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疫情给我的思考

两个月在人生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瞬间,但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我应该不会忘记此时此刻。2个多月来,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都过得不容易。我的运气还不错,远离风暴的中心,却也没有因此袖手旁观。期间,我的情绪有过起伏,思想有过矛盾,然而,心理上的纠结和对抗对人毫无益处,不如理性地把各种冲突予以抚平。这个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些浅薄的观察和思考。我的小区已经解封,迎来复产复工,如常的生活就要回归,我把这些思考记录下来,以此证明自己这段时间没有虚度。

一.如何在大事件中保持自我?

封控初期,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极端困扰我。首先,我非常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信息往往真假参半,但即便如此,真的那一半,也足够让我沮丧、失望,当然有时还会愤怒,于是便忍不住想要嘲讽、批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两点:一是,我的情绪不太稳定;二是,不稳定的情绪或者说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无论对于疫情防控还是改变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没有半分作用,非常明显,很多事情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喊破喉咙,声闻于天,也改变不了什么。所以,差不多到4月中旬以后,我有意识地对政府的公共信息、各路小道消息以及各式各样的赞歌,实行无差别地不关注。我平时需要线上办公,不办公的时候在小区里当志愿者,而不去理会那些声音后,很明显,时间更多了,可以用来阅读和思考,再不济,还能和朋友玩游戏,别的不说,心情变得好多了。

一个人究竟应不应该和所经历的大事件保持距离?我现在认为,是应该的,尤其当自己很幸运没有被完全卷进去的时候。这么说,绝不是自我排遣,我也从来不主张对人世界的疾苦漠不关心,而是在任何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地保持自我,而越是在特殊时期,越应该想方设法地去接近自己的习惯状态。就像庄子说的那样,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肯定有人想要反驳,疫情背后,是那么多个体生命的苦难,难道可以一带而过?面对苦难、不公或是丑恶,难道可以不抗争、不控诉吗?一个人,如果连面对苦难发声的勇气都没有,再怎么粉饰也不过是一只精致的鸵鸟。话不错,但是作为一个从大学开始就喜欢花式批评的“过来人”,我要回答的是,我们所发表的那些批评,无论再怎么义正言辞,再如何情理兼备,都不需要什么勇气,更多只是一种自以为伸张正义的自我感动。你们有见过光凭点击右上角就能产生的勇气吗?我无意诋毁他人,也不是说批评本身不对(疫情中我也没有少批评),我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搜肠刮肚想出来的句子,也不过是抒发一些私人的情绪而已,很快就随风而逝了。

前不久我去了一次医院,在急诊室遇到一位手指被夹断的年轻人,医生告诉他,甲床破损了,需要及时手术,不然指甲就再也长不出来了,先去交三万元手术押金。听了医生的话,小伙子反复问医生:除了指甲长不出来,还有什么问题?能不能不做手术?看小伙子的打扮,应该是一位普通的打工者,也许乘着疫情出来赚些外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受伤。因为不宽裕,所以宁可不要指甲,也不愿意手术。我当时非常难过,但是无能为力,我不是人大代表,没有能力去呼吁为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劳动提供平等的医疗保险,也没有富裕到可以为他支付手术费用。当然可能是我的力量不够强大,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我这样的普通人,当真正的苦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你既没有能力去批评,也没有能力去改善,除了廉价的同情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这样说,是不是只能做一只鸵鸟?当然不是。前两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她分享给我《瓦尔登湖》里的一句话:“如果你手上很富有,要像枣树一样慷慨自由;可是,如果你没有可给的呢,做一个自由人,像柏树一样,永远苍翠,独立而丰盈。”这句话我回过头琢磨了很久,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枣树,不过是结的果子有多有少,结的果子多,就多给这个世界分享一点,结的果子少,也可以量力而行地给一两颗;而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一棵柏树,可以独善其身,用人性的尊严去面对苦难。与其因为那些遥不可及的事而变得怨天尤人,被情绪所主导,不如做情绪的主人,用细微的行动去改变生活。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医院帮助社区居民配药的时候,向医院负责人提出了疫情期间改善就医流程的建议,并得到了采纳,为很多看病的人提供了方便。所以说,哪怕是一些很小的善行,也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点。

二.应当如何对待选择?

