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黑狗》凌然解读
关于作者
安东尼·斯托尔,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皇家精神医学院及皇家文学学会资深会员,被誉为“英国最有文学才华的精神科医生”。
关于本书
本书是斯托尔结合丘吉尔、牛顿、卡夫卡等名人以及自身的真实人生经历,从积极正向的一面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深度解读。这是一本见解独特、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具有革命意义的书,在抑郁症已成为流行精神疾病的今天,这本书无疑能给那些不幸催患抑郁症的人带来希望,增加他们与疾病抗衡的勇气和信心。
核心内容
作者以丘吉尔、卡夫卡、牛顿等人的真实人生为例,探讨了他们的抑郁症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在与疾病的抗衡中成就非凡伟业的。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疾病固然会给人类的心灵带来痛苦,但同样也是一种鞭策,驱使着人不断前进,让他们在与疾病的抗衡中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此外,作者还驳斥了“天才都是疯子”这一流行的谬误,并探讨了开放社会中应该如何对待精神疾病患者这一敏感问题。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一本关于抑郁症的经典作品,名字叫做 《 丘吉尔的黑狗 》 。对于抑郁症以及各种心理疾病,人们通常更关注它们的危害,但这本书的作者斯托尔却聚焦于它们积极正向的那一面,他认为这些心理疾病固然会带来痛苦,但同样也是一种鞭策,驱使着人不断前进,有些人还因此成就了丰功伟业。
比如说丘吉尔吧。在大众心里,他可是一个强硬坚毅、无所畏惧的形象,但你可能不会想到,这样的一个强人政治家却说过他的心中有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他不放,他的一生都在这只黑狗的追赶中度过。丘吉尔说的这只黑狗,就是抑郁症。正是因为这句话,人们才把抑郁症称为黑狗。丘吉尔的一生都在与自己心里的黑狗周旋,他拼命逃,被咬住,挣脱开再拼命逃,再被咬 … … 最后彻底被黑狗扑倒。当然,这只黑狗伤害了他,但同时也成就了他。可以说,正是为了逃避黑狗的追咬,他把所有精力倾注到工作与战斗中,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与丘吉尔一样深受抑郁症折磨的名人有很多,例如林肯、伍尔夫、海明威、雨果、托尔斯泰、卡夫卡、牛顿等等,这些都是成就非凡的人。那么,在他们的成就与他们所患的精神疾病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是不是天才都是疯子呢?在这本《丘吉尔的黑狗》中,作者安东尼 · 斯托尔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斯托尔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英国最有文学才华的精神科医生,他写了12本畅销书。我们解读过的《孤独:回归自我》就是他的得意之作。斯托尔属于精神分析门派,对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都有深入研究。斯托尔的书有一个特点,他喜欢用大量名人的真实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他认为名人的研究资料保存较为完整,更方便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让书中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斯托尔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喜欢挑战传统的观念。对抑郁症及其他心灵的疾病,人们通常更关注其危害,斯托尔则聚焦于它们积极正向的那一面。他认为,疾病就像鞭子一样,让人不敢有片刻休息或放松,反而成就了大部分人无法完成的事业。为什么斯托尔会有这么深刻的感悟呢?因为这也是他个人的切身体会。由于父母近亲结婚,导致他从小病痛缠身,还从母亲那里遗传了抑郁症,时不时就会发作。所以,这本书既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从专业角度对心理疾病的解读,也是一个同样被黑狗追逐的人深刻的自我剖析,更具洞察力与说服力。
这本书虽然名为《丘吉尔的黑狗》,但丘吉尔的黑狗只是切入点,作者还探讨了其他一些心理现象,例如嫉妒、暴力、成人发展问题、人格等等。在这里我想和你重点谈谈书中三个最关键的内容。首先,以丘吉尔、卡夫卡和牛顿为例,看看大致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抑郁症;接着,我们探讨一下个人成就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澄清“天才都是疯子”这个流行的谬误;最后简单讨论一下,在开放社会中,该如何对待催患精神疾病的人,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措施。
