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看不惯自己的生存环境,糟糕的环境会带来糟糕的状态,我决定开始遏制这种颓废趋势。
糟糕的环境给人带来了什么?
一些研究命理的人认为,一个家庭的运气,可以从物理上看出来。具体点可以从屋里灰尘的数量上看出人和家庭的整体运势。
除此以外,到处乱扔的东西在把屋子搞得一团糟的同时,会引起主人的羞耻心。
满屋子全是乱七八糟的物品的这种状态,会将无视、否定与混乱等多重的消极能量交织在一起。
进而使得居住在其中的主人公如同陷入泥沼一般进入无法自拔的状态,甚至还会觉得生活仿佛喘不上气似的。
比如,你去别人家的时候,如果对方家里乱成一团,你一定会想"这也太不像话"吧,可住在屋子里的人,已经看不清家里的真实情况了。
反之,如果家里是一尘不染的,那就很有可能在推开门的一瞬间说出“到你们家真放松啊”这类积极的话了。
因此,住在乱七八糟的房子里,却期待着“会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为了净化我的环境,我开始学习关于整理的知识。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断舍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物品要用才有价值一一是为断。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物品在此时、当下,应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一一是为舍。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一一是为离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考虑的是"我"究竟需不需要。
断舍离的目的在于通过改变看得见的环境,来收拾看不见的内心,在这种整理的过程中了解并喜欢上真实的自己,从而实现自我肯定感。
我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断舍离的概念来整理环境。
整理可以改变看不见的内在。
有个词叫冰山一角,指的是你所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在你能看得见的世界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你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
我们常常用这个例子说明人的内在。如果想提升这种看不见的内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可以先从眼前的环境开始着手改变。
通过仅占4%到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自己,改变他人,改变人际关系。
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你会收获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仿佛一直堵在潜意识里的东西被清理干净了
整理是考虑物品与当下的自己的关系,通过筛选物品,实现自我完善。
人必须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才能得出"物品是否与自己相称"的判断。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才能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成适合自己的。
我们整理是为了什么?
思考整理的目的,你究竟想借由整理得到些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不论丢东西,还是拥有东西,最终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轻松。
整理要从丢东西开始。
首先,光是收纳并不能解决整理的问题。
不能解决的关键在于:你收纳了并不需要的东西。
这种行为不是整理,而是物品的填装,就像把不要的东西盖上盖子,装作看不见罢了。
当收纳的空间满了,房间就会再次变乱。
为什么物品会冗余?
冗余的原因并非物品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判断失误才导致物品冗余堆积。
武断地下结论说某种东西“好”还是“不好”,这是不恰当的。
比如食物,原本也是生命,即使是一块饼干,也必须靠小麦和黄油等植物及动物的活性才能做出来。
一味以"这种食物不好"来看问题实在很不合理,绝大多数时候,人都是因为自己吃东西的方式不对才出现问题。
事实上,物品会因为所在场合的不同而变得无用或是有用。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比如说饭粒,在饭碗里时人会觉得它是既美味又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但万一掉进了水槽里,那我们就会觉得它脏死了。
当开始丢东西的时候到了,人势必会觉得迷茫,因为你要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判断标准来筛选物品。
但即便如此,也得想方设法与这种觉得可惜的想法作斗争,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如果你一直难以开始丢东西,仔细想一想,"这些东西真的值得我花那么多工夫、时间、金钱和劳力去整理吗?"
当你察觉到这一点之后,你就会开始舍得扔东西了。
如果再深入追究就会发现,无法丢东西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那就是对"过去的执着"与"对未来的不安"。
对于每一项丢不掉的东西,思考是哪一个原因,就能掌握自己拥有一样物品时的倾向。
拥有什么东西,会反映你的生活态度。
人们因为看不清对自己必要的东西或自己追求的东西,才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不需要的东西,进而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不断地被不需要的东西所淹没。
透过物品,面对自己对过去的执著和对未来的不安,看清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促进你的价值观变得更明确,这样的话,今后在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犹豫自然也会减少。
如果能够毫不犹豫地投注热情在自己所选择的事物上,应该能够对达到更大的成就有所帮助。
因此真心地面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减少不需要的东西吧。
如何判断留下来的东西是你真正想要的?重点是有没有心动的感觉。
焦点不要放在要丢的东西上,真正应该重视的是要留下来的东西。
把东西一个一个拿在手里,留下令你心动的东西,丢掉不心动的东西。这就是最简单正确的判断方法。
当你身穿不令自己心动的衣服时、当被买回来堆着都没看、一点儿都不令人心动的书围绕着、当在快被东西淹没的状态下生活时,会感觉到幸福吗?
