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姥姥姥爷在的日子里,小z挺幸福的——因为每天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有好吃好喝的等着她。姥爷戏称: 小z就是我们家里的小中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珍视的一笔财富,也值得被爱护,不过我却不想让小z真的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因为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她而转的。
记得小z两岁多的时候,曾经有一天我和她躺在床上玩,应该是在打打闹闹然后她想坐在我的身上,她太过执著我反对无效,我翻身坐起来郑重其事地对她说——小z,如果你要这样坐,妈妈会很难受很不舒服,或许还会受伤,我们可以换一个玩法吗?
小z先是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呆了一呆,然后——就哭了,哭得还挺伤心。估计在她眼里之前妈妈是个完全“神”一样的存在,陪吃陪玩陪睡还是个温暖的大抱枕,是她可以无所顾忌依靠的安全港——怎么就突然“不好用”,能够自己伤心和不舒服起来了?
或许这只是一个无意的启蒙方式,但是学会区分“自我”和“他人”,是孩子心理发展所要走出的重要一步。
2.
“自我中心化”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皮杰亚的理论认为,对小婴儿而言,他们真的是用自己是宇宙中心的视角去判断世界的。婴儿和外界联系的点,来源于自己的需要,出发点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他们而言,不存在别人的视角,也不存在事物和事实本来的样子。
随着小朋友语言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自我中心化”其实有了一种不太一样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小孩子会表达他们的想象——因为在此时,世界仍然是他们想象中的世界,他们并没有足够的判断能力,把“实际存在的”和“自己想象的”区分开来。有个身边的小例子,上周有一天我问小z,你中午吃得什么?她回答有吃香蕉(可是明明没有吃),我觉得不是刻意撒谎,香蕉是小z 最喜欢的水果——或许在她自己编织的故事中,她已经吃过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有感情有个性的同样意义下的个体,无论是别的孩子,还是大人,甚至动物,都是可以经历和他/她自己一样的感情变化和内心感受。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解力上的提高,同时还代表着——理解他人也有自己的视角,让从他们的视角看待世界成为了一种可能。
3.
“去自我中心化”过程的另一重要义,就是引导孩子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象”。
“想象”有一个更“通俗”的说法叫做“脑补”。举个例子,小孩子大多都“脑补”能力丰富——小朋友都怕孤单,怕黑,问他们原因,“脑补”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他们怕自己得,往往是自己想象中的东西,比如“怪兽”,比如“鬼”,原型大概在自己看过或者听过的故事中,他们自动把听到的事物带入到了现实。
这些大人看起来轻而易举可以分辨的,在小孩子的世界未必很容易,但为什么这个区分很重要呢?我们不妨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假设一件事情有它客观存在的事实部分,但一个人来了,他观察到这件事情,或者听说了这件事情,或者仅仅是依据以往的经验,那么在他的眼里这件事情的样子,或者是他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就是他的主观认知。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一致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完全一致,但如图示肯定有一部分重叠,而重叠的面积,受这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
而人的认知水平,往往是随着年龄增长和经历丰富不断进化的。认知的意思,首先是看到了什么事情,其次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往往因为我们自己的解读角度偏狭,或者本身就受情绪的控制,我们眼中的“事实”,很可能离真正的事实相差甚远。青少年的成长经历特别能够体现“我认为”这个视角的强大威力。因为青少年本身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自己产生的情绪往往不知道怎样掌控,与此同时,又拥有强烈的自我感受,在这一段时期,他们“认为”的世界往往十分自我,并且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当然,并不是只有青少年才面临这样的困惑和挑战。在美国的小学教育系统中,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加以掌控,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他们区分心境和现实的区别。这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修炼过程——虽然人无法做到完全客观,但至少这种分辨力的提高让很多事情变得更为简单,比如交流。
4.
如果我们仍然用上面的图示方法演示一场交流发生的背景,或许可以这样画:两个人沟通,彼此都有代表自己主观认知的圆圈,都代表了一部分的客观事实,但又掺杂了相当一部分自己的主观认识。如果每个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自己的认知当做全部真理的话,这场交流很可能完全进行不下去。幸运的话,在这两个圆圈的交集A,是可能达成一些共识的,否则,这场沟通只会是失败的沟通。
因此,如果要提高沟通的成功率,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认知和真正的客观事实是有区别的,尽力去分辨属于主观的这部分,另一个途径,则是尽量扩展自己的认知,以求和客观的事实尽量接近。
而我们要训练孩子和自己的,就是借助“自己”与“他人”的视角,去分辨这个“客观”和“主观”的区别。
理解了其中的区别,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增长智识,能够更明晰地辨别别人话语中实在和虚幻的部分,不被形形色色的“伪装”和“欺骗”所迷惑,更重要的是帮助自己在和世界发生联系的时候,更少地受到单一和偏狭视角所带来的困扰,掌握更客观的方法判断事情,解读周遭的一切。
因为迟早,孩子不会只是家庭的一员,他们还会是社会的一员。对自己的位置有准确的判断,是适应这个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