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则故事。
罗伯特,一个小镇的专职神父,服务于本教区的群众们。贝尔,50多岁,一名干体力活的工人,但他是个热心肠,对教堂的大小事务都很关心。
有一天,罗伯特接到贝尔的电话,说妻子刚刚心脏病发作,不治身亡。而今天早晨,他们还坐在一起吃早餐,有说有笑。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罗伯特决定去一趟贝尔的家,这是他的工作。
见到贝尔之后,他看见痛苦的贝尔,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的话,只能静静地陪在他旁边,等到法医验完尸,送上车。
罗伯特内心也很痛苦,他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称职的神父,在这种时候更需要他做点什么,或说点什么来鼓舞贝尔。但他什么也说不出。两人相对无言,就这样默默地坐了一宿。他回去后为此一直自责。
两年后,当罗伯特调离时,贝尔特地来给他送行,他泪流满面地说到,那天晚上如果没有你,我肯定挺不过来。
原来,陪伴的力量,不在乎做了和说了什么,即使是默默地坐在身旁,也能触及心灵,洒下爱的阳光。
02
我想到了一个朋友,是个幽默风趣的逗比才女,但是有次无意中聊起来,才发现她前几年,曾有过一段让她近乎绝望的痛苦回忆。
17年的时候,她老公跳槽回了长沙。两地分隔后,双方感情越来越淡,直至出现了离婚危机。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让丈夫觉得需要跑那么远。也不知道除了家中的父母,还可以向谁求助。没有了事业,没有了老公,在家看着孩子,相当无助。她也上过当受过骗,花钱在网上报过婚姻两性的咨询。她终日以泪洗面,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后来,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我爸爸陪我度过的,我妈妈那时都看见我就跑了,她给我做好饭都不愿意看见我。”她这样回忆道,“我永远都记得我爸爸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在家,他就在我家的沙发上,那一年,我每次半夜起来都看到爸爸,他真的就一直在沙发上。”
父亲没有给她太多启示,只有默默地陪伴,无论做什么事都陪着。
她说,从小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特别少,但那一年她感受到了来自父亲最深沉的爱。
现在,她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跟丈夫消除隔阂,重归旧好。她说,她用爱和行动力,来证明离婚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这些爱和动力,是从爸爸那来的。
“我现在碰见任何困难,都会想起我爸爸。”
陪伴,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链接。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深沉的爱。
所以,收起观点,放下建议,多陪陪身边的人吧!
03
你也许会说,上面的案例都是经历了人生重大变故时,亲友给予的“必要”的陪伴,可是我们普通人平时的生活交际中,并不太需要陪伴,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陪伴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可是,我通过拆书帮这个组织,发现以上是个伪命题。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非盈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组织。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加入拆书帮分舵以来,我经常听小伙伴们感慨说:“每次参加完线下活动后,都觉得能量满满,回来工作也充满干劲、孩子也哄的顺顺利利~”
还有小伙伴说:“最近很久没参加线下运动,我都抑郁得感冒了🙄”
按照往常的理解,一个学习组织,应该是在生活较单调寂寞,或者不满足于目前的平庸不前时(当然你也可以解释称之为“闲得蛋疼”),选择去参加的给自己“加料”的行为。有点像大学里的社团,就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单调生活而出现的。
可是在拆书帮,这里的伙伴们都是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还有娃要照顾,有家庭要打点。大家却都想要拼命抽空去参加。
无他,因为在这里,会有一群人的陪伴。一群三观相合的人给予的赋能陪伴。
我之前从来没想象过,像我这样一位内向腼腆的宅男,会有一群人毫不嫌弃地花10分钟,看着我颤抖着讲解完自己的读书便签;更从来没想象过,我会在加入一年后,像培训师一样,在台上连续讲足3小时,引导大家将一本难懂的概念书,拆解成一系列落地的行动计划。
嗯,这里不是拆书帮的硬广,只想说:陪伴,可以提升勇气,可以治愈孤独。陪伴的力量,是每个人成长和突破的必需品,也是我们随手可做的利他行为。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我们都能更好地互相陪伴。
最后,想起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曾经引用的一句诗名: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约翰·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