第一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导致抑郁症的因素大致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导致一个人催患抑郁症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生物、社会、心理。生物因素指的是遗传、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社会因素主要指环境、生活事件及压力程度等;心理因素则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认知模式等。在这本《丘吉尔的黑狗》中,作者深度挖掘了丘吉尔、卡夫卡和牛顿的真实人生,从他们的家族、养育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建立的人格出发,分析了他们的抑郁症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先来看看家族遗传这个因素。
遗传在抑郁症的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亲属患这种病的概率比一般人群高出 10 到 30 倍。从丘吉尔的家族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例如,他的先祖第一位马尔波罗公爵和他的父亲伦道夫爵士,都有明显的抑郁症;不仅如此,有历史学家还认为,在最后的 7 位马尔波罗公爵中,就有 5 位是抑郁症患者。本书作者的抑郁症也同样有遗传的原因。
我们前面说过,作者是属于精神分析门派的,所以,他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探讨抑郁症。精神分析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对环境的重视,尤其强调早年环境对成人 l 胜格的影响。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先天遗传可能使他具有抑郁症的倾向,但是否发作,早年的家庭生活是关键所在。精神分析师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心理失衡与养育环境中的情绪氛围大有关系,如果环境无法满足婴幼儿的需求,特别是在需求最强烈的时候,往往可以说明一个人成年后为何会催患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疾病。
例如,抑郁症患者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乏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物。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这是因为那些具有抑郁倾向的人缺乏自尊的内在资源,这种缺乏源于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就被母亲抱进怀里,在哺乳过程中吸收母亲的爱,他的所有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孩子感觉自己是被珍视的,就会从内心产生自我价值感,这种价值感逐渐成长为一种信念,让他相信这个世界是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即使遭遇挫折与失落,他也会乐观地认为只是暂时的。而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从婴儿期就不被疼爱,处处遭到拒绝、冷落,他就无法建立自我价值感,对这个世界也产生不了信任感,小小的挫折都可能让他万念俱灰,产生抑郁。
说完抽象的理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丘吉尔、卡夫卡、牛顿的早年养育环境有哪些缺失。
先说丘吉尔。丘吉尔是个早产儿,这个世界是在手忙脚乱中迎接了他的到来。据说,家人连他的衣裳都还没准备好,母亲也由于是头胎的缘故,缺乏照顾婴儿的经验,完全将他交给了保姆。父亲忙于政治,母亲忙于社交应酬,同时冷落了他们的孩子,奶妈是丘吉尔唯一的情感来源。母亲对丘吉尔冷淡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丘吉尔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无论怎么写信给母亲要求回信或探望,都没有收到过任何回应;在印度服役三年期间,母亲只有在祖父和奶妈去世时写过两封报丧信。父母冷落疏忽的结果,就是丘吉尔一直没有能够建立内在的自信资源。晚年时丘吉尔已名满天下,他却对妹妹说:“我的成就极多,到头来却一事无成。’他的奶妈很爱他,他却在写作中表达了对这种爱的惊讶,仿佛自己不应该被爱。作者分析说,一个人如果在婴儿期得到了母亲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他就会觉得被爱是天经地义的,只有幼年没有得到足够爱的人,才会在发现居然有人爱着自己时感到惊讶,对别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爱,他们会去追究原因。
再来看看卡夫卡。卡夫卡出生后没多久,母亲就将他交给保姆照料,到父亲的店里去帮忙,而照顾卡夫卡的保姆总是在不断更换。据他自己说,印象中很难见到母亲一面,为了能得到母亲的照顾,他甚至渴望生一场大病。卡夫卡童年生活极其不稳定,频繁搬家,还有两个弟弟天折,这些都让他非常焦虑。卡夫卡的父亲是一个固执、专横、苛刻、坏脾气的人,有一次,因为卡夫卡哭着要水喝,父亲就把他从床上拖下来,丢到阳台上,这件事情给卡夫卡留下了深深的伤害。
