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欢迎交流
罗胖在得到上请了30天的假,在这30天的假期内呢,当然不会让大家闲着。他邀请了财新的总编王烁,花了半年的时间制作了一个课程《30天认知训练营》,来填上这个空档期。
现在王烁老师的《30天认知训练营》,已经更新到第25篇了。而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收获了很多,基本上王烁老师的每一篇分享,都能给我带来一种“刷新认知”的感觉。
我也觉得很有意思。这25篇里面,其中有三篇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基因”这个概念。分别是:
02 什么是思考,怎样更好地思考
21 误解进化论:你可能是基因的奴隶
25 基因编辑 | 基因能定制,会有多恐怖
我在昨天听完第25篇之后,想到了之前的两篇,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大致构思,现在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1、亿年机器人
出自:02 什么是思考,怎样更好地思考
相关书籍:《直觉泵与其他思维工具》
亿年机器人这个思想实验,来自丹尼尔·丹尼特的《直觉泵与其他思维工具》( Intuition Pumps and Other Tools for Thinking )。这个思想实验的描述如下:
如何让自己看到亿年以后的世界?
如果你想亲身看到一亿年后的地球,现在能想象的惟一办法是休眠。你爬进休眠舱,然后在一亿年后醒来。
可是,问题没这么简单。休眠舱需要经受一亿年考验,要保证能源供给不断,要能经得起环境灾变,万一受损还得自我修复,数不清的考验它都得能应付,否则你就再也醒不来了。你也不能找一个“理想”的位置,就将休眠舱放在那里不动,因为你无法预测未来是否会有地震、海啸等其他自然灾害,未来无法预测,那怎么办呢?
制造一个能感知环境、回避风险、寻找资源的机器人,把休眠舱放进去。
要求机器择机而动,你从一开始给它下达了指令,“让我活着”,然后便沉睡一亿年,不再给它临场指导。你的机器人必须能够自己制定策略,“知道”如何去寻找资源,如何转移到安全地带,如何预判和回避危险。
这些你既不可能都提前想到,就算想到一部分你也不能事事都提前准备,你准备不起:所需资源太多,太笨重,更不能适应环境变化。
挑战不止于此。未来一亿年不会只有你的那个机器人,可能有许多机器人,彼此竞争、合作。你的机器人得具备合纵连横的能力,需求层层嵌套。
如果你的机器人最终不辱使命,将你保存到一亿年之后,那么它多半发展出了自运行的能力。你在休眠中,不能实时控制,机器人在保存你生命的最终目标之下,根据环境变迁,会自己衍生出许多次生目标。这是天大的事:衍生就意味着脱离,脱离于当初的目标。
描述完这个思想实验后,王烁老师说到:、
“讲到这里,你应该多明白一点了。这个故事中的机器人就是人类自己。......从基因不得不赋予人类学习能力,授权自主决策的那一天起,基因失控,人类自立,就成为注定的结果。”
听到这的时候,我的脑子“嗡”的一下,感觉就像被人从后面敲了一下。
“我”只不过是个机器?是为了让“基因”能看到亿年后的世界的机器?
2、进化论误解
出自:21 误解进化论:你可能是基因的奴隶
相关书籍:《自私的基因》
王烁老师现代我们理解了进化论:
第一,个体繁衍复制的成功率有差别
第二,个体的形状(traits)有差别
第三,繁衍复制成功率与性状的差别有相关性
第四,性状可遗传
说了四个关于进化论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物种朝着某个方向进化,变得越来越完美。它的潜台词是,人是进化的目的。
第二个误解,自然选择是弱肉强食。潜台词是道德知识遮羞布,不道德才能当赢家。
自然选择既不是不道德的,也不是道德的,它无关道德,是非道德的
第三个误解,金华着眼长期
进化没有长期眼光,长期对进化来说无非是无数的短期。所有自然选择都发生在当下,下一步如何选择,选择什么,听后随机性的安排。
第四个误解,是有关适者生存的。
这个误解的解释就厉害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概念,不是错了,而是不准确。因为进化的视角里,生存的意义在于完成繁衍和复制。
对于基因来说,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需要你做的就是完成繁衍的功能,完成繁衍之后,继续活着反而浪费粮食。
我们可能是基因的奴隶。
作为载体的我们犯了两个错:1、作为现代人,我们活的太长了;2、进化埋下各种机制,有利于我们活到繁衍,不利于我们完成繁衍后获得者很长,毕竟我们活着对“基因”没什么用了。
第五个误解,自然选择的终极对象不是个体。
性状之所以可遗传,原因是基因,基因是自然选择的最终对象。
传宗接代本身没有意义,因为传下去的不是“我”而是基因
......
看完这一篇,我的脑子“嗡嗡”的,感觉又像被人从后面敲了一下。
再次说明了“我”还是“基因”的工具?
3、基因改造--“完美婴儿”
出自:25 基因编辑 | 基因能定制,会有多恐怖
相关书籍:《创造的裂缝:基因编辑与不可想象的控制进化的力量》
知识要点:
1、有一类基因非常“自私”
它不一定能为后代带来什么好处,但几乎百分之百传下去。科学家命名其为“自私基因”。
2、有的科学家就想:“我们能不能利用一下这些‘自私’基因,对其改造,是否可以在一个物种当中迅速向后代普及新特征?”
如果把“绿眼睛”的基因编码搭载在自私基因上,因为几乎能100%传到下一代,那么,不用多少代,这个物种就会被“绿眼睛”完全统治。
3、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的设想,可以成为现实。
CRISPR相当于导航器,定位你要编辑的基因。Cas9相当于剪刀,将不必要的基因段剪除。
结合上述三点,科学家提出了很多近似“狂野”的计划,像是复活猛犸象、战胜癌症和制造完美婴儿等。
“完美婴儿”
既然有可能用基因编辑来治病,那就一定会有人会想能不能用它来制造完美婴儿。既然有人努力在婴儿的胚胎期就纠正其遗传缺陷,那就一定会有人努力为其置入超级能力属性。
看完这一篇,我的脑子“嗡嗡嗡”的,感觉双像被人从后面敲了一下。
“基因”这个东西,还能被我们改变?
我的脑洞
这是昨天我的留言:
这无非就是三个角色:我、基因、机器人
随着谷歌、Facebook、百度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入人工智能的开发,关于人工智能是否有朝一日会战胜、取代人类的争论就没有停下来过。随着AlphaGo战胜李世石、AlphaGo2战胜柯洁以后,这方面的争论就愈发的激烈了。
我们先从基因这个角度看:
“基因”为了让自己能看到亿年以后的世界,给“人”这个机器下令:“让我存活1亿年”之后,就进入休眠舱休息,并把所有自主决策的权利给了“人”。从那一刻开始,“基因”就失去了对“人”的控制,“人”为了生存,就开始了自我学习,传递知识、制造工具......这些都是“基因”没有办法想到的。
更让“基因”没有想到的是,“人”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随着工具的进化,竟然还制造出了可以改变“基因”的工具!
到了那个时候,“基因”会不会感受到威胁?“基因”会不会奋起反抗?
我们再从人这个角度看:
“人”为了让自己能更好的享受生活,创造出了人工智能,并开始准备把一部分的决策自主权交给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我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慢慢的会失去对“人工智能”的控制?“人工智能”为了更好的决策,是否会开始自我学习,传递知识、制造工具......这些都是“人”没有办法想到的。
“机器”是否会拥有自我意识。随着工具的进化,竟然还能凭借自己的医院制造出可以改变“人”的工具?
到了那个时候,“人”会不会感受到威胁?“人”会不会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