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再品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的这首描写庐山的七言诗,入选古诗三百首,也入选小学课本。从小大家都明白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今天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知。
苏轼被贬黄州一段时间后,皇帝神宗对他看法略有松动,决定让苏轼离京城近点,虽然还是被贬状态,但地理位置离京城离皇帝更近了。苏轼决定经过庐山先跟同样被贬的弟弟见面再折回来到庐山九江这个地方与家人汇合。
因为庐山太秀美太有名,特别是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前面,所以苏轼最初的打算是什么都不写,这次来庐山苏轼只想好好地在山上转转,好好欣赏庐山美景。
但他太有名气了,经不住庐山上众多出家人的热情,受邀写诗。在与好朋友佛印等出家之人以诗会友期间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苏轼感受到同样是出家之人,有的人人品得到了他的欣赏和肯定,有的却不被他喜甚至被他认为非常恶俗避之不及。
而开始他觉得自己第一次来庐山,庐山的秀美和面目岂能在短短行程之中感受到?但后来他说的实际是这些出家人的不同“面目”。
R
长见识了。
I
通过了解一个作者的经历通过了解他创作的背景在反过来看这个作品有了新的感受。
D
多听多看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