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作者想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短概括。
这本书中文译名为《江村经济》,实则是一本关于作者费孝通先生的家乡村庄进行实地社会后写成的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其英文版本原题目Peasant Life in China概括的更为贴切。全书以中国人传统的乡村生活作为背景,同时结合了在西方文化浪潮席卷之下,中国农村的各方面是如何变迁的。全书详尽描写了长江沿岸的村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状况,日常作息,文化和政治体系等,向我们展现出一幅中国农村的全景画卷。许多描写从今日角度观看,仍未改变。
二.为了表达上述内容,作者是怎么安排结构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本书的写作,基于以作者家乡的开弦弓村为对象而进行的田野调查,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了在中国遭受日寇侵略前后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经济水准。以开弦弓村为缩影,审视了整个中华民族生存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前言和调查区域概况描述,我觉得可以归为全书的基础介绍部分。
第三到六章可看作是对调查区域内村民的基本生活习惯的一个梳理,包括家族与亲属的定义,继承方法,整个村子间似有还无的联系。
从第七章“生活”开始,便开始研究人们的经济生活了。首先列出村民们的日常花销,随后便写明村民们所从事的不同职业,以及每一种职业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如何赚钱,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和变通。一直到第十五章“资金”,都是与农民的经济有关。
最后一章作为总结,认为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农民饥饿的问题。土地改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法在于增加收入,恢复农村企业。
三.在表达主旨的过程中,各个章节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跟作者要表达的那个主旨是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调查区域):概述
这两章的内容,很像一篇论文的开题综述。
第一章讲述了全书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有关中国农民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体系等体系,通过对中国东部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写成。并期望社会科学能够在指导文化变迁当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章则是对调查区域的简单介绍。包括所选取的调查区域开弦弓村的地界范围、地理状况、经济背景、村庄和村民,并告诉读者其选择该村作为调查区域的缘由:蚕丝业重心;农业发展水平高;水路分布广泛。更重要的原因是该村隶属于作者的家乡,亲朋众多,语言相通,调查难度较小,调查成果可更丰富。
第二部分(第三章:家+第四章:财产与继承+第五章:亲属关系的扩展+第六章:户与村):乡村人际关系
因为这本书最初是用英文写就的,因此书中大量对中西方有文化认同差异的概念做出了详细说明。
第三章中,费孝通指出,中国的家是扩大的家庭:以一对已婚配偶为核心,在包括几个依赖于此家的父系亲属,平均人数在4到6人。在中国农村,结婚的主要目的在于繁衍后代。但因经济受限或重男轻女等观念,溺婴、流产、杀害女婴等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为了预防贫穷,另一方面则保证分家产时土地不受限。父母珍视能活下来的子女,却表面对他们淡漠。孩子在家中接受教育,长大后由父母指配婚姻,经历一系列繁文缛节,女子出嫁,男子迎娶新娘回家。作为外人的媳妇在家庭中地位最低,除非她能够生养男孩。除此之外,表亲婚姻和“小媳妇”制在经济萧条时也时有出现。
第四章,仍是在开篇理清了所有权的概念。其中家是拥有财产的一个基本群体:土地由农户成年男子耕种,处理权收归家长;房屋处理权亦归家长,即使小家庭卧室也不例外。在财产传递上,一般女儿无继承权,儿子则会在婚后与父母分家,待父母逝世后继承财产。即使家中无男丁,也需通过领养或过继等方式,寻找一个能够赡养父母并在百年之后继承财产的男子。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新民法,给予男女同等的继承权,但并未在村中得到实施。
第五章,父系亲属关系的扩展为主流,一般会演变成一族。族的功能在于控制婚姻规则;而母系亲属关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舅舅。在生育及婚丧嫁娶分家裁定等事务中有一定能够裁定权。名义收养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但也会增加开支。除此之外,亲属的称呼会延续到村中其他人身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有“族村”存在的证据。
第六章,除亲属关系外,村子里重要的社会纽带还有地域纽带。户、邻里、宗教和娱乐团体组成了村民的日常关系,他们祈求风调雨顺,祈求家人平安,祈求着和睦平静的邻里关系。各户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村,村庄中村政府负责承担村中的各项社会职能,调解村中的各项事务,尽管不享有直接的经济报酬。但这样的村子没有实际地位,政府用各种行政区划来区分村与村之间的界限。可保和甲的单位与农村实际情况不符,新的行政单位在村民眼中不过一纸空文。
