后,因为发现了适宜于酿酒的被称为宫水的优质水源,并出产日本酒的主要原料的优质大米,再加上海运变得便利,日本兵库县的滩五乡逐渐享誉日本全国,成为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最重要的清酒产地。
所谓辛口
“辛口”这个词在大部分日本料理菜单上都能看到。就是“辣”的意思。与之相对的“甜”,日本人将之叫做“甘口”。日本人喝清酒也有辛党和甘党,就像中国也有咸党和甜党之分。
所谓吟酿
日本清酒的等级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历史悠久。主要是受欧洲葡萄酒和烈酒分级的影响,想着自己也算是个发达国家,于是也开始为自己的清酒划分出等级。
日本人认为:大米表层是由蛋白质组成,影响清酒的口感,大量抛光后仅剩米心部的淀粉,可让清酒口感达到最佳,并会具有香蕉、苹果这样水果的香气。
于是,日本人在酿造一款清酒前,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磨米,将大米最外层的“粗糙”部分磨掉。而剩下用于酿酒的那部分,日本人用“精米步合”来衡量磨米的程度。(“精米步合”这个词在英语里有的人索性直接翻译成“waste”……)
在传统日本语的说法中,用“几割几分”来表示精米步合,如“四割五分”就是45%的精米步合。
现在的日本清酒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分级:
纯米大吟醸: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低于50%,是清酒中的极品;
纯米吟醸:由纯米酿造,精米步合最高为60%;
本酿造:可添加食用酒精,精米步合70%以下。
所谓温度
随着清酒等级的不同,在饮用时的温度也要跟着做不同的调整。
一般而言,若是属于口味浓厚、香气较高的酒种,比如:纯米酒、本酿造酒、普通酒等,适合温热着喝。因为这几款酒在经过加热的过程,反而能将酒中的香气带出,让酒质更浓郁香醇。
而香气及口味较纤细的吟酿、大吟酿,就比较适合冰镇后饮用。通常控制温度为5~10℃。就像米饭在蒸熟之后的饭香味道随着热气而散失一样,温热后的吟酿会因为温度的升高而散失淡雅的香气。
所谓产地
据日本酒文化研究所在一项清酒调查中发现,在提到日本酒的产地时,受访人群最多想起的是新潟县。
新潟县所产日本酒口味纯正、有后劲,且名字冠以“越”的品牌居多,产地容易给人一种统一感。
不过,调查也发现,即便某一个县拥有很多知名的清酒品牌,但问及人们某单个品牌的产地在哪个县并不一定能得出正确回答。
事实上,除了一直是清酒主要产地的兵库、京都、广岛之外,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各县也有清酒产出。分析认为,日本东北和北陆地方都属于多雪地带,人们也容易与清酒产地联想到一起。
繁富而灵气,
温婉细藏芒辉,
映射着情人的眼眸。
她在镰仓等你,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