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首先向当地乡亲们表示问候,同时亲切勉励全国种粮大户要“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用“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一个永恒的课题”等鲜明论断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也为粮食安全指示诸多“粮”策。
坚守红线,强化危机意识
粮食不足、天下不安。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对我们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当前我国粮食虽连年丰收、价格稳定,但供求紧平衡的格局还未改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命脉,认真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1.3万亿斤粮食底线,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必须是良田。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
我国把粮食安全问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我国在粮食方面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2021年4月15日起,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开始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得以明确规定。要求我们党委和政府一起管、一起抓、一起负责、一起担责。各级领导干部应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老百姓能够认识法律,理解法律,遵守法律,充分发挥法律法规作用,让法律法规去约束损害粮食安全的一切行为。
推进创新,提高粮食“双量”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生产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发展设施农业,研发农机装备水平。走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实现现代化农业任重道远,我们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多最好的粮食,政府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百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摸索既方便又好用的“新点子”“土办法”,进而实现粮食质量、产量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