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是我在看过高更的作品之后想要引用的。好久都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随着年龄的增加,突然拿起一本书,才发现重新拿起书的感受开始变得更加丰富。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就会联想起自己的人生,或许这就是成长所带给我最大的改变吧!
记得刚开始想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正是年少轻狂,懵懂无知的时候,只是偶然间看见杂志里有人在问,你会选择天上的月亮还是脚边的六便士?就感觉好像触摸到一个深刻的灵魂问题,彼时的自己,年少轻狂,胸怀大志,好像要把这个世界也踩在自己脚下。每天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中间,翻看着仓央纳兰伤春悲秋的诗词,眺望着山那边遥不可及的远方,想象着自己可以早日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哪怕流浪世间,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看法,只做自己心中的王,潇洒肆意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时的我,好像一直都在拼命追逐着自己内心的月亮,可却始终没有迈出一步的勇气。比起斯特里克兰德的毅然决然,看起来好像很少有人可以为了追逐一个抽象而不明确的月亮而放弃近在眼前的六便士。他为了虚无缥缈的热爱,抛弃了自己看起来安稳体面的生活,看起来真的是很疯狂的举动可我却丝毫不会感到遗憾,只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世人大多会认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吧,就如同他的妻子所说:“我可以因为他有了另外一个女人而原谅他,因为女人心眼总是比男人多,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受诱惑。可我却无法忍受他为了自己而离开我,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原谅他了。”我想也不单是斯特里克夫人有这样的想法吧?那些看起来缥缈的事物总让我们鄙弃,我们无法理解,更不会去尝试走近这些人。因为他们不一样,难以想象,甚至看起来像是疯子般痴狂于艺术,所以我们不自觉的会害怕甚至抵抗他们。所以这才应该是艺术家们向往人迹罕至的小岛的真正原因吧?原始的环境不仅可以让他们摒弃一切俗念心无杂念的沉迷于自己的艺术天堂中,还可以让他们远离是是非非的现代社会,免遭他人非议。
在长大后,开始慢慢发现。人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像大多数人这样,我们从母体中来,我们是人,我们从懂事以来就要学着生存。可以通俗的说,我们的一生,只是单纯的在为物质生活而奋斗。而另外一种,就是像斯特里克兰德这样的少数艺术派,他们执着于捕捉抽象的情感和事物,并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他们生而为人,同样离不开物质,但他们的生命好像因为有了追求都开始熠熠生辉,亮的周围人张不开眼睛。我们总是惊叹于天才出现的那一刻,可却从未想过他们成名之前所经历的喜怒哀乐。在书中,尽管斯特里克兰德在现代人的目光下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有人说他毁灭了三个女人的幸福,可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单纯天真的孩子,因为对艺术的简单追求而变得纯粹简单,不必在乎什么人情世故,只是直接了当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为了自己的追求,不顾一切,哪怕蓬头垢面,哪怕生命会受到威胁,在外饥肠辘辘,风餐露宿,他也都无所畏惧。他只是拼命的想要抓紧一切时间来表现自己心里的艺术,而这样的展示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既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别人,只是单纯的想要去画。就书中的“我”而言,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东西在世界上没有人欣赏,那“我”也不会觉得这样的艺术创造是有意义的。可他不在乎,他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管是罗伊夫的夸赞还是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他一直坚持着自己而不动摇,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难能可贵的修养。
如果世间真的有这样的选择,我想这从来都不是一个既可仰望月亮又能不忘脚边六便士的假命题。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可兼得,所以我们的选择才对我们未来的道路举足轻重。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面临这样的问题,不妨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更愿意追逐天空中那皎洁而独一无二的月亮,还是更想要俯首弯腰脚踏实地的捡起地上那六便士?