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闲暇时候看了电影《三城记》,奔着作家张婉婷和几位影视界还算靠谱的演员去的。全剧仍是以战争动荡年代的爱情悲欢离合为主线,从男女主人公经历的安徽,上海和香港三城为点,剧情朴实娓娓道来很有代入感,汤唯展示了一贯的文艺范,将一位命运坎坷颠簸的母亲描画的有血有肉,而刘青云的硬汉和不羁却在和汤唯忠贞爱情的世界里刻画的侠骨柔情,动荡年代的造化弄人让这对爱人三城之间牵肠挂肚和不停颠簸。还有秦海璐的人物命运,演技自不必说,于是四个主线人物的“颠沛流离”贯穿了整个剧情发展。
当然这种战争爱情的题材在全球早已不再新鲜,这种恒久的电影主题元素在任何年代的出场都不会遭受冷遇。只是这部作品的节奏感,代入感以及演员表演小人物命运的亲切感会让观众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感染观众。而反观前不久吴宇森的《太平轮》,同样是巨擘级的阵容,然而放映之后的沉没效应却让影迷们觉得惋惜连连,本身小人物的故事就应该用小人物该有的主线去引领和串联,为何非要将所有的好元素乱炖在一起,让人在眼花缭乱之余反而觉得华而不实,更无感染力可言。其实仔细想想,这与当今时代发展背景息息相关,如今讲究快餐式生活的人们,更加注重效果和实用性,尤其是对一些有不错思想层次的观众更是如此,绝非仅仅像过去打着各种噱头和时髦的东东就能轻易糊弄。这个道理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是如此,要考虑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定位” 这份工作它面向的受众群在哪里,它的成果想要达到的效果和价值在哪里,然后针对这些目标去有的放矢的制定可行的策略,这或许能在保证最大工作质量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其实对于我们部分观影者而言,关注点根本不是盲目跟风的票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口碑,而这种口碑事实上还得源自于故事的叙述能力和完整性。即使没有票房,但一个好的故事出来它一直都会是有灵魂和生命力的。
学术也是如此,反观如今的国内基础科研,一大部分项目就犹如巨擘《太平轮》各种乱炖,把好的元素全部用上,却唯独不去考虑这个项目最后成品之后的实际效果,只是够炫够酷,够财大气粗,可是这样一种付出与产出比极低的项目它的生命力又能维持多久。而在国家目前投入如此好的形势和机遇下,这些工作者更应该做好按需分配和科学合理规划,最大程度的提升投入产出比,这样也才能对得起劳苦大众的纳税钱。这几年通过在国内,香港和加拿大三城的学习生活,也让我越发体会到中国政策制定者的初心是很好,可惜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和配置,导致太多的资源被无情的浪费掉。这种浪费是极其痛心和遗憾的,同时看看各地区单位投入产出比,更是低的让人寒心。当然这些状况还是需要些时间去不断调整和改进,但是若是思维和决策方法不对,这种局面只能会让国家科研元气大伤,因为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现在形势和经济是不错,但是它还有不好不佳的时候,若是在好的时候一味的铺张浪费,不知节制,那么当不好的时候来临时,再加上科学管理模式不成熟,那么后果可能就会像巨擘沉没一样,虽在意料之中却又让人无比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