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老街”是深圳的象征,是深圳的根。
在深圳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东门老街是深圳最热闹的地方。而让很多人不解的是,深圳为何只有东门而没有南门、北门和西门?如果有,东门之外的三个门分别在哪里?
传奇的地方,总能诞生传奇的段子。不知从何时起,一个传说成为主流媒体的声音——
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繁华特区,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徐蕾《深圳:小渔村创造伟大奇迹》,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2月2日,第3版。
深圳原本是南中国的一个小渔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一跃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杨世国、程全兵《深圳:“创新之城是如何炼成的》,人民日报刊海外版,2015年4月15日,第07版)。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深圳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世人见证了无数“深圳故事”、“深圳速度”、“深圳奇迹”……(盛卉等《时隔5年,深圳再上人民日报头条反映了什么?》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5年6月19日)。
37年前,位于华南的深圳经济特区,从昔日小渔村起步,发展成繁华都市,引领珠三角经济增长极崛起,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霍小光 等《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华社2017年4月13日长篇通讯。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近十年来全世界共同的呼声,深圳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到期今天世人瞩目的大都市,无疑深刻地阐释了发展的形式和内容……(刘筱《转型时期深圳城市空间管治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小渔村还不过瘾,为了突出深圳过去的落后,还特意加上一个“边陲”。
……
小渔村的说法始于何时,出自何人之手,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渔村”在彰显深圳成就的同时,也在抹黑深圳。它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深圳是经济强市,也是文化沙漠,因为深圳只有区区几十岁。但是,问题来了:既然深圳市脱胎于小渔村,为何不叫渔村市而称深圳市?深圳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正确的答案是:深圳脱胎于原广东省宝安县。1979年1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1980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之所以将这个新兴的城市命名为深圳市,是因为原宝安县政府所在地就在深圳镇。
“深圳”地名始见于史籍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于清初建墟。当地的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即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据康熙《新安县志﹡地理志》载:“惠民桥,在深圳,河沟深浚,凡遇雨潦潮涨,往来维艰,更有不知深浅者,动遭淹溺,康熙28年巡检廖膺宠建造石桥,名曰‘惠民’。惠民桥即现在深圳人民桥的前身,而人民桥下的清水河,就是“深圳”得名的那条河沟。
清康熙七年(1668年),清政府地新安县边境修筑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1座墩台为边陲哨所,深圳也因此而逐渐成墟。当时,深圳附近相继出现了赤勘村(今蔡屋围)、罗湖村、隔塘村(今水贝村)、湖贝村、向西村、黄贝岭村和南塘村,几个村的族人在几个村落之间的深圳建起了集市,名为“深圳墟”。清康熙年间的《新安县志》中,可以见到对“深圳墟”最早的历史记载。1913年,广九铁路建成通车,罗湖车站启用,深圳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
民国二十年(1931年),深圳设镇。1949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赣湘边纵队开进深圳镇,深圳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深圳的第一个行政机构——深圳镇人民政府成立,赣湘边纵队一支队三团政治干事陈虹,任深圳镇解放后第一任镇长。1953年,宝安县委、县政府从南头迁至深圳镇。1979年,撤宝安县,设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同年,撤深圳镇,深圳之名则由深圳市沿用下来。
回到东门的话题,关于东门,坊间有两种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东门,并不是深圳镇的东门,而是集市开市、闭市的栅门。因为只是集市开、闭市的栅门,整个集市只在东边开一个门也属正常。南方的墟,在北方被称为集市,相当于现在的集贸市场。其二就是深圳成墟进而发展成为城镇之后,虽然名字还叫深圳墟,却也修建了解城墙,并在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开了大门。现在所说的东门,可能就是当年深圳墟的东大门。只是经过多年的风雨沧桑,到了民国时期,深圳墟只有东门得以残存。解放前后,残存的东门也毁于一旦,而“东门”这一叫法却流传了下来。(刘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