第三部分(第七章:生活+第八章:职业分化+第九章:劳作日程+第十章:农业+第十一章:农民的占有+第十二章:蚕丝业+第十三章:养羊与贩卖+第十四章:贸易+第十五章:资金):乡村经济
生活啊,怎样活下去是一门学问。第七章中提到人们因从小接受简朴节约的教育,因此清贫的生活受到鼓励,只有在婚丧礼仪场合人们才会忘掉这一戒律。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水准差别不大,这是文化对消费观的控制。住房构造大体类似,家家户户的房屋都有堂屋、厨房、卧室、后院和粪缸。运输上,借助沿河优势,人们使用船舶进行运输。衣着用于保护身体和进行社会区别,衣料大都来自外面。食品有肉有菜,并讲究晚餐礼仪。娱乐活动在农业和蚕丝业劳动的间隙,而许多庆祝活动也因生活水平下降而停止。礼仪开支虽不常有,但生育、结婚、丧葬这些大事不仅可收入礼金,也为亲戚相聚提供了机会。乡村正常生活最低开支约263元。
第八章,介绍了乡村居民获得收入的几种途径:农业作为基本职业,从事人口在三分之二以上;专门职业包括纺织工人、零售商和手工服务业;还有一种人从事渔业。
第九章介绍了农业的劳作日程。向读者普及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农民眼中,西洋历用在工厂、学校、办公室等新建机构;阴历使用于人们记忆事件以及接洽实际事务;而节气用作记录气候变化,农民用节气来记忆、预计和安排生活。据上述三种历法,农民也有规律的安排着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时间表。
第十章,介绍了整个农业生产的操作过程。农田安排上,人们要选择水稻、油菜籽和小麦的不同区划,并严格控制水量大小。种稻移秧前有许多准备工作:翻地、耙地、平地、灌溉。之后便是插秧和除草。人们通过实践经验累积了许多科学方法,但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巫术仍被迷信崇拜的人们奉为圭臬。在田间劳动时,男人是主力,户为基本单位,他们互相帮助排水、耕田、插秧,通力合作,保证庄稼的收成。
第十一章“土地的占有”。湖泊、河流和道路是公共财产,但村民们仍会以村为界,在河流入口处安上栅栏。对于农田,则分为田底占有者和田面占有者。田面占有者可对田地进行耕种,而田底占有者则享有土地所有权。在此区域,雇工制度不起重要作用。田底所有权仅仅表明对地租的一种权利,交租的可靠性是不在地主制度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多数地主通过其代理人收租。理论上说,佃户无交税之责,土地税由田底所有者承担。但实际不然。在家产继承中土地被分割,狭窄的地带和分散的地块阻碍了畜力的使用,也妨碍了采用其他集体耕作方式。这是中国农业技术落后的首要原因。
第十二章“蚕丝业”是村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由于世界经济衰退,蚕丝业逐渐向科学方法工厂企业发展,加之蚕丝价格下跌,迫使人们接受对蚕丝业的改革。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的推动与政府的鼓励支持,也让村民们渐渐有了转变的念头。变革者在引进西方现代技术和资本主义工业体系的同时,也引入了趋向社会主义的新思想。蚕丝工厂创办,所有权属于合作社社员,劳力亦来自社员。农村多了一群靠工资吃饭的人群,她们大多为女性,因此也引导着妇女地位在社会中的变化。挣钱的人从一家的成员中分离出来,也对亲属关系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第十三章“养羊和贩卖”。养羊亦是村民们维持生计的新兴事业。主要遇到的困难是饲养问题。割草增加了劳动分工中的劳动力需求,许多村民因此认为,受教育不如割草为家庭收入所作贡献大。除养羊外,另一个收入来源是贩卖,每条贩运船一年可赚40元。
第十四章“贸易”。除却个人之间的交换送礼之外,其他内购外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小贩、零售店和航船。小贩可固定可不固定,货物可能来源自己,也可能从市场上零买。大多数不固定小贩出售自己的商品,城镇中有两个固定的小贩,一个卖缝纫和梳妆用品,一个卖小孩吃的糖果;零售店出售些杂货、肉类、豆饼和药材,它们位置固定,大多数主顾需要提前预约;航船作为消费者的购买代理人,在固定的时间帮村民从城里代购所需的商品,但这样是不赚钱的。因此,航船还作为生产者的销售代理人,通过联系店铺,进行固定采购。从店铺处收取佣金。此外,还有以货易货等收集方式。贸易中心的集镇上,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工作。而在农村,人口流动是缓慢的,外界对劳动力需求不大,村中的传统生产系统亦渐渐僵化。
第十五章“资金”。本章的主题是信贷。信贷只有在一方面有积蓄,另一方面亏空时才可能产生。村民大都勤俭,只有在礼仪场合会铺张挥霍,炫耀财富。而亏空则可以是紧急或非紧急的。这也同时区分出了内部和外部信贷系统。当农民遇到暂时性亏空时,可向亲戚朋友借用无息物品、劳务或少量钱财。但需要大笔款项时,则需求助于互助会。互助会是集体储蓄和借贷的机构,经常因某人需要经济援助而发起组成,核心为亲属关系群体。航船有时作为信贷代理人存在,主要用于农民向镇上的米行借米。而当农民要向城镇的富裕人家借钱时,就需要向职业放贷人借取高利贷,不在地主制便以高利贷为基础。高利贷是非法的制度,它是由于农村和城镇之间缺乏一个较好的金融组织而存在的。广义地说,农村问题的根源是手工业的衰落,具体表现在经济破产并最后集中到土地占有问题上。信贷合作社的实验,在当时亦是失败的。
第四部分(第十六章:中国的土地问题):全书总结
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驱使百万农民进行英勇的长征,其主要动力是饥饿和对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
在当时,中国土地问题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国共两党之间绵延的征战使所有的土地政策都成为空头支票,农民的境况越加糟糕。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法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恢复农村企业是最根本的措施。
四.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近似于你所处的现实?