请想象一下只被心动的东西所围绕的生活,这才是你想拥有的理想人生,不是吗?
因此,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动的东西。剩下的,全部毅然决然地丢掉。
丢东西开始的重要原则:一口气、短时间内、彻底整理。
只要完成一次"节日般的整理",日常的整理就只是把用完的东西放回原位而已,你甚至不觉得是在整理。
我想,一次性整理完以后的,无论是谁,只要戏剧性地体验过一次整理完毕的完美状态,都会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下定决心,不会想再回到以前乱七八糟的情况。
为了实际感受足以瞬间改变意识的冲击,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有所变化。如果是长期、一点一点的变化,就不会有效。
留下的都是你喜欢的物品自然会感到幸福。
东西越多,人就越是容易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就总会逼着自己去收拾。
可是人一旦忙了起来,就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最后导致物品四处泛滥的状态。
只留下筛选后的真正符合自己喜好的东西,那么整理就会变成一件愉快的事儿,毕竟都是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些心动的东西和自己的波长相符,拥有和自己相合的能量,就像是自己的朋友。
房间里摆满的都是让自己心动的东西,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自然感到轻松。
丢东西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
物品除了物体本身的价值外,还有机能、资讯、感情这三种价值。再加上"稀有性"的要素,就决定了是否丢掉的难度。
换句话说,人之所以没办法丢东西,通常是因为还能用(机能上的价值)、还有用(资讯上的价值)或还有感觉(感情上的价值)。
若再加上是很难取得,或是难以取代的话(稀有价值), 就更加难以放手了。
所以,一开始从难度较低的东西开始,然后阶段性地培养在整理上的判断力,才比较容易有所进展。
以衣服为例,一般来说由于稀少性低,所以丢弃的难度也较低,最适合一开始整理。
相反,照片、信件等有特别回忆的东西,除了感情上的价值外,稀有性又高,丢弃的难度很高,应该最后才整理。
顺利丢掉东西的最佳顺序应该是:一开始是衣服,其次是书籍、文件、小东西,然后最后才是纪念品。
很多人都有过一开始整理就停不下来的冲动。
这是因为整理的过程中环境看起来会变得愈来愈清爽干净。
同时要留下的又都是自己真正感到心动的东西,所以尽管身体上会有些疲惫,但精神上却逐渐恢复朝气,不久之后甚至会因为感受到丢东西的快感而停不下来。
有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紧要关头都会想要整理。
其实这并不是真心想整理,而是心里有事。但是看到眼前乱成一团,就产生了非要整理的不安,以此来掩盖他可能正要处理的问题。
换句话说,弄乱房间,也许是逃避现实的行为,而整理过后,你就不得不面对真正的心情和内在了。
留意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别让家人看到丢掉的东西。
父母看到孩子要丢的东西堆积如山,有时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
可能会想:"这孩子丢掉这么多东西,不要紧吧……"。
除了这样的不安外,即便家人知道这是孩子自立和成长的表现,但还是不免会觉得有些落寞。
所以,要丢的东西不给别人看到,也意味着贴心。更重要的是,不能因此增加家人不需要的东西。
如果你准备要丢的东西不小心被家人看到,可能会让他们有罪恶感,觉得很浪费,结果又来把它回收。
同理,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家人,表面上是好意,但实际上是把丢掉东西的罪恶感推到别人身上而已。
让别人增加不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罪恶。
譬如妈妈拿了女儿不要的衣服,但后来有再度有效使用的概率,几乎是零。
当然,自己不用的东西,家人若能有效利用,这件事本身并非坏事。
在整理之前,不妨先问问家人:"有没有最近你们打算要买的东西?"。
唯有在整理途中发现完全符合对方需求的东西时,再送给对方才比较合适。
送给别人的话要注意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
言语措辞非常重要,比如:
"不要的东西在我这里没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
如此一来,对方也会高高兴兴地接受的。
不要说“我不要了,把这个给你”,而是要以对方为中心进行考虑。
除此之外,在把东西送人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再加上这么一句:“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请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是再送人吧。”
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
其实更深入地思考一下送东西和收东西这种事,就不会随随便便送礼物给别人了。
下面的例子让我对"送给别人物品"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某个电视报道节目里出现过一位库尔德族少年的身影。这位少年住在难民营的帐篷里,身上穿着的短袖衫是来自日本的救援物资,是一件旧衣服。
不过这件短袖衫,竟然是小学生的运动服,胸口上还缝着写有姓名、班级、学校的标志。
这位生活在严寒下的帐篷里的少年,满怀着感激之情地穿着那件破旧的运动服。
让人格外感概。
丢东西时感到犹豫不决是很正常的。
会感到犹豫,就代表你对这样物品有一定的感情,而且任谁都无法只凭直觉就做出所有的决定。
但正因为如此,不能够因为"不想浪费"这种理由就不丢东西了,而是应该试着与这些物品彻底地面对面。
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任务,所有的衣服并不需要被完全穿坏,才能从你身边离开。
这就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你遇见的所有人并非都会变成挚友或恋人,一生不弃。
丢掉很多东西并不是糟蹋、浪费。反过来说,把东西收在壁厨或衣柜深处,甚至忘记它的存在,也能算好好珍惜它们吗?