最后看看牛顿。牛顿也是早产儿,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就去世了。出生后的头三年,牛顿独享母亲的爱与照顾,受到百般呵护。刚满三岁,母亲就改嫁了,因为遭继父嫌弃,牛顿被扔给了外婆抚养。对母亲的这种背弃,牛顿终生耿耿于怀。原本拥有的爱被剥夺,会对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英国著名的儿童分析心理学家、客体关系大师温尼科特提出,在一段时间的满足之后突然发生的剥夺,会让孩子感到愤怒,形成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当然,我们不能说牛顿是个反社会人士,但他那好斗的性格表明,他确实对这个世界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敌意。
从这三个人的幼年成长环境中,你能总结出什么共同点吗?不错,就是缺爱。在缺爱的环境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具有抑郁倾向的人格特征。
丘吉尔一生都在和绝望感作斗争,因为缺乏内在的自信资源,他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总是感到焦虑,甚至有挥之不去的自杀冲动。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抑郁,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内心的敌意。当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被剥夺时,他们会愤怒,会对导致自己有所缺失的养育者产生敌意,但是就像俗话说的“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无法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士抗衡,只能把愤怒压抑下来,把敌意向内释放,也就是跟自己作对。当儿童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后,就为成年后催患抑郁症埋下了种子。当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把敌意指向自己,极力贬低自己。为了处理内心的敌意,减轻自己的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不得不去外界寻找敌人,这就是为什么丘吉尔被指控为好战分子。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牛顿,为了争夺发明微积分的优先权,他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之间爆发了口舌之战,将他的强悍和得理不饶人体现得淋漓尽致。幼年时遭遇的母爱剥夺,让牛顿对世界充满了不信任,他拒绝与他人建立亲近的关系,一辈子独来独往,到老都是个处男。和丘吉尔一样,牛顿没能建立起自我价值感,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到,他一直怀疑自己一无是处。此外,牛顿还充满了罪恶感,在 1662 年写的忏悔书中,他给自己罗列了 58 条罪状。
那么,卡夫卡又是什么情况呢?作者认为,卡夫卡最大的问题,是终其一生都没能够形成自我认同。什么是自我认同呢?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且是和别人都不一样的存在,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的。与他人的互动是确认自我认同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卡夫卡最怕的就是和人相处。在陌生人中,他会坐立不安。即便是亲密爱人,他也宁可写信不愿面对面交流。卡夫卡是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觉得自己总是活在别人致命的迫害中,这源于幼年缺乏母亲的照顾,碰到任何无能为力的情况时,他立刻就会陷入恐惧。父亲的专制让卡夫卡养成了软弱无助的个性,在他眼里,父亲就是巨人一样的存在,他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其摆布,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毫无价值。同牛顿一样,卡夫卡内心中充满了罪恶感。
除了遗传、环境以及环境形成的人格特征,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个极易引发抑郁症的因素,那就是中年危机。
荣格是第一位重视中年危机的心理学家,他之所以对中年问题感兴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中年危机。在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镶以后,荣格一度在事业上陷入低谷,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荣格的患者有三分之二都是人过中年,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的主要问题就是觉得人生无意义、无目标。很多人到了这个时期,会感到既没能够圆年轻时的梦想,又不得不跟现实妥协,往往产生重新定位的煎熬,这种焦虑有可能导致抑郁发作。
