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查阅惊蛰的由来,古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意思是说: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为惊蛰。
惊蛰的到来意味着早春时节即将开始,天气进一步回暖,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目光所及之处,大地一层新绿,到处都是融融春意。惊蛰节气,以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把冬天残余的气息涤荡得干干净净,似乎一转身打开了春天的栅栏,让所有的生命都意气风发,朝气蓬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惊蛰一词是最具气势的,它凝聚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量。惊蛰的到来,也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从此,一个生机勃勃、万紫千红的春天便徐徐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正如苇岸说的:“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惊蛰在古诗词里是美轮美奂的:唐诗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农谚云:“过了惊蛰节,锄头不能歇”。“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放眼望去,农田里,除草施肥,打药,这农耕之事也是不能耽误的,春天毕竟有它的主旋律,误了农时,可要影响一年的收成。“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之后,气温逐渐回升,休眠了一个冬天的农作物又开始重新生长,繁忙的春耕也将正式拉开帷幕。
惊蛰是迎接一个春天的盛大仪式。漫漫冬日,万物几乎都选择了蛰伏,经历着北风的洗礼和历练,汲取冰雪的滋润和慰藉,养精蓄锐蓄势待发,只待春雷炸响,就要轰轰烈烈竞相绽放,装扮一派万紫千红。惊蛰过后,一切的生灵如梦初醒:最先醒来的,是蛰伏在泥土深处的小虫,它们伸腿伸脚开始热身;接着苏醒的,是那些冬眠的花草和植物,在瑟缩了一季之后,发达的根系已经攒足了力气;早起的鸟儿飞离巢穴,在高高的枝丫上交头接耳,商议着今年的新打算。
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虔诚地伸出双手,你会发现,蜷卧在掌心的阳光,变得温暖洁净、立体而柔软,忽然间有了锦缎般的质地。当你蹲下身子,捧起一撮新鲜的泥土,屏声静气细嗅,那浓烈的、带着土腥味的清香,不由得让人血脉贲张。
南去的燕子,又找到熟悉的家门,它们忙着修葺新巢,盘旋在烟火气息浓郁的屋檐;放眼望去,冰封的湖泊已经解冻,东风徐来,一圈圈的涟漪扩散着关于春天的讯息;岸边的杨柳随风婆娑,修长飘逸的身姿,拖出春天的惊艳。
我们所感知的春天,我们将要经历的春天,肯定与以往所有的春天迥然不同。有些人,在赶往春天的路上邂逅美好。有些人,在赶往春天的路上留下叹息。 当新的轮回开始,我们需要捡拾记忆里的点滴温暖,融化岁月和心灵的冰霜。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时光铿锵前行的脚步、以及缓缓铺展开来的曼妙画卷。
不妨在韶光易逝、但又希望萌生的春天里,播撒下梦想的种子。当人生的春天来临时,让我们彼此辉映,一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