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刷久了,发现职业规划类的问题特别多:一些20、25、30岁应该知道的道理都有这一项;职业规划也一直是面试的必问项目。因此,不少人把行业规划看得特别重:1年到主管、2年带团队、3年做总监……恨不能每一步都像地图一样详细,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全的向前走了。讲真,职业规划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倒是有一点不同的想法。
01 行业周期远比你想象得要快
先来看看第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哪些行业有前景
不管是知乎还是公众号,互联网一定名列前茅,毕竟计算机火了这么多年,各种培训都赚得盆满钵满。你可能问了,计算机还能继续火下去吗?可以说,只要互联网还没有成为基础建设,发展空间没有见底,程序员始终存在缺口,这个行业就能一直火下去。但是能永远火吗?不可能,毕竟周期性才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
想一想;08年的绿牌专业有多少早就没了踪影。
过去被视为铁饭碗的银行公务员渐渐被90后嫌弃。
顶着光环的外企和四大正在失去对名校高材生的吸引力。
前段时间跳楼身亡的中兴程序员,当年也是考上了最热门最有前景的专业,毕业后也是进了行业内巨头,也是毕业的同学会上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但谁能想到行业这艘巨轮在沉没时,丝毫不顾及无辜的乘客。
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行业兴衰的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14年火起来的AR,现在竟然都无人问津了。一个创业者感叹:还没迎来辉煌,就开始衰落了。
再仔细想想,去年开始刮起旋风的新零售,今年就开始刀刀见血了,赢家已经初显,小玩家要么抱团、要么弃权。
前2天看了一篇关于区块链人才紧缺,高薪难求的文章,下面第一个评论是问学管理的怎么能转到相关专业。
等你换了专业,学了4年出来了,说不定这块早就不火了,到时候又是一番新局面。
我们的职业生涯,哪怕不算推迟养老,研究生25岁出来工作,起码还得30年。起码得经历至少3个行业的兴衰,谁又能规划呢?
02 你根本没那能力预测行业发展
实际上,当你发现这个行业不错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在股市里,当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可以赚钱的时候,你可以退出了。
对于行业发展也是如此。
朋友圈刷屏的微商们,可能宝马是花钱拍的,
但有一句话不假:别人看不懂的是商机,看懂了,大家一窝蜂来干,这个行业也就不赚钱了。
更何况按照当前这个形式,所有的红利从诞生那一天就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面对现在如火如荼的区块链,总算是有人意识到了:没有一定的深入了解,现在进去就是被收割的命。
以前有人向我咨询职业规划,我也是建议进互联网行业,没有什么特长可以从运营开始做,但是,现在再有人问我,我肯定不会这么说了。
随便一个没特长没背景没天赋的人,都意识到这是个进入朝阳行业的好机会,而且恰好都能干,最终结果就是把这行的红利搞完,利润趋于平衡。
这2年,运营岗比产品岗还火,但是薪酬涨幅也创了新低,更不用说起薪本来就比产品和技术低了一大块。前几天看了看拉勾网,都18年了,竟然还有不少公司给运营的起薪是5K。
这就是竞争的后果,大家都能干,所以,肉都没有,只能一起喝汤。
实际上,好多所谓的抓上风口的人,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在起作用,除了马云乔布斯那种天生眼界就异于常人的,好多大佬也是无意中赶上了运气。
马化腾当年都想200万把QQ卖了,因为被拒绝了,才等到了社交的风口
网易上市赶上互联网泡沫,丁磊恨不能立即转手,但没人接盘,硬着头皮做了下去,结果迎来了网络游戏的风口,重新攀上了巅峰。
5年前,谁又能预测到写个公众号、直播跳个舞唱首歌能赚大钱,一直以来,文科生和艺术生都处于就业鄙视链的末端,在好多人看来,别说发财了,饿不死都算运气好。
塔西姆的《反脆弱》也对这种愚蠢的行为嘲讽一番:任何人都不擅长预测,人类渴望安全感,但是寻求安全感的结果往往导致不安全。
但是好多人不干啊,我这么聪明,怎么可能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出来呢?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预测。
从各种世界末日到未来黑科技,再到政治博弈,我们总是以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掌控权。