如果物品也有心情和感觉的话,长期不被使用的它们应该一点也不开心。
把完成任务的物品丢掉,是为了珍惜你真正该珍惜的东西。
整理本来就是开心的事。
重新面对自己过去有一定意义的物品,确认自己的感觉,对已经完成任务的物品表达感谢之意后,送走它们。
这个过程就像是与自己的内在面对面,是对自己与物品度过的美好时光告别的重要仪式。
很多人面临过合租情况。
如果合租的时候去丢东西,你的心里有了想要扔掉别人东西的想法,请尽量克制。
我们每个人有时候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
但是别随随便便就把别人的东西丢进垃圾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随便扔了你的东西,你一定会大发雷霆吧。
如果你能够认识到“不需要通过物品来强调自己的存在”,那么“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看着就烦”的心情也就烟消云散了。
基本的理论谈完了,开始行动起来。
整理的时候如何分类?
大多数人不会整理的原因在于,东西太多。
东西不断增加的最大原因,在于没有掌握自己现有物品的数量;
而无法掌握现有物品数量的原因,就是因为收纳场所分散所致,整理完同一类的物品又会从别的地方出现。
因此建议,不要按空间场所来整理,而是按照物品类别一件不剩全部集中起来。
在现在收纳场所分散的状态下,还是按场所别整理,就永远都整理不完。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来思考,把同一类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一起后,再一口气做出判断。
比如下面的一些实践。
关于整理衣服?
把家里的衣服一件不剩地收集起来,摊在地板上,再堆起来。
然后一件一件拿在手里,只留下心动的。
接着就依照这个步骤,按物品类别判断所有的物品吧。
重点是一件不剩全部集中起来!
大部分人会因为东西数量超出预期而大受打击,"原来我有那么多东西啊……"集中起来的物品通常都多达自己想像的两倍以上。
但是集中在某一处,就可以互相比较,才更容易做出"留下"或"丢掉"的判断。
如果物品被收纳起来,就相当于处于"正在沉睡"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难判断是否心动。
让东西离开收纳状态、接触空气,相当于"唤醒物品",面对这样的物品状态,自己心动的感觉就会变得清晰、明确。
关于整理书?
要丢的书有两种:"已经读过但说不定还会再看" 和"还没读"。
已经读过但说不定还会再看的书:
请数一数过去你曾经重读的爱书究竟有多少本。就会明白会重读的书,其实微乎其微。
还没读的书:
这种还没读的书比读过的更难以丢弃。因为你觉得:有一天会想读。
虽然有点残酷,但我想,那个有一天永远都不会来。
即使是别人推荐的书,或是一直想看的书,只要错过了阅读的机会,就趁此时彻底地放弃吧!
或许买的时候你的确想看,但到头来这种书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这本书并没有读的必要。
读到一半的书也不需要读完,因为这种书的任务就是读到一半。
所以,还没看的书要全部丢掉。比起好几年都束之高阁没有看的书,读那些现在就是想读的书,一定比较好。
让我们试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思考这本书真正肩负的任务"。
原本书指的是在纸上印有文字,然后装订起来的东西。让人阅读上面的文字,获得资讯,是书原本的任务。
书的意义在于写在书上的资讯,而"书架上有书"这件事本身毫无意义。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
你要做的是把书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
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令你感到心动的、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
唯有把书丢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对这项学问的热忱。如果是丢了之后还会想再买的书,下次再买来读就好。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
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关于文件?
