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十二事变发生后,当收到千里之外的电报时,赵四心急如焚。她知道,正在危难中的张学良,此时此刻最需要爱人的抚慰和照顾。
于凤至赴美就医,能与张学良朝夕相伴,服侍他、安慰他的只有自己,自己也许就是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支柱了。可是,转念一想,赵四又犹豫了。
儿子闾琳不满10岁,既无能力独立生活,也无亲人在香港照顾,而赵四将要去的幽禁之地,条件恶劣,无辜的闾琳是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如何妥善地安置儿子,成了困扰赵四最大的难题。在苦苦思索中,赵四想到了张学良的美国朋友伊雅格。赵四秘密地去了美国,找到伊雅格。之所以是秘密的,是因为孩子的行踪必须对外封锁,以免遭到意外的加害。
托付容易别离难。当知道妈妈就要远渡重洋、离他而去的时候,闾琳突然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面失声痛哭,一面不顾一切地扑到妈妈的怀里,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哭喊着:“我不在美国,我要跟妈妈走,妈妈去哪我去哪!”
赵四看着已哭成泪人的爱子,肝肠寸断,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
她硬着心肠拉开闾琳抓着自己的手,捂着脸快步离去,身后闾琳的哭声越来越大,赵四不敢回头,她怕自己稍一迟疑便再无法离去……
从此以后,赵四小姐,就过上了跟随张学良的软禁生活。
这个时候的赵四小姐,去了贵州。中国特工之王戴笠,听到这个事情以后,不由得赞叹,此生得此红颜,汉卿死而无憾。
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赵四小姐的到来,宛如一道阳光,照亮了幽深的阳明洞,也令张学良沉郁的心情豁然开朗。从此,在与世隔绝的漫长岁月里,赵四小姐始终陪伴着张学良,忧患与共,相濡以沫。
为了照料好张学良的衣食起居,从小娇生惯养的赵四小姐素面布衣,成为地道的家庭主妇。她亲自动手为张学良剪裁衣服,亲自为张学良烹饪可口的饭菜。张学良有几颗假牙,保养假牙要用一种细线绳,她就一根一根地用手捻成,然后打上蜡料备用。
他们一起养鸭,种菜,后来张学良对明史开始发生兴趣,又是赵四小姐为他查找资料,整理卡片,完成大量的文字工作。
由于所居之地多为偏山僻野,没有电,在油灯下看书,张学良的视力锐减,读书看报颇费力气,赵四小姐就读给他听。
后来,张学良他们去了台湾,去了台湾以后,他们还是过着被软禁的生活。这个时候的赵一荻依然,保持了一针一线亲自为张学良做衣服的习惯。
赵四小姐为了与他相守,一生都不能回拜赵家门。在张学良过去的28年幽禁生涯中,有25年是她一个人陪同。
在失去了人身自由、失去了头顶的光环后,赵四小姐是他唯一的情人,唯一的知己,唯一的倾听者,唯一的精神支柱……
悠悠往事,不堪回首。三十多年了,虽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朝夕相伴,早已是事实上的恩爱夫妻,但对外,她却一直只能顶着“私人秘书”、“侍从小姐”这些不明不白的暧昧称呼。
虽然她丝毫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从来没有半句埋怨之辞,但作为女人,一个为爱人甘心奉献了一切的女人,她心底的遗憾却总会若隐若现……
张学良到了台湾后,在宋美龄的影响下,准备信奉基督教,但却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基督徒只能有一个妻子,张学良必须在于凤至和赵四之间作出选择。
在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张学良的心里确实格外沉重。最终,他作出了痛苦又无奈的决定,和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
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并交由由美国前来探亲的长女闾瑛(于凤至和张学良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均已亡故)和其夫婿陶鹏飞,由其等将信转交给于凤至。
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了回信:“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堪称风尘知己。尤其是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陪侍汉卿,真是高风亮节,世人皆碑。”
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
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张学良和赵四的证婚人是百岁高寿的牧师陈维屏,婚礼邀请的嘉宾虽然仅有12人,但层次很高:其中有蒋夫人宋美龄、总统府秘书长张群、国策顾问何世礼、立法委员王新衡,还有著名画家张大千和与张学良同年出生、同名汉卿、在沈阳一起长大的冯庸。
这一天的赵四小姐,虽已是年过半百,看起来却是神采奕奕。得体的红色旗袍,颈项上着意佩戴了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清新淡雅中又透出几分华贵,让人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妙龄少女。
当深情而庄重的圣歌响起时,赵四小姐踏上别具匠心的婚礼圣坛,有多少人能了解她迈上的这一步是经历了怎样的漫长时光。
40多年来,新闻媒体不知报道了多少次有关张学良的消息,但最轰动的就是这一次了。
人们纷纷抢购报纸,一睹为快,报纸甚至脱销。对于这场迟到得太久的婚礼,台湾《联合晚报》的贺词最可以代表外界的心声:“卅载冷暖岁月,当代冰霜爱情。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此后的赵四与张学良一起信奉基督,心如止水,不再闻窗外之事。在其编写的证教小册子《新生命》中,赵四小姐写着:“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才肯舍去他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