毕竟是写于抗日战争期间的调查报告。与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相比,中国农村的许多情况正在改变。譬如我所了解到的重男轻女观念的逐渐减弱,以及农村对教育的同样重视。在农村,机械化生产粮食的时代已经到来,家庭当中的壮劳力大多背井离乡,去更大的城市找寻生存价值。囿守在田园村落的只剩下老人和儿童。这是正在变化中的农村,但谁又能说,这样的变化比七八十年前的不变,出现的社会问题更少呢?宗族关系也日益淡漠,大家庭随着分家或经济上的扯皮逐渐分崩离析。孩子们取名不再遵循族谱,往上推三代便不知先人姓名者大有人在。但农村仍然热爱土地,仍然重视房屋院落的精美,有些地区仍将生个儿子作为传宗接代的头等大事。若费孝通先生还在世,看到目前变与不变,新思想和旧观念杂糅的中国乡村,又会写出怎样振聋发聩的作品呢?
五.其它感受
说来惭愧,在城市长大的我,对农村的稼穑料理一无所知。以至于在阅读有关农业一章时,对其中种植水稻的过程进行了一番完整学习。才知道种水稻不是撒进种子浇水施肥便可得以收获的,而是要进行插秧移秧水路的引进等一系列繁琐之举,才能让水稻成熟。果然粒粒皆辛苦啊。
其实书读至此,我开始对中国一些传统的习惯持怀疑态度了。如文中所言,中国人的特质是勤俭节约,但到了婚丧嫁娶的礼仪场合,则一定要炫耀自己财富的奢侈,这究竟是不是一种本末倒置?毕竟普通的日子居多,礼仪的场合几年一次。若是将礼仪的铺张浪费均匀分担到平日,让每一天的生活吃得更好穿的更舒服,这不比花里胡哨的讲究要有价值的多?可惜在中国,面子高于一切。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现在社会还会有层出不穷关于“天价彩礼”的新闻报道了,多少人砸锅卖铁为了婚礼的一时风光。国外读者若是看到,定会觉得无法理解吧。
蚕丝厂的工作解放了妇女,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关系。这就不奇怪费孝通先生要在文末大声疾呼“恢复农村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了。一方面,恢复农村企业能够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来带动整个农业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农村工厂的设立,能够使农村的传统家庭关系得到全新的改观,妇女地位提高,儿童也可在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大力需求下用功读书。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状态下设想的一面罢了。
目前,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正在缩小,但观念上的差距仍然存在。甚至一些三四线城市,与具有先进思想的大城市相比,差距更大。或者说哪怕沿海农村和内地农村,观念都千差万别。我深知万事不可能一蹴而就,观念的转变是个漫长的过程。还是以女性权利为例,即使这么多年过去,女性的地位不过提高了些许。在城市中的女性拥有工作读书选择婚姻和生活的权利,但仍有广大的农村,女孩子不得不为家中男丁服务,放弃本属于自己的一切,甚至某些地区还延续着“用女孩子收到的彩礼做男孩子娶媳妇的聘金”这样的做法。我畏惧传统文化中这种吃人的糟粕,它仿佛毁灭着每一个生而为女落户农家的姑娘的一生。
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向费孝通先生学习其严谨的写作风格和深入实地调查的态度,用自己熟悉的一点去呈现目前社会的现状,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主动做出改变,或许是作为一名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唯一能够为改变这个世界做出的一点小小的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