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就全部丢掉吧。
关于礼物?
送礼物,与其说送的是礼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
因此,对这些礼物说声"谢谢你让我在收到的那一刻感到心动"后,就可以丢掉了。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你能打从心底感到欢喜地使用收到的东西。
但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使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是完全不用就直接收起来,但每次看到时都觉得难受,这些状况应该都不是送礼的人乐意见到的。
为了送礼人着想,请务必把它们丢掉。
衣服的备用钮扣?
不会用到。如果这件衣服是你爱穿到连扣子都掉了,根据几乎所有案例显示,当扣子掉时,就是它的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不过,像夹克、大衣等你特别想要长久珍藏的衣服,不妨在购买的时候就把备用钮扣缝在内侧。
网购商品的包装箱?
如果你怕搬家时没有箱子会不方便,这也不必担心,因为等到真的要搬家时,再来想箱子的问题就好了。
为了不知何时才会遇到的状况而占去空间,而且摆的还是一点都不可爱的箱子,你不觉得这才是空间的浪费吗?
免费赠品?
你当然不可能心动,对吧?请毫不犹豫地全部丢掉吧。
纪念品?
顾名思义,就是充满了许多回忆,过去曾经心动的物品。丢掉这些东西时, 似乎觉得连重要的回忆也都将遗忘。
不过你不用担心,真正难忘的回亿,就算把纪念品丢了,也绝对不会忘记的。
进一步来说,为了今后的人生,把忘了也无所谓的往事赶快忘掉,不是更好吗?
不管"过去"多么闪耀辉煌,人都无法活在"过去", 当下的心动才是更重要的事。
纪念品要丢要留的判断基准,也还是要用自己的手触摸后,自问:我现在心动吗?
有人会说"留下照片可做为晚年的乐趣",然后就把大量没有整理的照片直接收在纸箱里。
我敢断言,那一天绝对不会来临。
我会这么肯定,其实是有根据的,因为我曾经多次目睹从未整理的照片,在主人过世时还原封不动地装在纸箱里。
请明白: 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总结一下丢东西的结论:
按物品类别,以正确的顺序,只留下心动的东西。
这件事,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
丢东西的效果之一,就是开始能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
触摸每一样东西,扪心自问:"是否觉得心动?"然后做出判断,决定留下或是丢掉。
这种判断下,就算把不心动的东西全部丢掉,也不会造成任何困扰。
整理过程中,透过重复这个瞬间几百次、几千次,个人判断力自然也会被磨练得愈来愈敏锐。
事实上,丢东西这件事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做出判断的一连串经验。
通过不断地丢东西,磨练出一个人的决断力以后,就不会想把判断的责任交给别人,是加强自己责任感的好机会。
因为不丢东西而囤积东西,错失了培养决断力的机会,不也挺可惜的吗?
那么丢完东西以后,如何收纳?
很多人不会收纳的原因?
第一,没有人教过,只是让你去做,而没有告诉你做法;
其次,没有正式学习过关于收纳的知识。
这些原因导致,几乎所有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收纳,即使经常做家务的人也不一定会收纳。
收纳的空间原则: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这也算是一种环境影响论,因为留出了出入通道,所以人们就会想要把它们收拾整齐。
比如便宜的量贩店里,商品都是见缝插针似的挨着挤在一起放着的;可在高级精品店里,货架上只会零零散散地放非常少量的东西,这样才显得很漂亮
收纳用品要方便取出。
收纳的地方就是尽可能不让自己感觉到压力,即便是一点点的压力,都会让人觉得好麻烦,导致放弃取出物品和收回物品的结果。
如果收纳空间不足,也建议购买方便存取的抽屉型收纳。
其实收纳用品随手可取,根本没有必要再买新的收纳用品,因为只靠家里现有的东西,就一定能够解决。
只要是四方型盒状的容器都行,比如苹果电脑包装盒、鞋盒等有无限的运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来装袜子、当作抽屉里的隔板等等。
不推荐以圆型或心塑等形状特殊的盒子当作隔板时,很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
决定物品的定位来设置收纳场所。
多数人容易误会的一件事就是都先"以方便拿取"为基准来决定物品的收纳场所,但其实这种做法有一个陷阱。
环境之所以会乱七八糟,就是因为"无法物归原处"。
换句话说,比起收纳时的麻烦,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
因此物品的收纳场所应该取决于物品的定位,只要决定了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间整理好,每天就能拥有更多开心生活的时间。