因为出版了《死亡与中年危机》而扬名的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略特·雅克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人到中年时,创作力会明显下降,才华枯竭导致的绝望会让很多人出现抑郁。比如,1687年,44岁的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50岁时,牛顿爆发精神疾病,产生严重的被害妄想。作者认为,牛顿的精神疾病正是典型的中年抑郁症,很可能就是创作上的压力让他陷入了绝望。此外,人到中年,会逐渐意识到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人会被迫承认并接受死亡的不可避免,如果此时正面临退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用了,结果常常会引发抑郁症。
第二部分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像丘吉尔、卡夫卡、牛顿这样成就非凡的人都有精神疾病,那么,他们的成就和所患的精神疾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作者认为,工作与创造可以抵挡精神疾病的发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抑郁症为例。当抑郁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整个人就像陷入幽暗的谷底,精疲力竭,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为了不让自己陷入这种悲惨而绝望的状态,患者必须在完全失去自控力之前,强迫自己去活动,不能有片刻放松,不能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完了。以丘吉尔为例吧,据说,除非睡着了或瘫痪了,他不得不像个陀螺般转个不停,一停下来就会坠入抑郁的深渊。可以说,为了摆脱抑郁,丘吉尔无所不用其极。有工作的时候,他就疯狂地投入工作,在不得不退出工作的时候,例如 19 巧年离开海军部, 30 岁就赋闲在家, 1945 年竞选失败以及最后退休的时光,他就想尽办法给自己找事情做,包括写作、绘画,甚至砌砖。到晚年无事可做的时候,他就彻底被抑郁压垮了。巴尔扎克也是如此,内心的抑郁就像蠢蠢欲动的恶魔,他必须发狂一样的工作,才能困住心魔。这就是为什么作者把精神疾病比喻成鞭子,让人不敢停下来,因为一停下来就会感到被抽打的锥心之痛。
其次,当天赋才能的人心理失衡时,会用追求成功来应付性格上的弱点。
依然用丘吉尔、卡夫卡和牛顿为例,前面我们说过,他们三个人幼年的养育环境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爱,缺爱直接导致了他们缺乏内在的自尊资源,无法建立自我价值感。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弥补缺憾并维持自信呢?当一个孩子对自己的价值没有足够的内在信心时,就不得不通过外在的成就去争取肯定与赞赏。丘吉尔与牛顿都是有野心的人,而野心正是任何成就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这种野心体现在他们两个人都具有的权力欲上。丘吉尔的权力欲是有目共睹的,牛顿的权力欲是在精神疾病爆发之后才产生的,从他出任铸币局局长这一行为可以看出来。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因为突然失去了母爱,牛顿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导致内在自尊无法建立。一开始,他是用创造发明所带来的成就与名声来作为自尊的替代品,当创造力衰减后,他又开始用权力来替代。至于卡夫卡,他的主要问题是自闭与自我否定,他害怕外在世界,写作既是他的掩护,又替他维系着与外界的联系。外在世界让他觉得自己是个无能的人,于是通过写作发展出一个补偿性的内在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让自己无所不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于卡夫卡是一种救赎。
听到这里,你可能想问了:听你这么说,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精神病吗?
你别说,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少,比如那句非常流行的“天才都是疯子”的论断,就有人宣称是得到科学证明的。作者在这本 《 丘吉尔的黑狗 》 中,专门用一章来澄清这个说法,他斩钉截铁地指出,真正的天才不是疯子。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名叫海伏洛克 · 艾利斯的英国人所做的一项调查。他从 《 国家名人辞典 》 中挑出 1030 位杰出人士,其中男性 975 人,女性 55 人,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只有 4 . 2 %的人表现出心理有问题。此外,有事实显示,从事创作的人一旦精神疾病发作,作品的质与量通常都会下降,这说明发疯与创作是不相容的。就说抑郁症吧,发作的时候连动都不想动,还能搞什么创作?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有抑郁症的成功者,都是在与黑狗赛跑的过程中取得成就的,真正被黑狗扑倒之后,那就是丘吉尔晚年的惨状一一好几个小时坐在炉火前一动不动,一声不吭,了无生趣。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天才与疯子之间总是会被画上等号呢?