我从4月2日开始走出家门,成为了小区里的一个志愿者。接触的人多了,就真能体会到千人千样。有人配合工作,就有人调皮捣蛋,有人态度温暖,就有人恶行恶状。记得我第一天做志愿者,就受到了一位居民非常恶毒的辱骂,风言风语更是天天相伴。一开始,我对此挺不适应。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怎么和“社会人”打交道,没有处理这类问题的经验,加上我的性子比较急,有时候会同居民起争执。

每次有争执,回家后我都会反思,除了觉得自己的修养不足之外,不由得进一步思考:做好事而不被理解,该不该放在心上?如果不必放在心上,为什么要同他们争执呢?巧合的是,封控在家闲暇时翻阅《史记》,发现《伯夷列传》里太史公提出了三个终极命题,其中一个便是:一个人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而不得好死时,该不该怨恨?太史公的命题当然比我的思考深刻得多,但究其本质,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面对个人的选择。说到底,人生无非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有的选择很小,比如“封控期间要不要出来当志愿者”,有的选择很宏大,比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怎么选择,都没有万全之计,希望通过外部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选择,是不现实的。就像我不能因为个别居民的不理解就怀疑自己的选择,也不能因为有些人的褒扬就沾沾自喜于自己的选择。同样地,对于那些重要的人生选择,更不能求诸于他人,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只有自己。

如何对选择负责呢?对于不具备价值判断的选择,需要充分、理性的思考,把所有的因素、条件摆到桌面上,权衡利弊、计较得失,哪个选项获利最大就选哪一个;而对于需要有价值判断的选择,就不得不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如果符合自己长期追求的信念,就果断地选择,如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左,也千万不要勉强。现实中,人们常有因为世俗的价值判断而违背个人心愿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很少有不后悔的。但反之亦然,当你自由地选择后,都应该坦然地面对选择的结果,就像太史公引用孔子的话来说:求仁得仁,为什么要怨恨呢?

遵从内心的意志而实现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是如何看待他人的选择。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你的选择,不免会同他人的选择发生分歧。这个时候,自我怀疑固然不必,却也无需诋毁、贬低、轻视他人的选择。朋友最近分享了一个刘擎的观点:认识到理性的必要性和局限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但这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这让我想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名言:“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要切记,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任何一种选择,只要不违背人类文明、公序良俗,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理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尊重他人的理性选择,才能在自由王国中遨游。

三.如何看待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

无论怎么说,上海这两个多月的封控,的的确确是一桩人间悲剧,人的悲欢离合,被突然放大了。身处悲剧其中的人,当然有理由质问命运的不公,但命运是虚无缥缈的,对命运的控诉往往会具体为对时代、对国家的愤懑。这次疫情中,无论在小区里,还是网络上,都听到、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激烈之辞。我是80后,我们这一代人,正好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的这30年里,具体到家庭,因为物质条件不同,当然会有个体感受的差异,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吃过国运的苦,相反,我们都是时代发展的受益者。在我的记忆中没有饥饿,没有战争,没有阶级斗争,没有群众运动,在这个时代,排除突然降临的厄运,一个人只要足够努力、愿意吃苦,总能过上比之前更好的人生。坐在顺风车上,是感受不到风阻的;同样,顺风顺水的我们,也习惯了这种“感受不到国家存在”的人生——因为当国家孱弱时,你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困难无比,踏出的每一步都在提醒你国家的积贫积弱。因此,我们这一代,有不少人的心态是:个人取得成绩,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稍遇挫折,就从他人甚至是国家身上去找原因。

疫情中,有一个让我很不安的新闻: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芬兰和瑞典是长期中立国,这一改变是否预示着国际和平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呢?稍微关心国事的人应该都看得到,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内忧外患不断,经济、金融隐患重重,也许这场新冠疫情的阴霾将要笼罩我们很多很多年。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趟过了一次次的危机,但是我们凭什么真的以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不会遇到历史的倒车呢?顺境中春风得意,当真的逆境来临,该如何自处?

个人的命运再强,也强不过历史的命运。前些日子,看到一部关于马相伯的纪录片,这位哲人活了整整100岁,学富五车、功成名就,可谓好命;但他又是最不幸的人,他出生在1840年,完整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100年。那时,整整几代的中国人,他们心目中美好、强大的中国,都只存在书本里。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命运是灰暗,甚至是黑暗的,他们该如何怨?该去怨谁?我们不说中国,看整个世界吧,人类历史走到今天,能称得上太太平平的好日子能有几天?哪个人的头顶上,不悬着一把利剑?他们该如何怨?该去怨谁?有的人会说,国家是纳税人养活的,国家有义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历史的命运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因此,对于历史的命运加诸于个人命运之上的一切,我们也只有接受。

接受命运,并不是消极的承受,在我看来,怨天尤人才是真正的消极。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要求得很多,讲起来头头是道,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只字不提,钱理群教授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概就是这些人了。国家也好,时代也好,是我们共同塑造的,同时,我们也受由我们塑造的国家和时代的庇护。如果你真的爱她们,就应该珍惜今天的果实,尽到自己的责任。

我今年40岁,按照“四十不惑”的说法,到我这个年纪应该没有什么事再能让我想不开了。我非常渴望今后的人生一如往常,越来越好,但如果无法实现,也许有遗憾,但也不会太过失望。我会坚持阅读和思考,坚持理性的同时又不放弃感性,珍惜幸福,多行善事,希望自己在和这个世界平凡而又充满烟火气的相处中获得成长,如此,则无憾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