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幼升小大战暂时告一段落了,期间上演的民办小学用公务员行测题考家长智商、登记学生外祖父母身份职务信息等让人瞠目结舌的或明或暗的筛选手段,使得今年的幼升小增加了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好的民办小学家长们都趋之若鹜 ,这点很容易理解。毕竟顶级大学的文凭如今还是职场入门的坚实敲门砖。要进顶级的大学最好先上顶级的高中,要进顶级的高中最好先上顶级的初中......层层递推,竞争早从入学前就开始了。按照目前的教育制度,评价一所小学好坏的标准是升学率,特指能够升入好的高等学校的概率。这两天网上已经有人按照北大、清华、复旦、交大2016年上海生源的录取数据倒推出了上海各类高中、初中、小学能够考取北清复交的概率了。在这分新鲜出炉的排名中,民办小学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由于民办小学相比公办小学来讲受到的教育政策限制较少,其升学率高,意味着能够获得的生源也就好。获得的生源好,也使得学校和老师在教育方式、教学积极性上相比公办学校要高,生源师资和升学率相辅相成,使得好的民办小学年年热门 。而回头看公办小学,受到“托底教育”思维的影响,大部分的公办小学得到的生源可能是经过民办小学“筛选”的,又因为按地段划分生源,会导致生源资质参差不齐。由于是非盈利性质,公办无论在教学方式或是师资力量上相对民办来讲可能没有太多竞争力。以上两个原因叠加导致公办小学升学率相对较低。而升学率低,也意味着下一年能够吸引到的优秀生源就更少。未来会有更多的家长抱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挤破头地要将孩子送入民办小学,以期增加进入顶级学府的概率。
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我非常理解那种“把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父母心。我也认同一定的“鹰派”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以前只需要和身边的人竞争就好了,现在是要同全世界的精英竞争。别人都在努力,天天想上,你原地不动,就是落后了。但是,在你决定进行“虎妈狼爸”的教育之前,咱们还有三个问题需要好好聊一聊。
1、如何看待学习?
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要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世界变化这么快,早已不再是求学二十年够用一辈子的时代了,如今的大学生,往往还没毕业,在校学的知识已经过时了。那怎么办?只能终身学习,孜孜不倦。学习不再是一件短期(二十年)的事情,而是长期(终身)的事情了。正因为是长期,更需要讲究方法策略,就如长期投资一样,需要的是分段、持续、均衡的投入,而不是一开始就押上全部。分段好理解,可以粗略地按时间分为学校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更细一些,学校的教育还可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工作上还可以根据职位等级不同再做细分,每一个阶段学习的侧重点和方法都不太一样。所谓持续,主要指得是学习积极性的持续。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班往往都关注于奥数要上几门?英语要考几级?语文作文怎么写能得分高?培训机构的开班对升学越有帮助,越能获得家长青睐。学习知识很重要,但知识学习只是长期学习的一小部分内容。问问那些在职场混迹十多年的人士,学校教的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有多大?答:70%的帮助来自工作中的学习;20%的帮助来自向他人学习;10%的帮助来自早期的学校教育。既然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未来长期的工作生活中仅有10%的助力,那么如若早期用力过猛,进行知识填鸭必然会磨灭孩子的学习热情。没有热情,再怎么“赢在起跑线上”,也会后劲不足了。最后再来说说均衡,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兴趣的培养必不可少,尤其是类似乐器、体育、写作这类一旦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事情。让孩子至少体会一次全情投入,达成目标的过程,认识到刻意练习和自律的重要性。将注意力均衡的分配给兴趣和课业学习,对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2、到底和谁比较?
前几天同事群里晒出了明珠小学一个小学生的简历,爸妈都是公司总裁,孩子本身素质也很好,成绩好,舞蹈、钢琴样样精通。看到这样的简历,当妈的同事们无一例外都感到深深的焦虑,甚至有个刚结婚不久的同事,已经开始为她将来的宝宝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而感到不安了。比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你家孩子学一门奥数,那我家的得学两门;你家孩子上外教英语,那我得来个外教一对一;你家孩子会游泳,那我得带我的孩子去学溜冰......这样的比较永远都没有尽头,看似人人都在学习,都在进步,都在成长,却又总是没有安全感,永远处于焦虑中。若你已经是这样,那不妨停下来,认真想想,除了同别人比较,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式?比如,试试关注于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每天和过去的自己比,能够看到自己点滴的变化,甚至是带有增长率的变化,会让内心更加的自信和富有安全感。每天和过去的自己比较,长期下来就会意识到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神话,要成功,必须耐心的慢慢来。每天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就不会盲目地羡慕别人的成功,因为你知道别人的成功,也是经过点滴的、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达成的。把注意力从别人身上转回到自己身上,每日进步一点点,才是注意力正确的使用方式。
3、怎么理解多维度竞争?
很多家长都明白多维度竞争的重要性,所以在娃的全面发展上是不惜拼尽全力的。不光是课业成绩要好,还要有拿的出手的兴趣爱好,钢琴也好、小提琴也罢至少要会一样吧;舞蹈也好、跆拳道也好、足球、篮球也罢,至少要会一项体育运动吧;奥数学一门,乐高学一门,再来一门围棋增加思维锻炼吧......孩子越学越多,牛娃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恨不得十八班武艺都加于娃身,若是写剧本的话,那自家的孩子最好是全能娃的人设。那还有没有别的多维度竞争方式呢?家长们这么卖力地拼娃,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隐藏逻辑,那就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啥出息了,没挣到大钱,不能像土豪父母那样让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只能辛苦孩子,让他好好努力,培训班再贵,我咬咬牙也一定得出!”那么既然羡慕又拼娃又拼爹的潇洒,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尝试一下呢?觉得自己没出息,那就努力让自己出息呀!觉得自己没赚到钱,那就努力工作,提升能力呀!努力培养娃,不代表自己就可以停止成长,想让孩子体会付出能带来收获,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那就先自己也尝试一下。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求学路上最大的帮助。
总结一下,学校教育、文凭只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不可缺少,但也不是万能的,家长们不要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要知道,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对待眼前的每一刻,需要我们有包容心,以及一种淡定的态度。我们致力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位终身学习者,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也转变成一个终身学习者。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