作者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很多人把灵感与疯狂混为一谈。任何创作都需要灵感,而灵感到来时,可能伴随着情绪上的不由自主,例如英国女作家弄治 · 艾略特就说过,写作到得意之处时,感觉自己仿佛被另一个精灵操控一样;还可能伴随着情绪的极度高昂,例如英国诗人斯威本常常会情绪亢奋地念念有词,在屋里乱转,这些行为很容易让人把他们与疯子联系起来。
第二个原因是,确实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天才都患有心理疾病。要如何解释这种矛盾呢?作者认为,这些人本来就是极端聪明的人,世上聪明的人很多,但成功需要的创造力却不是只靠聪明就能产生的,除了本身的才华,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内在驱动力,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理通常是失衡的,而这种失衡正是他们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因为他们需要用创作来阻挡精神疾病的发作,而精神疾病往往会让人对人际关系产生退缩,转而把全部的心力投入创作中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成就非凡的人都受精神疾病之苦,但他们并非真正的疯子,因为疾病并没有困住他们,相反,他们是把创作与成就作为与疾病抗衡的武器,让自己保持神志清醒。真正的天才不是疯子,相反,他们竭尽全力让自己不致沦为真正的疯子,正是这种努力让他们功成名就。
第三部分
但是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普通人相比,这样的天才毕竟不多,那么,对于那些最终沦陷的精神疾病患者,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呢?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近年来,精神疾病患者杀人、伤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人们对那些因被诊断为精神病而逃脱惩罚的个案越来越不满,甚至有人戏言,以后拿着一本精神病证书就可以横行天下了。不少人认为,既然有精神病,就应该被关起来,不要到处乱跑危害公共安全,这其实就是强制收容精神病人的意思。那么,我们应该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强制收容吗?现在,让我们放下这些报道带来的不适感和对精神病人的成见,看看作为一个专业的精神病医生,斯托尔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一百多年前,社会对精神病医生的角色定位就是看管疯子的人。最初成立的疯人院目的很简单,就是把疯子和外界彻底隔离,不让他们影响到正常的居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呼吁善待精神病人并尊重其自由、权益的呼声始终没有停止过。其中,是否应该强制收治精神病人是争论的焦点。
美国和英国都立法规定强制收容精神病患者,例如,英国就在 1959 年制订的《精神卫生法》中明确规定,精神病患者应该被强制收容。然而,这种强制收容的规定经常被滥用,在世界范围内,以精神异常为名而剥夺他人自由的事情屡见不鲜,例如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斯托尔认为,在开放社会中,应该将这种强制措施限制在最低的限度,如果非采取强制措施不可,对象只能是那些杀人、自杀或行为失控者。而我国于 2012 年发布的《精神卫生法》中就规定,精神病患者的收治要采取自愿原则,只有两种情况适用非自愿原则:一是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并且经其监护人同意;二是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这与斯托尔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金 句
说到这,这本书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简单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讨论了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抑郁症。第一是遗传,丘吉尔之所以会被黑狗缠上,和他的家族病史有很大关系;第二是环境,尤其是幼年时的亲子关系,缺爱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催患抑郁症;第三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抑郁人格,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发病;第四是中年危机。接着我们探讨了非凡成就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首先,工作与创造可以抵挡精神疾病的发作;其次,当天赋才能的人心理失衡时,会用追求成功来应付性格上的弱点。我们还澄清了“天才都是疯子”的谬误。最后,我们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在开放社会中,是否应该对精神疾病患者采取强制收治的问题。因为强制收治很容易被滥用,所以要严格限制其使用条件。
斯托尔说:“人类的心灵并非坚不可摧,但有少数勇敢者发现,当身处地狱时,他们才得以瞥见天堂。”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患有心理疾病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再贴切不过了。没有人愿意终生在黑狗的追逐下疲于奔命,但是,既然无法赶走这条黑狗,就只能让自己跑得比它更快,跑得比其他人都快。疾病固然会带来痛苦与折磨,但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动力,让我们在与心魔的斗争中不断超越自己。
撰稿:凌然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东方极致公众号
微信号 : dongfangjizhi
新浪微博:@东方-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