所有物品定位完成的作用下,无谓的购物行为和过度的库存会减少,东西也不会再增加。因为你清楚地知道同类的物品数量。
想一想,就像很多人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区域会感到开心,当物品有了只属于自己定位的场所时,也能变得更好管理。
任何人都绝对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圣地。居无定所是令人非常不安的事。我们每天能去公司上班、外出购物,与外面的社会来往,就是因为我们有家。
物品也是如此,每天都拼命为拥有它们的主人完成各自的任务,能够回到自己固定的收纳场所休息,才能够更好地准备下一次任务。
物品摆放遵循直立原则。
"直立"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重点在于,"折好时必须变成个光滑简单的长方形”。
直立放入抽屉中收纳:
裤袜也一样,卷起来后直立收纳;
抽屉里的文具也一样,订书机的盒子、尺、橡皮擦也都立起来。
把东西直立起来,是为了避免堆叠,理由有二:
堆叠可以无止尽地使用空间。能够无止尽地把东西往上堆,就意味着即使东西无止尽地增加,你也不会发现;
堆在下面的东西会很难受。把东西堆叠在上面,意味着下面的东西理所当然地会被压扁。
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该怎么办?
这些就要卷起来,自在地放。
比如内裤有卷起来不会散开的叠法,可以把它们卷起来放在小盒子里。
除了内裤,T恤也同样可以卷起来。因为T恤卷起来是筒状的,所以也完全可以立起来收纳。
最重要的是要花点功夫,尽可能让它们不要散开。
通过“叠”的动作,这些物品就会变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形状,而且还不会塌,不会散。
关于家居服的思考?
很多人有过把不让人心动的外出服当作家居服的想法。但是别这样。
因为在家里的时间一样是生活,不管是否有来自他人的眼光,但时间的价值应该也没有不同。
从今天起就改掉把让人不再心动的衣服挪作家居服的习惯吧。
好不容易要在理想的房间里追求理想的生活,却还穿着不让人心动的衣服,这才叫做可惜吧。
家居服虽然不是要穿给给别人看的,但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换上最让自己心动的家居服,提升自我形象吗?
衣柜的一些优化?
衣柜的糟糕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挂了太多衣服:
大前提是,衣柜里只留下令你心动的衣物;
能够折起来的衣服,最好就尽量折起来。
另一种是挂的方式弄错了:
最基本的原则:把同类的衣服全都挂在一起。
和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无条件地感到安心,无论是人和衣服都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
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吊挂”,换句话说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
相信各位会感觉到,当箭头往右上方走时,胸部附近有种微微心动的感觉。
因为往右上方的线条会让人觉得舒服。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衣柜的收纳上,就能随时把这种"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柜里。
袜子的收纳?
袜子绝对不可以翻过来卷成一团!
袜子总是被摩擦得很厉害,它得承受脚与袜子之间的闷热与摩擦,但却还是勤快地包覆着主人的双脚。
被收纳起来的时候,原本应该是它们难得拥有的短暂休假。
但是被绑在一起,或是被翻过来卷成一团的袜子,却时时被撑开,松紧带的部分承受着压力,一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
而且可能还被随意丢进抽屉里,每当抽屉开关时,它们一会儿滚到这,一会儿滚到那,互相碰撞,根本没办法安安静静地睡觉,甚至滚到抽屉深处,最后完全被遗忘。
结果就是,一直被撑开的袜口变得又松又垮,寿命一下子就缩短了不说,好不容易被穿上时,还得换来主人的抱怨。
对袜子们来说,还有比这更惨的待遇吗?
因此,要用合理的方式收纳袜子。具体做法是:
先把袜口被翻过来的部分还原,把左右脚的袜子重叠,用和衣服同样的诀窍折起来。
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短袜就折三折,长袜就折成四至六等分,长度只要配合收纳用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都不难。
折法的基本原则就以"折好时变成单纯的长方形"为目标。
关于背包?
背包不用的时候还一直装着东西,就如同睡觉时胃里还塞满了食物一般,对它们而言,应该非常难受。
而且当你习惯把东西一直放在包包里,在换包包时,常常就会把一些东西留在里面,转眼间就会陷入无法掌握哪个包包里有什麼东西的状态。
很多人在整理包包时最常发现的东西,是街头免费发放的面纸、硬币、皱巴巴的收据、吃完用纸包住的口香糖等。
如果重要的纸条、文件或首饰等混杂其中的话,就非常危险了。
因此,请每天都把包包清空。
也许你会说:"咦?每天都要做那么麻烦的事啊?"
