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 61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巩固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洋葱微课,PPT课件。
【学生准备】 复习正比例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填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 )比例。
(3)单价一定,总价和购买数量成( )比例。
(4)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 )比例。
【参考答案】 (1)正 (2)反 (3)正 (4)不成
[设计意图] 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 唤醒学生学过的知识,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比例?
预设 生: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两种比例。
师:你知道怎样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 生: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若是,再看它们的比值(或积)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则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预设 生:(1)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3)成反比例。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学过的比例知识一起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为顺利进入本节的学习做好准备,学生正确回答后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融入微课,教学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看到狗蛋三人出发前往“飞鱼观赏台”,那么他们会有怎样的数学经历?走,让我们陪他们一起克服难关。
多媒体播放微课“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1,观看视频,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是否成比例
预设 生:高度和影长相关联,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
师:根据题目条件选择正确的等量关系式
预设:选A,因为A左右关系式的比值一定都是k。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小结
解题步骤:
(1)找出相关联的量,确定不变量
(2)写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3)检验
[设计意图] 利用微课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入对新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让学生更清楚解决问题的步骤,为下个自主学习环节做好铺垫。
(二)教学例5,自主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出示PPT课件理解题意。
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预设 生:已知张大妈家用水量是8 t,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水量是10 t。要求李奶奶家这10 t水花多少元。
师:水费与哪两种量相关联?
预设 生:水费与水的单价和用水量相关联。
师:这两种量题中都告诉我们了吗?
预设 生:题中水的单价是未知的,但是单价在题中是一定的。
2.解题方法。
(1)算术方法。
师:谁能说出怎样用算术法解答?
预设 生:先求出水的单价,水费÷用水量,再求李奶奶家10 t水的水费。
列式:28÷8×10
=3.5×10
=35(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2)用比例知识解答。
①判断比例关系。
师: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预设 生:水费和用水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用水量=单价(一定),也就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即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
②根据正比例知识列出方程解答。
师:根据以上的分析怎样列比例?
预设 生: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3.总结解法。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回忆一下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
预设 生:
(1)理解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2)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3)如果成正比例关系,那么根据正比例知识列出方程。
(4)解答。
三、巩固练习:62页的”做一做“的1题
四、课堂小结: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64页的练习十一的6题、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