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显示方法包括:LED、LCD、OLED、QLED、MircoLED以及DLP投影、LCD投影、LCOS投影、电影胶片式投影和接近淘汰的CRT、PDP。哪种显示方法最好?可以说各有千秋且各种显示方法都在改进、升级,当下这几种显示方法之所以还在竞争并存,是因为每种显示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所和用户群体。从长远看,LCD电视、LED小间距屏、LCD投影、LCOS投影被淘汰是大概率事件;电影胶片式投影也有被淘汰的可能,这主要取决于数字式显示方法在色域方面能否取得与胶片相同的色域。
当下和研发中的显示方法及发展趋势:
1、LED(发光二级管显示):自发光,高亮度时,色域宽,但眩光(眩光会造成生物安全隐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对显示屏增加了眩光指数标准)、耗能;低亮度时,颜色偏红、像素点闪烁、色域窄、莫尔条纹。LED显示存在像素点间距大(或无法近距离观看),信号难以匹配,显示影像存在马赛克、暗点(或LED瞎灯)现象,且后期维护工作量极大,当下的室内小间距LED会面临多方面的新挑战。目前LED正向着更加精细化、可弯曲和改善暗场色域、减少表面反光、降低有害蓝光(波长小于455nm的高频率或低波长蓝光)、提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其中日本的Mirco LED更是将LED的表面反光对比度从34%提高到了90%以上,精细度也优于国产小间距LED。
2、LCD(液晶)显示:辅助光源变成偏振光,色域较窄,对比度较低,暗场图像较差,耗能较大(或光源利用率低),偏振光会导致不均衡用眼和过度用眼问题。LCD未来前途未卜,被淘汰是大概率事件。
3、OLED(有机薄膜发光显示):自发光,色域优于LCD,可超薄,可弯曲。目前小分子AMOLED正在向着提高成品率、超薄、可弯曲的方向发展;大分子PLED正在向着提高寿命、3D打印的方向发展,但其蓝光寿命无法满足要求。
4、QLED(光致量子点发光显示):光致发光,节能,宽(或广)色域。QLED既可以与现有LCD结合,也可以与现有OLED、LED结合,还可以与VOFRID结合。目前尚处于数字化和产业化阶段,距离市场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5、VOFRID(光纤发光沉浸式显示):辅助数字光源或自发光,可实现零边框、内圆球面显示和自由曲面显示。VOFRID既可以与现有的LCD、OLED、LED结合,也可以与量子点、有机发光材料结合形成新一代更节能、更护眼、更宽色域的显示技术。目前光纤自发光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距离市场化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