不必担心,因为只要设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的专区就很容易办到了。
不要做无谓的囤积?
物品需要的时候再去买,然后马上使用,这样就能在物品新鲜的状态下使用到。
在购买、选择时,就应该有好好迎接物品来到家中、好好使用的决心,而不是冷落在一边。
浴室的收纳?
浴室经常高温潮湿,应该是家中最不适合放东西的地方,实在不应该再增加任何东西,即便是收纳道具。
仔细想想,那些洗发水、沐浴露、香皂等洗漱用品,除了要用的时候之外,真的有必要放在浴室里吗?
尤其是和别人共用浴室空间时,当别人洗漱时,自己的洗发水在没有使用的时候,还要持续被加温到热乎乎,暴露在品质恶化的环境里,我总觉得它们很难受。
因此,最好不要在浴室里放任何东西。
反正不管如何,在浴室里使用的东西,使用完毕后都必须把水分擦干。
既然如此,无论是洗发水或任何东西,每次使用过后就用擦完身体的浴巾一口气把水分擦干,再收到浴室之外的收纳场所吧!
乍看之下,或许会觉得每次要费的工夫很麻烦,但试著做做看就会发现,这样做完绝对会比较轻松。
因为这样的行为,以后很快就能完成浴室的打扫工作,不但不会积水垢,更不需要去保养置物架等收纳道具。
减少信息的噪音?
包装贴纸所制造的过剩信息,尤其是字很多时,在打开门时映入眼帘,会让人在无意间当成信息来处理,在脑海中嗡嗡作响。
从经验上来说,乍看之下很整齐,但就是觉得有点嘈杂的家庭,很多时候都是收纳空间内充斥着过多无谓的信息。
愈是东西很少、整洁的家里,"资讯的嘈杂感"就会愈明显,会格外让人介意。
因此,如果可以,请把商品包装上的贴纸撕掉。
打开收纳空间时,如果映入眼帘的是"过多的文字资讯",也会在房间里制造出嘈杂的感觉。
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家中的一部分。通过减少不令人心动的文字资讯,家中的整体气氛就会一口气变得安静、沉稳。
整理带给生活的变化?
乱成一团的状态之所以腐蚀人心的理由之一,就在于不知道东西到底在都里,所以不得不找,可是却再怎么找都找不到。
当寻找某个物品时,如果物品的定位决定好了,去专属于它的收纳场所,你马上就会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份物品。
而当发现没有时,就会想开一点,将思绪切换为"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才好?”
整理完成以后好处之一是"明白了什么叫做足够"。整理之后,很多人的"物欲降低了"。
过去就算拥有再多衣服,也都会觉得今天没有衣服好穿,总是觉得不满足,但经过整理只留下令自己心动的东西之后,就开始觉得自己需要的东西都已经很齐全。
在平常的生活当中,通过整理让自己心动的事物变多,这样的生活可以有助于运势上扬。
风水中有一个基本概念是,遵循自然法则生活。
比如通过整理,人能够以最自然的状态生活,能够选择对自己而言心动的东西,能够珍惜对现在的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东西。
物品在自己的家里,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缘分。
譬如一件衬衫,就算是工厂大量生产的T恤,但你在那一天、那家店里买回家的T恤在这世界上也只有这一件。
对于每一样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觉得喜欢,而且在它们的环绕下生活,这就是很好的运势。
其实不整理房间也没什么关系。因为,不整理也不会死啊。
但是对人类来说,半死不活地吊在那是最让人痛苦的。
如果觉得讨厌的话,如果不相合的话,如果进行得不顺利的话,倒不如干脆来一个痛快的了结,光靠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说到底,行动才是一切。
因为某种缘分而开始整理的你,一定有相当强烈的意识,想要改变现状、想要重整人生、想要发光发热、想要改善现在的生活、想要变得更幸福。
我相信,这样的人绝对能够变成会整理的人。
最后,整理房屋最好要迅速完成,因为整理并不是人生的目的。
请把更多的时间和热忱,投注在"真正心动的事"上。
或许,那才是你真正的使命。而整理有助于找出那个使命。
所以,真正的人生在"整理之后"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