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好像是当下很多人都正在经历的一个状态。
诸如,有时极其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渴望证明自己,但一回头又对安闲田园的生活心生向往;既想要享受物质上的舒适,又拒绝承受身心精神上的压力;还有很多单身的年轻人,既渴望亲密,但某种层面上又拒绝亲密。内心似乎始终有几股力量角逐着,不分胜负,导致人只能滞留在某一个阶段,丧失真正的行动力。最怕还有一部分人,等到意识到自己太过拧巴的时候,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不住地自责和愧疚……如此看来,“拧巴”这个状态实在不太讨喜。
但回过头想,人为什么会拧巴呢?
前阵子,看罗翔和余华谈论《活着》时的一段对话。罗翔分享他阅读《活着》的感受,说到有一点,是他越来越领悟到,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他说,“人生真正的战场还在我们的内心,就像柏拉图所说的,人的理性、激情、欲望,这三个东西始终在征战,三个东西保证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保持一种合乎中道。”
理性、激情、欲望。忽然发现,或许,拧巴的初始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权衡,是人在面对这三者的拉扯时开始的思考与取舍。
权衡本身并无坏处,甚至于人之所以为人,为文明人,为社会人,正基于此,基于人懂得趋利避害,懂得思考。换句话说,理想的状态,或许是人在权衡中能做下取舍的判断,然后顺其自然。而所谓的“拧巴”,就像一种过了头的权衡,既想要这个,又舍不得那个,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一不小心就内耗过度。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但是又感觉身心俱疲。
演员吴越在接受一次访问中提到一句话,叫“允许一切发生”。
第一次听这句话,就被感染到了,这实在是一句太柔软,且太有力量的话。当一个人可以允许一切发生的时候,所散发出来的气场就不是拧巴,而是松弛,不是紧绷,而是柔软。
允许自己不太理想的状态,允许他人的批评和误解,允许事情并不一定都按计划发生,允许意外,允许变动……甚至说,真正的不拧巴,或许也包括允许自己“拧巴”。
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面临矛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决断的时候,允许自己脆弱,允许自己犹豫,允许自己没有办法那么杀伐决断,这种接受与“允许”其实就是把一颗不安的心安放到一个包容的、柔软的、温暖的怀抱里,然后在温柔的安抚中,将那个原本牢牢系上的结松散开,情绪的线索也就向着好的方向一点点走下去。
想起曾经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自己其实是特别拧巴的个性。很多时候因为太过在乎外界的评价,包括身边的朋友、父母,公司的同事、上下级,还有来自社会的评价等等,他曾经一度非常痛苦。因为真的去对照自己的想法、能力、观念,你会发现很少的状况是顺的、是一致的,大多时候有出入、甚至对立的、矛盾的状况才是普遍常见的。
所以,他常常在一个个纠结的过程中拖延,而事情的结果往往是不管对方还是自己最后都很懊恼。他说,其实到现在他都很难改变自己,但不一样的是,当他在一个朋友处获得理解的时候,当自己的内心也开始坦然观察每一次的犹豫和拧巴,他就好像得到了一些释然。如同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原来事情即便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却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图片
图 | 橘涂初四
图片
印象中,有一回和闺蜜聊起《红楼梦》,说如果自己有一个女儿,会更希望她像书里的谁?
答案不约而同,史湘云。
一个不太在意谁的眼光,随性且自由,甚至还有一点点天真的任性,这样的女孩儿,一定是很多父母心中最珍贵的女儿的样子吧。倒不一定和出身、财富、地位有关,而是一个内心不拧巴的人,会比较少心里的苦。简单一点、快乐一点,日子也好过一点。
有时候想,再多人生的修行或都是一种回归,回到生命状态本初的那个真上。如此,让生而为人的苦闷慢慢重回生命的欢喜。就像每一朵长在天南海北,勿论庭院花园、废墟杂丛,还是乡间小路、岩石峭壁……的花,天然接受自己就是这样一朵花,然后任性地、无所保留地、骄傲地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