但是结果却不那么让人满意。
每年的最糟糕预测榜,各种行业的精英被无情打脸。
每次的灾难预言总是虚惊一场。
而政治方面,人们更喜欢在911发生后表示: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天,因为我早有预感。
而这不过是隐藏无知的马后炮。
哪怕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家亚瑟克拉克,惊人的预见了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云计算、互联网的到来,也承认:自己没有意识到如今一台电脑就能帮他完成写作。
当然,人类无法预测可不是因为智商不行,因为人天性倾向线性思维,但历史和社会从来不是缓慢爬行的,而是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
那么,真的就没有人能预测了吗?当然有,只是这些人上限能抓住时代的红利,创造革命性的产品,打造个商业帝国;下限搞搞投资、做点小生意也能换个衣食无忧。在他们眼里,只有星辰大海。
03 太过确定性,只能是平淡的人生
规划能让你按部就班的力争上游,但是,也屏蔽了一些美好的意外。
就好比你一心向着目标前进,丝毫不理会周围,错过的可能不仅是风景,还有搭便车的机会。
前段时间和同学小聚,有个同学后悔09年时候买了10个比特币,还没等到疯长就卖了,不然现在房车都有了。
当然,这个同学就是老师口中的“不学无术”典范,每天搞点有的没的,就是不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但也就是这种学生,才有可能最先接触到新概念新技术,提前看到未来的风口。学霸,不存在的,目标是清华,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
但谁又知道看似无用的东西,不会成为改变你命运的那把钥匙呢?
乔布斯当年单纯凭兴趣旁听了美术课,他肯定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亮点,日后竟然成了一大卖点,帮助苹果公司在强大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运气本身就具有随机性,完全按部就班,相当于人为把这种随机性消除了,桎梏了你的无限可能。
过于追求确定性,得到的只能是预期,永远都不会有惊喜。
而这会让我们失去很多乐趣,想一想,是每月按月发工资,还是偶然在路上拾到了一个金额不菲的钱包更让你高兴。
04 我们该怎么做
1 保持好奇心和随机性
行业大势一般人判断不了,那我们就只能保持一种敏感性,永远对新现象新技术保持open,自己主动去思考一下深层次的逻辑。
比如,不要完全听别人的“3分钟解读比特币”,自己去找中本聪的白皮书,试着读一读,了解这个玩意为什么能升值这么快。
不要对玩个游戏、唱个歌就能赚大钱的主播嗤之以鼻,仔细观摩一下,思考一下给主播打赏的那些人都是怎么想的,这里面还能不能有其他的机会。
运气除了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也喜欢爱折腾的人。
我是理科生,小时候想过做科学家,后来想过做个产品经理,结果毕业后做了运营,现在竟然成了靠文字吃饭的。回到2年前,你告诉我这个连个8000字论文都写得非常困难的人会搞写作,我肯定不会信的。
所以,对于大学生和工作5年内的人而言,不需要先给自己规划的那么详细,年轻就是用来折腾的,建议感兴趣的事情都去Try一下,万一被运气砸中了呢?
2 时刻准备着
上面也说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预测风口和红利的能力,聪明一点的能赶快上车就算不错了,我们不可能都准备好了再去做,所有,那就时刻准备好吧。
关于职业规划,有一个标准答案:25岁确定终身行业,努力工作,争取35岁做到高官,40岁考虑独立创业……
千万不要信这种坑人的规划。
走高管路线的,绝大多数都是一入职场就是如鱼得水,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中管、大区经理等,根本不会琢磨“怎么能更快升职加薪”这种事。
自己创业的,很多早在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尝试像随时等待猎物的狐狸,闻到一丝腥味,立马就扑上去。
40岁,有家室有房贷,身体精力都不如以前,还没有几次失败但是宝贵的创业经历,以为手上攥着点流动资产和所谓的资源人脉就能行,其实99%会一败涂地。
资源、人脉、努力在真正的机遇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所以,那就只有勤快点,随时保持戒备,毕竟,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遇上那么几次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