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梅在《悲观主义的花朵》里讲,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我们会爱他最久。
南京就是这样的城市——要找他的错容易,要数出他的好又让你说不尽。南京有千般不是,总是故障的二号线,刚立夏就让人耐不住的高温……但说来又是多多的好处。城中心的玄武湖,千折百转的台城,绿荫满城的梧桐……都是这城市里让人回味的故事。
因为南京没有春天,所以初夏是最好的季节。阳光很暖 ,但又不见得太热,梧桐已经长出来了,郁郁葱葱,把阳光拆碎,再铺上一地斑驳。各色的花都开了,暖暖的温度里能够闻到说不清的幽香。老建筑的爬山虎也旺盛了起来,衬着灰的瓦,红的窗棂,就像是一本幽幽的幽幽的老书,书页晃动,时光又回到了二十世纪最开始的时候。
有时候会想,这样的日子里,最愉快的事莫不是在炎炎的午后,坐在能看见老房子的位置,窗头有一丝丝爬山虎落下,窗外有花,有正在从新绿变成墨绿的树丫。泡一杯绿茶,看一本老书。无数次想过这样的夏,是对于安静日子最大的期许。
南京的午后。应该是有大大的太阳密密地透过老梧桐的枝桠稀稀疏疏地落在温暖的地上,沿途 的雪松混合着苍翠的柏树在阳光里落下笔直的身影。透过郁郁葱葱的绿色可以看见灰色的砖墙和朱红色的窗棂,像一扇隔在现在与过去的大门,吱吱呀呀地就是不肯打开。应该有带着笑容的年轻女子坐在1912星巴克靠窗的位置,披着长发喝着她的咖啡,随手翻着流光溢彩的时尚周刊。让时光这么温吞地滑过。
南京的午后。应该是有一圈彩虹围绕着这个太阳,有人抬起相机逆着光拍下这个建筑物模糊地侧影和这辉煌的光圈。远远地有樱花瓣飞过来,混合着梨花的清香,就像萦绕在这个城市周围缓慢的岁月流影。让她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芬芳,如同秦淮河般的源远流长。
南京的午后。应该有遛狗老人的南京话,就像是颐和路的老槐树里藏着的老去岁月。仿佛是在夫子庙旁品一口老酒,在湖南路上吃一碗赤豆元宵,有着时间和岁月的味道。
南京的午后。应该有民国故居郁郁葱葱的爬山虎,掩盖不了那个年代的雕梁画栋。轻轻地走过红砖墙,低矮的门洞里有着明明灭灭的灯光,就仿佛是一百年前的安静与淡然,就像一个老人站在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前安定地看着迎来送往时光飞逝。
我始终觉得南京像个老人,动作有些迟缓,安静稳妥。就像整座城市里植物,挺拔高耸的松柏,接天连地的梧桐。都是大气磅礴的树种,沉稳踏实,于一枝一叶中透露出这座城市沉厚的过去。
南京的缓慢很独特。不像成都的慢节奏中带有那么一股子辣劲,是一种在快节奏之后缓慢的休憩。南京的缓慢,就像是骨子里生长出来的,像是被毒辣的日头和没有暖气的寒冬磨出平顺宁和。就像是什么也不在意,什么也不期许,什么也不羡慕,什么也不强求。来宁三两日的朋友对我说,南京人真是做自己。做生意的南京人看心情,卖不卖出去都好像没什么关系,无所谓赚了多少钱。有被从空荡荡的晚晴楼里赶出来的经验,也有出租车师父因为不顺路而被拒载,倒不生气,只觉好笑,这种“做自己”真是理所当然。
广州路上有家先锋书店,大概算是南京的文化地标了。除了常常会有的沙龙讲座,这里算得上是读书的好地方。难得的独立书店,更难得专设了书桌给大家看书做笔记。有时候想,大抵只有在南京才会有这样的书店,不像是书店,更像是沙龙。转念想,就算是有了这样的书店,又有多少城市里人们能平心静气地享受这一份宁静呢?细细想,这便是南京的好处了。
南京不算大,仿佛无论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一转身就回到了新街口。然而这城市又是那样的大,怎么也逛不完。
在南京的日子很长,又好像很短。
站在鸡鸣寺上看南京的古城墙,记忆里还会搭配着初春没有冒芽的嶙峋枝干,显得有些萧瑟和悲凉。
站在玄武湖畔看南京的剪影,似乎还能感觉到南京的夕阳一点一点沉下去的样子,让这城市更添上了几分动人的色彩。
两次徒步穿越长江大桥,寒风瑟瑟,站在北堡看他蜿蜒下去,灯火辉煌。
三次拜访钟山,中山陵的松柏和明孝陵的樱花,都是南京初春带来的惊喜。
这城市不似北京的大气,上海的妖娆,成都的娇俏,武汉的爽利,他的沉郁自成一派。
他接天连地的梧桐,挺拔峭立的苍松,还有颐和路低调却显赫的小院,都显出他不言自明的气派。
这城市,有南唐的华丽,有明的恢宏,有民国的腔调,还有伤痕的味道。
去过大屠杀纪念馆3次,两次入馆,一次在门口徘徊。
无论是广场上的雨花石还是黑色大理石建筑带来的压抑都让人记忆犹新,我无数次地说,这是中国最好的纪念馆。
如果有人来南京,我都会带他们去纪念馆,因为这是这座城市也是这个国家不可抹去的记忆。
那些血泠泠的证据和累累的白骨,才是这个城市最惨痛记忆的证明。
我始终记得大一教授的最后一堂历史课,他关上书说,最后一课我要讲讲南京。
三十万人的生命,燕子矶染红的江水,还有邑江门徒劳的抵抗和拉贝故居杯水车薪的救援。
我想不出,中国的哪座城市会比南京更悲情,悲情到想起来都觉得南京是灰色调的,就仿佛他的天从来都是阴沉欲雨的。
南京的雨花石多过梧桐,累累尸骨亦多过才子佳人。
我想,用坚韧来形容南京再合适不过。
历史让这座城市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辉。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